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你怎麼推我孫子?”女兒遭指責,媽媽的回答卻讓老人無話可說

昨天帶著女兒去玩搖搖車,去時車上正坐著一個

小男孩

。見小男孩在車上,雖然他沒有投幣開動,但我也告訴女兒,想玩

要排隊

一會,小男孩的

奶奶

進了搖搖車後的商店買東西。男孩一看奶奶走了,他便著急地從搖搖車上下來。女兒一看小男孩下來了,就趕緊爬上去坐著。正好這時,男孩的奶奶就出來了。

看見自己的孫子站在搖搖車一旁,而我的女兒卻坐在搖搖車上,她便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我女兒說:“

你這麼大了,上學的孩子了,怎麼還搶弟弟的玩具,把他推下來!

聽見老人這樣誣陷我的女兒,我也忍不住了:“

是你家孩子看見你走了,自己爬下來的,我女兒沒有推他。

”聽我這樣說,這個老人只得悻悻地走了,但一句冤枉人的道歉話都沒有說。

事後我在想,如果當時我只顧著

低頭玩手機

沒有看到

剛剛發生的經過,經那老人隨口一說我會不會就

相信

了,反而站在她一邊

指責女兒

我開始思考我對於女兒的

信任度

假如有一天她被人誤解,作為母親的我是否能勇敢站出來堅定的的告訴別人:“我的女兒不會這樣做!”

你更信旁人,還是更信孩子?

當孩子被公交車司機扣住,說他上車

逃票

,沒有投幣,你會

相信

嗎?

老師

和你告狀,說孩子

欺負同學

,你見到孩子時,你的第一舉動是什麼?先給孩子一巴掌?

當你下班回來,

鄰居

和你說今天孩子又在小區裡幹了

出格的事

,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隨聲附和,完全相信這件壞事和自家孩子脫不了干係?

在電視劇《家有兒女》中,劉梅見鄰居老高和他頭纏繃帶,鼻青臉腫的兒子上門。老高進門就問:“劉星呢?”劉梅馬上將這眼前的壞事

懷疑

到劉星頭上。

她怒氣衝衝地責問劉星:“你就不能讓我省點心呢你。人家高叔叔帶著二胖都來了。”

劉星反倒笑嘻嘻地回答:“謝我來了。”

“謝你什麼?謝你把人臉上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的?!”

劉星一臉得意道:“也許他是來謝我讓二胖少受點傷呢。”

劉梅的反應是如今大部分家長的真實寫照,但她犯了兩個錯:

1、遇到事情,還未聽孩子怎麼說便給他判了錯;

作為家長,你更相信別人的一面之詞,而不能冷靜下來耐心

聽聽孩子怎麼說

。不要

打斷孩子

,不要

急於表達你的感受

,更別先入為主的

帶著不良情緒去溝通

2、她不瞭解自己的孩子,不相信孩子的品質。

劉星確實是一個調皮很有想法的孩子,但他並不是無惡不作,徹徹底底的

壞孩子

。他本性善良、是非分明,遇到二胖被揍也能見義勇為,作為母親,劉梅

對孩子瞭解不夠

作為家長,你是否足夠清楚孩子的

品性

。知道孩子會犯哪些小錯,而不會去涉及傷人性命、做道德敗壞的事情?

“信任孩子,並不是相信孩子所有的話,而是相信孩子的品質。”

——《家庭教育: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不當糊塗家長:先聽、再問、後分析

女兒上幼兒園有時也會有些小狀況,有時放老師會告訴我,今天孩子在幼兒園跟同學打架了。我會先聽聽女兒怎麼說,是和哪個同學,是為什麼。

因為3歲的孩子有充分的

自我意識

,在看待事情的角度時,也常會往自己這一方偏移。她說的是

事實

,但通常只有部分,並不能完整客觀的清楚表述整件事情的經過。所以,我會先聽她怎麼說,再問問老師、同學是怎麼回事,再來判斷孰是孰非。

有一次,女兒回來主動告訴我,她和同學打架了,因為同學說她是臭粑粑。但在老師的口中又是另一番情況,原來她和同學玩鬧起來,女兒說不過兩個大孩子,便生氣動了手。

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若聽信女兒的一面之詞,我或許會把錯全歸由她的同學;若只聽老師口中的,我會錯認女兒是個愛動手不友好的小壞蛋。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這句話同樣能用在育兒上

如果家長總是更相信旁人、老師所說的,而不去聽孩子自己怎麼說,缺乏最基本的信任。久而久之,孩子對父母也會同樣閉口不談,拒絕與父母溝通,也不再信任父母。

先聽、再問、後分析,

不當糊塗

父母

,不讓孩子

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