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代女人守寡如何度過漫漫長夜,79歲老太臨終前說出了自己的心酸!

中國上下五千年給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財富,但同時也伴隨著磨滅人性的封建禮教。在封建禮教的影響下,中國古代社會“男尊女卑”,女性不僅淪為男性的附屬品,在思想上還要承受“三從四德”,“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等觀念的壓迫。

古代女子受禮教影響,所以她們選擇了默默承受。而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一生只能嫁給一個男人,這是貞潔和婦道。即使是在女子尚且年輕之時遭受喪夫之痛,也是終生不能嫁與他人,也不能與他人有染,否則就是時代的敗類,為萬人所不齒,還要受到懲罰。

“程朱理學”和“貞潔烈女”的事蹟,成為了衡量女性貞潔的標準。為了鼓勵女性對貞潔的看重,官方表彰的貞潔牌坊,表面上雖然讚揚了女性忠貞守節。但是這樣的思想鉗制,卻實實在在的犧牲了不少女性的幸福。

為了得到貞潔烈女的虛名,無數女性被夫家和孃家逼著守節,若是有丁點有損門風的事情發生,更是會讓女性用死來保全名聲。因此每一處貞潔牌坊下,不僅埋葬了一個活潑的生命,也埋葬了一個女子數十年的青春。

那麼這些古代早年喪夫的女性又該如何度日呢?真的要每天以淚洗面,孤獨終老嗎?

在《列女傳》中就有這麼一個故事,明朝末年,一位姓段的女子年僅17歲,丈夫便因病離世。她一個人盡心竭力地將兒孫拉扯大。在她的悉心照顧下,孫子高中進士,光耀門楣。在孫子成為大官後,段氏依然保持著事必躬親的生活習慣。自己的事情從不讓下人插手,做著一系列粗活累活。

家人也一直大為不解,直到段氏臨終之際,才將心中一直埋藏的秘密和盤托出。原來,這是段氏在守寡過程中養成了一種習慣。年少守寡的段氏,面對精神和生理上的雙重摺磨,只能將心思和精力投身到勞動之中,以便夜裡能夠安然入眠。

如果夜裡還有精力,那麼則會把兩百枚銅錢灑在房間的角落,摸黑尋找,讓自己更快的疲憊。直到段氏去世,她已經守寡79年。段氏的事蹟被後世多加稱頌,但是思想上的枷鎖,對女性壓迫和荼毒,誰又能真的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