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朱自清寫《背影》時為何要寫下這樣一首詩?朱自清寫這首詩的原因!

讀《背影》那年,剛好是母親大人去世的那年,那一年,親眼見到了父親的滄桑與堅強。當時,弟弟不過才十四歲的年紀,心理正是最需要關懷的時候。在如此重要的年歲,恰好遇上母親去世,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有多傷痛。

這時候,父親需要面對失去愛人的痛,同時也要面對正在成長的兒女,所以,他的心裡是苦的。當筆者讀完這篇文章時,彷彿身入其境,對裡面的父親深感佩服。

然而,筆者當時心裡卻有一個疑問,從文章內容來看,作者朱自清明顯與父親有嚴重的隔閡,

如果朱自清的父親沒有看到這篇文章,會不會至死都在恨自己的兒子呢?

1928年的一個夜晚,已經步入深秋的街道顯得非常冷清。一個年輕人從郵局裡面拿到一本書籍,快速的朝一個老房子走去,又抬步走上二樓的房間。

房子顯然已經很老了,連白色的石灰都已經掉落,只剩下斑駁的牆體,房裡的床上躺著一個老人,而且還是一個患有嚴重腿疾的老人,老人因為行走不便,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床上,很少外出。

當年輕人把書籍拿給他後,老人馬上把書拿到光線稍好的地方,戴上老花鏡仔細的看起了書籍。

這位患有腿疾的老人正是《背影》裡面所描述的物件,朱自清的老爹——朱鴻鈞,而去郵局幫老人拿書的人,則是朱鴻鈞的另一個兒子。

老人開啟書籍,只見書中第一句便說,自己已經有兩年沒有看到父親了。朱鴻鈞剛看到這句話,鼻子就開始酸了,他越是往下看,越是心酸,看到動情處,更是眼淚都流了出來。

其實書中所寫的內容對別人來說並不值得哭泣,但是對於朱鴻鈞來說,卻是那麼珍貴,因為書裡寫的都是有關於他和兒子相處的回憶。

可是,一對父子為什麼會長達兩年時間未見,父親看到兒子的書籍以後,為什麼又會有那麼大的反應呢?書中還寫到,父親總是在發脾氣,讓筆者更是不解。

到底是父親脾氣不好,還是兒子做了讓父親不高興的事?

看似很短的文章,卻記錄了父子之間很長的故事,原來,這對父子之間有過非常嚴重的矛盾,父子雙方心裡懷著對對方的不滿,竟然有五年的時間未曾交流過。

朱自清出身書香門第,又是家裡的長子,肩上揹負著家族的希望。朱鴻鈞對這個兒子自是寶貝得很,儘可能在物質方面滿足兒子。但是他身為封建制度下成長起來的家長,從來不會向兒子表達善意,只會嚴厲的要求兒子。

為保證兒子的學習成績,朱鴻鈞把兒子送到舉人家裡學習古文與詩詞,但凡兒子回到家裡,朱父總是親自對兒子的成績進行考核。如果考核結果讓他滿意,朱自清偶爾就會得到兩句誇讚,如果考核不滿意,朱父還會直接把兒子的本子燒掉,對著兒子大罵。

1912年,時年十四歲的朱自清在父親的主張下定下了一門親事,四年過後,朱父親自為長子張羅,舉辦了簡單卻不讓人感到寒酸的婚禮,其實,朱父在當時已經很窮了,能為兒子舉辦這樣的婚禮已經非常不容易。

隨著父親的老去,家裡的經濟越來越拮据,朱自清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提前從北大畢業回到母校任職。剛從學校出來的朱自清,雖然工資不高,但是至少也有一份收入,可以幫到家裡,所以他的內心是高興的。然而,他的父親卻利用手段,在未經他同意的情況下取走了他一個月的工資。

在朱鴻鈞眼中,自己為兒子付出了那麼多,如今用他的工資也是天經地義。可是,朱自清卻不這麼想,他是受過新式教育的人,而不是在傳統教育下成長,愚孝的人。

他並不在意父親用了自己一個月的工資,卻在意父親不把他當作一個獨立體,不尊重他。原本父子就因為工資的事情而差點大動干戈了,再加上父親身邊一個女人的作梗,父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其實,朱鴻鈞只是倔強而已,但是他的心裡還是想念兒子的,只是他同樣不擅長表達愛意。 再加上朱自清受不了父親的仇視,選擇到外地任教,隔年又把妻子一起帶走了。

之後,他想到那麼久了,父親的氣應該消了,於是帶著妻兒回家看望他。結果,見到從那麼遠回到家裡的兒子,朱父竟然還是不肯理他。第二年,朱自清又回去看望父親,父親同樣不理他,之後的幾年,朱自清乾脆就不回去了。

已經年老的朱父想念兒子,卻又放不下面子聯絡兒子,只能藉著與關心孫子的名義和朱自清通訊。自己已為人父,再加上時常看到父親看似嚴厲,實則親切的關懷,朱自清開始理解父親的所有行為。

如今,筆者同樣喜歡使喚父親,好像只有這樣使喚著,然後再為他做些事情,才能體會到一刻也未曾停下的父愛。人世間,最珍貴的情感並不是以沫相許的愛情,而是難得擁有的親情。

夫妻還有很多時間相處,而父母,卻早已被時光催老,筆者雖然不能說所有的父親都為自己兒女好,但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好的,當大家走遠的時候,不妨回頭看一看父母頭上的白髮,莫讓一切成為遺憾。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