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長平之戰後,趙國為何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全殲匈奴10萬騎兵?

大家好,我們的集散化小倉庫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趙國在長平之戰戰敗後,損失了45萬大軍。秦軍包圍了邯鄲城,就在即將破城的時候,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帶著一幫人馬前來救援,加上秦昭襄王此刻聽信了範睢的讒言,所以趙國得以撿回一條命。這個時候的趙國再也不具備跟秦國進行一場生死大戰的資本,所以接下來的幾十年,面對秦國都是以防守為主。其實秦國在長平之戰也沒有討到多少好處,很多人認為白起之所以坑殺40萬降卒,是因為秦軍損失也在數十萬之多,白起這麼做是為了給那些死去的秦軍將士們報仇。

大戰之後的趙國臣民對秦軍那是一個恨之入骨,拼死抵抗秦軍對邯鄲的進攻,再加上諸侯聯軍的幫助!秦軍最終被擊退,趙國總算化險為夷!至於這段時間秦軍損失了多少人不是很清楚,但是沒有三十萬那麼多!之後趙國的青壯年開始慢慢的恢復過來!才又在秦始皇滅趙的時候給予秦軍沉重打擊!殲滅了秦軍十萬!也殲滅了匈奴十萬騎兵!這都是李牧的功勞!

根據測算,三百萬人左右的趙國全國兵力最大極限是50萬(16~50歲的男人全部應徵入伍),若損失45萬,恐怕直接就滅國了。人口稍多的秦國,全國極限兵力是六十萬。趙國在邯鄲大敗秦軍之後,趙國甚至還有餘力大破燕國和齊國。很顯然,如果長平死難了45萬人,上黨老百姓要佔很大一部分,秦軍付出重大傷亡,佔領某地之後,往往大殺老百姓洩忿。由此有學者感嘆,難怪白起能殺死45萬人之多。

李牧前期採用養精蓄銳,示敵以弱的戰略,一方面發展壯大趙國騎兵,另一方面誘使匈奴認為李牧怯戰。時機成熟後,李牧集中精銳騎士五萬,弓弩營步卒十萬,設了一個大大的埋伏!匈奴人素來輕視李牧,驅兵直入包圍圈,結果被趙軍包了餃子,十萬匈奴騎士戰死,之後數十年匈奴不敢侵犯趙國。趙國滅亡後,匈奴再次南侵,結果被大秦蒙恬將軍打得滿地找牙,後撤七百餘里以避秦軍鋒芒!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