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二戰柏林戰役,英美為何拱手讓給蘇聯人情的背後,是什麼考量

1945年4月16日,柏林戰役被打響。作為二戰歐洲戰場的收官戰,不到一個月時間,德國便舉槍投降。5月9日,蘇聯的紅旗插上了德國的國會大廈,德國戰敗,歐洲西線戰場宣告結束。

許多人會感到奇怪,1944年底,德意志法西斯的敗局就已經註定。1945年2月4日,美國、英國和蘇聯就已經齊聚雅爾塔,開始討論戰後德國的處置問題。三國鼎立之間,都想撕下德國這塊大餅。為何最終卻是蘇聯打響了柏林戰役呢?

列強之間的利益分配,背後的博弈千絲萬縷。英美法的盟軍可不是吃素的,他們怎麼會將德國拱手相讓呢?

就算雅爾塔會議沒能完整撕下德國這塊大餅,為何英美的軍隊不能連同蘇聯一起攻擊柏林,從而在瓜分德國的問題上獲得更多主動權?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內幕?

一、距離決定成敗

首先要分析的是,當時英美聯軍和蘇聯軍隊雙方的地理位置問題。

當時雙方從東西兩面夾擊德國軍隊,將戰線一步一步逼近德國本土。在雅爾塔會議舉行之時,蘇聯軍隊前鋒已經在奧得河建立起了橋頭堡。隨後更是清理了奧得河的戰場,奪取了要塞,作為日後蘇軍大本營攻打柏林的登陸場。

此時蘇聯軍隊距離柏林只有60公里,說是隻差捅破一層窗戶紙都不為過。

反觀英美聯軍,此時還在萊茵河進行阿登戰役的苦戰。此次戰役德國下了血本,要強行拆開英美聯軍,將英美聯軍置之死地,這樣才能全神投入到東線戰事。

這次戰役讓英美聯軍陣亡人數高達2萬餘人,傷殘人數達8萬餘人,損失慘重。直到1月28日,英美聯軍才將德國軍隊趕回。3月23日,英美聯軍大規模橫渡萊茵河。此時萊茵河距離柏林將近500公里。

從距離上看,蘇聯軍隊明顯有更大的優勢搶先攻佔柏林。雖然長線的後勤保障是一個問題,但速戰速決模式下,德國的軍隊根本撐不了太長時間。

而英美聯軍跨過萊茵河後,還有500公里,這中間還隔著哈爾茨山脈和易北河。可以說,等英美聯軍整頓出發,到了柏林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地緣位置讓英美聯軍明顯無福於柏林戰役,再來就是戰鬥人數。蘇聯的軍隊是二戰時期規模最大的軍隊之一,其戰爭結束時就高達1200萬人,最終攻打柏林,也集結了262萬大軍。

在人數上,蘇聯狠狠碾壓了德國軍隊。

但英美聯軍在當時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即使他們加快行軍,匆匆趕到柏林,也要損失將近十萬計程車兵。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代價慘重,並不值當。

二、血海深仇,勢必要手刃仇人

蘇聯與德國之間的血海深仇,註定了蘇聯本身對於德國柏林的勢在必得。

一戰後德國遭到了清算,在領土資源和人口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再來是美國大蕭條席捲整個歐洲,導致了德國的經濟全面崩潰。

而反觀蘇聯,地大物博,領土、勞動力和自然資源對於德國都是巨大的誘惑。德國攻擊蘇聯,是必然事件。

二戰時德國在西線戰場上所向披靡,暫時也抽不出空來攪動東線戰場的風雲。所以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兩國之間虛與委蛇,保持表面平靜。

但德國在西線節節勝利之後,便馬上制定了巴巴羅莎計劃,表面上攻打英國,背地裡卻在積蓄力量,最後用閃電戰兵分三路,在北面、南面、中央,打得蘇聯一個措手不及。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軍隊一路潰敗,將近500多萬人在德國的集中營中慘死,被俘虜的蘇聯女兵高達40萬,都被德國軍訓殘忍糟蹋。這對蘇聯來說,是國恥。

在隨後的蘇德戰爭中,兩國更是打出了人類歷史上最殘酷最慘烈的一場戰爭。蘇聯軍隊傷亡人數高達3000萬,死亡和失蹤的人數就有1832萬,更有1740萬蘇聯的平民死於這場戰爭。

數目之大已然令人震驚,更不用說對於經歷了這場戰爭的人是怎樣慘重的教訓。蘇聯人無法容忍德國對於蘇聯做的一切,蘇聯的人民也無法容忍德國軍隊的暴行。

為了洗清這場國恥,蘇聯絕對不會讓德國落入英國和美國的手裡,手刃仇人,才能平息蘇聯的怒火。

英國和美國也深知此理。所以雅爾塔會議中,讓蘇聯攻打柏林,也算是賣了蘇聯一個面子,於情於理,都應該是蘇聯攻打柏林。

三、利益當道,用最小的代價奪取柏林

再來是英國和美國,其實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英國在一戰時期損失慘重,所以到了二戰時期,就沒有那麼拼了。而美國也是同樣的道理,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都讓美國得到了戰爭的教訓。再加上30年代美國大蕭條引發的經濟危機,大家其實更願意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解決經濟問題上。

所以綏靖政策的出現,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英美國家並不願意參與戰爭,國民之間厭戰和畏戰的情緒嚴重,和平主義思潮在當時廣被推崇。

但在二戰末期,當時德國柏林依然擁有百萬大軍,想輕而易舉拿下柏林,納粹也不會答應的。所以柏林戰役勢必是場惡戰,英美聯軍也不太想趟渾水。

事實證明,柏林戰役確實是一場血戰。蘇聯出動浩浩蕩蕩262萬大軍,最終傷亡35萬。如果英美聯軍想打柏林戰役,在行軍途中也要犧牲10萬士兵,就是高達45萬的傷亡數了。

所以,英美聯軍才想著賣給蘇聯這個面子,不然得不償失。

再者是當時雖然西線戰場大局已定,東線的太平洋戰爭卻依然焦灼著。

美國距離日本本土過於遙遠,需要蘇聯的幫助進軍日本,將日本侵略主義扼殺在炮火中。只有蘇聯大軍的幫助,才能讓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儘量減少傷亡。出於這一點的考慮,讓蘇聯攻打柏林報仇血恨,也算是美國給蘇聯的“禮物”。

再者,英國和美國也沒有將德國拱手相送。雅爾塔會議中,三方博弈,最終都只能退一步海闊天空。三方協議不管是誰攻下柏林,柏林都由大家共同佔領。

而在德國攻打柏林的時候,英美聯軍也沒閒著,反而是佔領了德國其他重要地區,攫取德國的各種價值。

大家都想用最小的代價奪取柏林,綜合考慮下來,攻進柏林的只能是蘇聯。這是能讓蘇聯、英國和美國三方共同獲益的最好方案。

國與國之間,永遠是利益當道。而戰爭的伊始,不過也是利益使然。

文/小羊

參考資料:《被擺弄出來的《攻克柏林》》,於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