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一位美國富豪花費1.25億元買下一棟建築,重建後成了美國旅遊景點

更是有一位美國的富豪,不惜花費1。25億元,重金買下,並將整棟打包回國。而她將住宅帶回美國重建後,竟成為了美國著名的旅遊景點,吸引多名遊客前去參觀。

建築被拆

上個世紀90年代末,彼時,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那正是我國經濟蓬勃發展之際。因為當地的經濟發展,不少古老建築面臨著被拆遷的局面。在安徽黃山就有這樣一處徽派建築,要面臨著被拆遷的困境。

此處建築修建於19世紀的清朝,雖歷經超過百年時間的洗禮。因為主人的精心保護,整個建築外表看起來雖然有些破舊,但房子仍然十分堅固完好。

“黑、白兩色交相輝映的徽派建築,形成了獨特的色彩美學觀,

房子的原主人是當地的一位黃姓富商,黃家祖孫8代人曾在此生活多年。後來,黃家人雖陸續搬遷至新房,但仍對原黃氏老宅有著一種特殊的,分不開的情感。當得知房子要拆遷後,雖無奈痛心,但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同意為當地經濟發展而犧牲黃家老宅。

白安玲提出購買

徽派建築被拆的事傳揚出去,卻遭到了一個外國人的反對。這個人就是白玲安。當時,白玲安是美國碧波地博物館的中國藝術文化部主任。

她本人對中國文化有所研究,並且,也對徽州建築十分喜愛。她也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古徽州建築,想把它搬到美國去,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建築。她認為將這樣精美古樸的建築拆掉會很可惜。

當得知蔭餘堂面臨拆遷的局面時,也明知無法改變這一現狀時,白玲安立即趕在被拆前出手。她詳細地參觀了蔭餘堂全貌。這座徽州古建築內不僅有中堂,天井,魚池等建築,還含有大大小小16間臥室,整座建築佔地4500平方米,是一棟峽谷層樓。其建造分佈更是一個標準的徽派建築。

而其建築中的水井的設計,更有一段獨特的寓意。當時蔭餘堂的黃姓祖先,以經商為生。在經商前,在自家宅院中建造天井。下雨天時,只見雨水順著屋脊迴流入天井中,水不外流寓意著財不外流。

參觀蔭餘堂後,白安玲對這個徽派建築十分滿意,覺得自己找到了理想中的建築。於是,白安玲找到了黃家人,並將自己的想要購買古宅並搬入美國的想法與他們溝通。在黃家人看來,與其讓古宅被拆除,還不如讓它留在世界上某個地方,讓人欣賞徽派建築的美。於是,他們達成共識,最終,白安玲以1。25億收購了這座清朝老宅。

拆分建築運往美國

徽州古建築已經買到,應該怎樣運回美國呢?白安玲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決定將古建築一點一點拆分後,再裝箱運回美國。老宅歷經百年,外表牆體有些舊損。若是拆分不善,可能會造成二次破壞。而為了這樣一個聲勢浩大的工程,白安玲還特地去拜訪了美國著名的投資公司,來獲得資金上的支援。

白安玲也是在第一時間就聯絡好了博物館,並且要求博物館提前為蔭餘堂的建設做好準備。然後白安玲利用最快的速度,將建築的材料運送回美國,進行組裝。

重建後成為美國旅遊景點

建築材料運回美國後,白玲安為了更好的展現出蔭餘堂原有的古徽州風貌。白玲安不僅清空了博物館和其周圍的建築物,為蔭餘堂騰出更多的建築空間。重建時,她請來美國著名的中美建築師,按照古徽州的建築風格,來完成對蔭餘堂的重建工作。

白玲安花費了8年時間來完成對整個蔭餘堂全貌的復建工作。復建工作極其成功。不僅還原了古代徽州建築的古樸風格,甚至連建築上的一磚一瓦與原建築都沒有發生變化。這樣絕美的徽州建築在美國也吸引了許多遊客的目光。

2003年,蔭餘堂正式對外開放,一時間,吸引了數以百計的遊客前來參觀,成為美國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後記:

而原本屬於我國獨特建築文化的徽派建築,竟成了美國知名的旅遊景點,這聽起來或許有些諷刺。但在當時那個年代,為了經濟發展,不得不犧牲一些古代的城牆、建築。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就曾經大力反對因城市建設而拆毀古城牆,但他的建議並沒有被當時所採納,他所保護的北京古城牆仍然難逃拆毀的局面。

事實證明,梁思成的話是正確的。如今的我國大力保護古建築,用心保護好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會讓從前的悲劇再重演。當然,徽派建築在國外如此受歡迎,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