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認識海口、瞭解海口的視窗--海口五公祠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認識海口、瞭解海口的視窗——海口五公祠

古人建祠設廟旨在祭祀、紀念先人。五公祠最早的遺蹟是900多年前祭祀蘇東坡的蘇公祠。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雷瓊兵備道朱採主持擴建,這次擴建在原蘇公祠的基礎上又精心挑選了唐代的李德裕,宋代的李綱、趙鼎、李光、胡銓五公作為祭祀、紀念物件。

李德裕在唐文宗和武宗時兩度出任宰相,他內製宦官,外抑藩鎮,為國家安定作出很大貢獻。後因朋黨之爭被貶海南島並終於此。李綱和趙鼎都曾兩度拜相,李光是宋高宗的參知下事,胡銓任宋高宗時的樞密院編修。4人都是在金兵入侵的年代被秦檜等投降派迫害而貶到海南島的。五人謫居海南的時間長短不一,長者十餘載,短則在瓊僅僅3日,但是他們興修地方公益、傳播中原文化、培養海南本土人才,開化海南風氣深遠影響了海南的歷史。

(五公祠,民族英雄李剛像)

這座兩層主樓,一樓匾額“五公祠”,二樓匾額“海南第一樓”都是朱採題寫的,所以五公祠又名“海南第一樓”。其實此樓既不是當時海南第一座樓,也非當時最高的樓建築,那為什麼叫“海南第一樓”呢?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列強不斷蠶食國土,身負守疆重任的朱採冀希透過對五公都在國家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不怕流血犧牲精神,來增強海南將士保衛疆土熱情、激勵後人的目的,五公的功德無愧第一。

2016年海口五公祠門票17元

五公祠內最早的遺蹟要追溯到900多年前的蘇公祠。北宋紹聖四年(1097),一代文豪蘇東坡被貶海南儋州。蘇軾攜幼子蘇過登陸海南後先赴瓊州府報到,途經此處,借寓於金粟庵。

蘇軾見當地居民飲城河之濁水,於是察地形指地曰:“依地開鑿,當得兩泉。”當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濁兩泉,俱甘甜。清為浮粟泉,濁為洗心泉。後人在兩泉周圍陸續建了蘇公祠等建築。現存的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的美稱。

洗心泉泉味不及,後無人問津,在明初湮沒,留下洗心軒。

東坡鑿井後,時任郡守陸公為了讓後人記住這一盛事,便邀人在雙泉之上各蓋一亭。不久,又在兩亭之前再建一亭。新建的這個亭子陸公並沒有起名。3年後,蘇軾接到朝廷的命令,要其內遷廉州。他再次來到瓊州府城,陸公邀請其為該亭命名,蘇軾欣然應允,命名為“泂酌亭”,併為泂酌亭賦詩一首。

瓊人建祠紀念蘇東坡由來已久,宋時此地就建有東坡祠。宋元明清及民國曆朝不斷重建(修)並在其周圍增建。蘇公祠主祭蘇軾,幼子蘇過、弟子姜唐佐配祭。

學圃堂

學圃堂是培養當地學子的園地,講經授課的場所,曾是海南最早的民間詩社粟社發起人的宿舍。現為海口文物展。

觀稼堂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瓊州府城內建立昭忠祠,以供奉海南歷代陣亡將士。清嘉慶年間昭忠祠從府城遷來五公祠內,後被強颱風摧毀。民國四年(1915),瓊崖道尹朱為潮主持五公祠維修,他將祭祀兩伏波將軍的祠堂從海口龍岐村遷建在昭忠祠原址上。

伏波將軍是古代將軍封號,伏波意為降伏波濤。五公祠供奉的伏波將軍是西漢的路博德和東漢的馬援。從蘇公,到五公,再到兩伏波將軍,五公祠內供奉、祭祀的8位賢公從此穩定下來,直至今天。

1983年將宋碑《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移立於現在的兩伏波祠拜亭內。碑始造於宋時的瓊州府城天慶觀,為宋徽宗趙佶手書的瘦金體。

認識海口、瞭解海口的視窗--海口五公祠

朱為潮還在五公祠內修建了瓊園。從宋到民國,五公祠融古建築、古遺址、園林為一體,素有“瓊臺勝境”、“瀛海人文”和海南“第一人文景觀”的美譽。

認識海口、瞭解海口的視窗--海口五公祠

認識海口、瞭解海口的視窗--海口五公祠

認識海口、瞭解海口的視窗--海口五公祠

認識海口、瞭解海口的視窗--海口五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