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一直沿用清朝旗幟,至今未與中國建交!

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一直沿用清朝旗幟,至今未與中國建交

文|小劉人文說

最古老的國旗是丹麥國旗,其寓意是“丹麥人的力量”。漸漸的國旗演變為一個國家主權和的象徵,所以在一個國家或者領土上,不能輕易豎起別國的國旗。就類似於古代打戰,佔領一方的城池後,第一件事先把對方的旗幟砍倒,這樣殘餘的敵軍看見己方旗幟倒下,心裡自然唱起了涼涼。

清末,隨著與列強的交往越來越多,清政府不得不做一面自己的國旗,那就是黃龍旗。到了民國,被第一面法定旗—“五色旗”代替。五色旗有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橫條,具體理念已經沒人知道,有人說五色象徵著五個大民族;有人說,五色代表仁義禮智信五個方面;還有的人解釋,五種顏色代表東西南北中等等,眾說紛紜。1928年,又被青天白日旗代替。

而在中國和印度之間有一個國家,叫不丹。說是一個國家,其實人口 才80萬左右,不如說是一個小地區。他們的國旗也是“龍旗”,但是與清朝第一面旗不同的是,這面不丹旗上,龍是白色的,而且每個爪子抓一顆寶珠。

而不丹國旗與清朝國旗如此相似,是因為不丹在元朝以後就屬於中國,在清政府制定自己的“龍旗後”,他們也效仿做了一面。但是清末分裂出去後脫離中國。

不丹一直未與中國建交,是因為不丹與印度在1949年簽訂了一個條約《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條約中印度要求干預不丹政治,所以製造了現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