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關羽之勇罕有敵手,卻唯獨被此“亡命之徒”嚇退,岳飛都為他修廟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揚劉抑曹已是一個公論。所以,羅貫中筆下的關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戰神,能夠萬人中取敵軍將領首級如閒庭信步;而形容諸葛亮為智多而近妖,說諸葛亮已經聰明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而在三國時期,還有一位既有關羽之勇武,又有諸葛亮之謀略的人物,卻因著墨不多而鮮為人知。他就是甘寧。少年時期的甘寧,全然就是一派綠林好漢的作風,行俠仗義,行事只問自己心中痛快不痛快。總之,是一個能夜止小兒啼哭的刺頭。

關鍵是甘寧還特別在意著裝,最愛穿顏色豔麗的衣服,還掛著鈴鐺,由此被稱為錦衣賊。走起路來叮噹作響,街坊們都紛紛緊閉大門,深怕被他盯上,惹得無端的禍事。

可能是突然有一天開了竅,甘寧終於意識到了認真學習的重要性,從此遍覽群書,終是學有所成。還做上了官,成為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這也為他後來既能上陣殺敵又能出謀劃策打下了基礎。

甘寧先是反叛劉璋,轉而投靠了劉表。劉表乃當時的八俊之一,甘寧覺得跟著他有前途。但劉表此人只想安守一方,這點跟甘寧想要建立一番功業的想法是背道而馳的。最後,兩人分道揚鑣也很正常。

甘寧離開劉表後,卻在路途中被阻攔住,只能順勢投靠了黃祖。甘寧還救過黃祖,可惜黃祖認為甘寧的投靠是無奈之舉,並非真心實意的行為。加之甘寧已先後投靠過劉璋和劉表,黃祖因此並不信任甘寧,不重用他。最後,還是一個一拍兩散的結果。

當時孫權正求賢若渴,聽得呂蒙推薦,遂將甘寧招入麾下。甘寧也為孫權獻上自己天下二分的策略,提出暫時避免和強盛的北方硬碰硬,向西挺進而取荊益兩州,一統南方後與北方劃江而治。

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簡直是不謀而合。《隆中對》中提到了取荊益兩州的重要性,取荊州因其主不堪守衛而取益州是因劉璋此時也積弱,不足為懼。《隆中對》也強調了不能直接與北方的曹操爭鋒。

不僅如此,甘寧還和關羽有過交手,連戰神關羽都有些畏懼甘寧。那時甘寧跟著魯肅鎮守益陽,而劉備竟然派出關羽進攻益陽。關羽親自領了五千精銳要趁著夜色渡河。

這個大殺神要打過來了,魯肅他們可是愁得頭髮都快白了。甘寧主動請纓前去阻攔關羽,還只帶了千餘人馬,就去河邊等著關羽。甘寧還很囂張地說,關羽要是聽到自己在這,肯定不敢前來。只要關羽敢渡過河,就是自投羅網。

要知道,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連曹操都曾想過遷都也不願和關羽對上,足見關羽的赫赫威名。可關羽聽聞甘寧在之後,還真就撤退了。這也是因為甘寧號稱亡命之徒,打起來是真的不要命。甘寧可以豁出去,但對於蜀漢來說,關羽的顧慮還是要多一些。

可惜,甘寧雖然屢立奇功,但由於還是太具個性,也容易衝動,當個趁手的殺器是最好的。若是要將甘寧這樣的性情中人委以重任,並授予決策權,只怕是要壞事的。

再者,東吳坐擁江東地區日久,勢力早已盤根錯節,裡面不乏有些元老股肱之臣。甘寧一個外來戶,自然有隔閡,難以融合進來。所以孫權善用甘寧之所長,但終究還是有所保留。

甘寧的死歷史上還未有定論。《三國演義》裡,甘寧是被人射中腦門,奔至一顆參天大樹之下坐地而死。這樣的安排,好像還帶著一點禪意,意味深遠。

在後世,甘寧雖不及關羽有名氣。但宋徽宗趙佶封甘寧為吳王,甘寧廟又被稱為吳王廟。蘇軾居住楚地之時,還親自題寫過吳王廟。陸游也曾為甘寧寫過祭神文。名將岳飛也是英雄惜英雄,曾親自主持修築甘寧祠,用以紀念這位個性十足又有勇有謀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