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楚漢之爭中,為什麼劉邦能夠贏得天下?其實是兩種封建制度的之爭!

歷史上著名的“楚漢之爭”,是項羽與劉邦為爭奪天下而發起的戰爭,這場戰役又名“楚漢爭霸”,項羽為西楚霸王,劉邦為漢王,這場爭霸最終以劉邦獲勝,建立了漢王朝,而項羽因戰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於烏江自刎。

在很多人看來,楚漢之爭在微觀上只是項羽和劉邦二人為爭奪天天下較量,從宏觀政治立場上看,其實是兩種封建王權制度之爭,分別代表不同制度來分封天下。

秦始皇推行中央集權制度,最終統一天下,號稱大秦帝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是順應民意,是歷史的進步,劉邦想順延並發展而項羽想要恢復分封制,則與民意相違背,失去民心,在一定程度上說,會阻礙社會發展,激發民眾矛盾。

另外劉邦與項羽不同之處在於,劉邦反對秦始皇的暴政,但不反對秦始皇創立的新制度,而項羽不僅反對秦始皇的暴政,還反對他創立的制度。

項羽一直認為秦始皇制度合時勢,各諸侯及民眾都無法適應,認為舊制度好,所以在他推翻秦始皇政權後到處分封諸侯,並將自己立為西楚霸王。

雖然為霸王,但只是西楚國霸王,其他諸侯國的重權掌握在諸侯國國王手上,他只是在這些諸侯國勢力中,西楚勢力與實力最強,其他大部分諸侯國皆需聽命於他。

然而劉邦與項羽抱負不同,劉邦志向更為遠大,不甘只在一方領地為王,他想要順延秦始皇並創強化這種制度,推行高度集權的郡縣制,成為全國大一統的帝王。

楚漢之爭持續了4年,戰爭規模龐大,戰地遍佈當今全國,在中國歷史的程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場戰爭最終實現了王朝大一統,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休養生息,發展經歷,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經濟與文化的發展。

01

象棋文化

劉邦打仗時,比較狡猾,喜歡出爾反爾,不按流程辦事,有時候還像個“無賴”,但這都是他的計策,但他善於聽取身邊良臣諫言,正式因為這樣,他才能最終打敗項羽。

項羽性格豪爽,心直口快,暴烈頑強,打仗出手迅速,缺乏思考,且有點剛愎自用,太過自信,不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可以說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最終慘敗劉邦。

說到楚漢之爭,很多人會想到象棋,象棋在我國有著悠久歷史,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相傳象棋的“象”是一個人,其實這個人就是舜帝的弟弟,他發明出一種用來模擬戰爭的棋局,這種棋就是象棋,以己之名將之取名為“象棋”。

到了楚漢之爭時期,韓信將這種棋進行改進,在棋局上布有楚河漢界、白臉將,意思就是王不見王,但卻沒有改名字,仍稱之為“象棋”,棋盤中的河界又名“楚河漢界”。

再到後來,隨著歷史向前發展,一直到宋朝時期,把紅棋中的“炮”作了改變,把“卒”改成“兵”,將黑棋中的“仕”改為“士”,把“相”改成“象”。

宋朝人都比較有文化,不喜歡重複用同一詞,便出現了這種改法,從宋朝開始後,象棋就很少發生改變了。

但很多人或許不知道,象棋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其實跟劉邦和項羽有直接關係。

比如規定為“帥”和“將”不能挨著,二者之間必須有棋子隔開,尤其是不能直接碰面,否則就會判對方“將軍”,據說這個規矩根據項羽在一場戰役中射了劉邦一箭而來。

02

不成文規矩

當時諸侯們全部停戰,在各自的分封地為王,但由於分配不均導致各諸侯王不滿,最不滿的便是齊國,於是他發生叛變這使得霸王項羽不得不親自出戰。結果項羽剛出城門,劉邦就趁機攻陷了彭城。

當時劉邦帶兵56萬,劉邦覺得這麼多軍隊,肯定能大獲全勝,讓將士們把酒言歡,此訊息傳到項羽耳邊,項羽怒氣沖天,立馬帶領3萬士兵趕回彭城,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項羽3萬士兵將劉邦56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讓劉邦損失慘重。劉邦戰敗後回到主城養兵練兵,養好兵後再向項羽宣戰,劉邦自知打不過項羽,所以便想辦法耗項羽計程車氣,項羽多次主動向劉邦和宣戰,來決一天下。終於,劉邦出來接戰了,項羽怒火沖天,射了劉邦一箭,但箭沒有直中要害,劉邦保住了性命。

但是如果項羽箭法再精準一些,直中要害,歷史可能就要被改寫,自此後二人沒有過正面交戰,象棋中便也出現這個不成文的規定。

【作者:臨華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