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陝西挖出上官婉兒墓誌銘,6個字顛覆歷史,專家:武則天操碎了心

2013年9月,在陝西省西安市咸陽機場西北4。2公里處,發現了大批隋唐古墓。其中一座唐朝古墓吸引了專家們的、的注意,因為這座墓雖然規模不大,陪葬品很少,但卻挖出了一份刻有982字的墓碑,而墓碑的正上蓋上陰刻9個大字: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看到這9個大字,專家們喜出望外,感嘆曰:終於找到她了。因為這是唐朝武則天時期,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兒的墓。

上官婉兒,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才女之一、政治家,也是名副其實的“女宰相”,在武則天時期,曾權傾一時,《新唐書》和《舊唐書》對上官婉兒都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按照史書的說法,唐高宗時期,宰相上官儀曾為唐高宗起草廢除武則天的詔書,結果事發,唐高宗害怕武則天,便推上官儀頂罪,上官儀全家被殺,只有剛剛出生沒多久的孫女上官婉兒和她的母親被送到掖庭為奴。上官婉兒天資聰敏,在母親的培養下熟讀詩書,成為驚世才女,被武則天發現。

武則天愛惜人才,有目共睹,便把上官婉兒留在身邊,上官婉兒最後逐步升遷,出任“內舍人”,因為唐朝是群相制度,上官婉兒的官職實際上已經是宰相之一。

上官婉兒在武則天身邊近30年,參政議政,曲意迎合,很得武則天信任,權傾朝野。神龍政變後,武則天退位,唐中宗李顯和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都視上官婉兒為心腹。唐中宗駕崩後,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政變,上官婉兒被認為是韋皇后一黨,被當場屠殺,一代才女,就這樣死於刀下。有傳言李隆基將上官婉兒厚葬了,但多年來,關於上官婉兒葬身何處,一直無解。陝西咸陽這次挖出了上官婉兒的墓和墓誌銘,堪稱一大發現。

上官婉兒之墓空空如也,連棺木也沒有,專家分析,應該被她的仇人故意損壞,但墓中留下982字的的墓誌銘,對後世研究上官婉兒意義重大。這份墓誌銘有500多字都在介紹上官婉兒從曾祖父、祖父、到父親三代人的官職,並且對上官婉兒一生的經歷做了簡要描述。其中原文節選:

婕妤懿淑天資,賢明神助。詩書為苑囿,捃拾得其菁華;翰墨為機杼,組織成其錦繡。年十三為才人,該通備於龍蛇,應卒逾於星火。先皇撥亂反正,除舊佈新,救人疾苦,紹天明命。

注意加粗的部分,是顛覆歷史的6個字,這裡說上官婉兒13歲的時候就做了才人, “才人”是什麼?是唐朝皇帝的嬪妃的等級之一。眾所周知,武則天曾經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駕崩後,武則天被安排到感業寺出家為尼,後來唐高宗把武則天接回後宮,從此才開啟她的政治生涯。上官婉兒既然是才人,她是哪位皇帝的才人呢?

按照年齡計算,上官婉兒13歲時應該是公元676年,即唐高宗儀鳳元年。也就是說,上官婉兒13歲那年,就做了唐高宗的才人。而史書記載,上官婉兒曾是唐中宗的昭容(也是嬪妃等級之一),照這麼說,上官婉兒先後嫁給了唐高宗和唐中宗父子倆。如果屬實,這和武則天的人生軌跡有點相似。

但翻閱史料發現,墓誌銘中的“年十三為才人”這6個字和史料有諸多衝突,《新唐書·上官婉兒傳》中明確寫道:

婉兒始生,與母配掖廷。天性韶警,善文章。年十四,武后召見,有所製作,若素構。

也就是說,按照《新唐書》的說法,上官婉兒自幼在掖庭為奴,14歲的時候才被武則天發現,並且赦免了罪奴的身份。但墓誌銘中說,上官婉兒13歲的時候就是唐高宗的才人了,這兩者之間明顯不符。

在《景龍文館記》中也記載:

( 婉兒)年十四,聰達敏識,才華無比。天后聞而試之,援筆立成,皆如宿構。

歷史考據講究“孤證不立” ,綜合諸多史料可以得知,上官婉兒確實是14歲時才被武則天發現的。而且,在唐高宗的諸多嬪妃資料中,也沒有上官婉兒的資料,所以可以得出結論:上官婉兒“年十三為才人”這件事,是假的。

上官婉兒作為名震一時的女性政治家,為何會在她的墓誌銘上刻上一份假的履歷呢?有專家分析說,上官婉兒是罪奴出身,對她的政治生涯影響很大,為了擺脫這種影響,應該是武則天幫她虛構了一份履歷,讓她和武則天自己一樣,以皇帝的才人的身份走入政途。如果真是這樣,確實非常合理,看來,武則天為了上官婉兒,還真是操碎了心。

上官婉兒作為一代才女、政治家,曾閃耀一個時代。在那個時代,她以一介女流的身份,從罪奴一步步升為宰相,對唐朝政治、文化等領域影響深遠。與此同時,上官婉兒為了政治利益,曲意逢迎,甚至淫亂宮闈,控制朝政,這是她被後人不齒的地方。看待上官婉兒,需要一個相對辯證的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