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真正的奏摺長啥樣?史上最勤奮的皇帝,奏摺批閱量驚人

雍正皇帝,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據閻崇年先生分析,雍正皇帝在位的十三年之間,每天只睡兩三個時辰,換算成現在的時間,那就是僅僅四個到六個小時。而且,雍正每年只給自己放一天假,那就是他過生日那天。你想想,他這是要勤政到什麼程度?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面有個橋段,每次早朝的時候劉墉總會給皇帝呈上三份奏摺,如此再三得名號“劉三本”。很多人以為奏摺這個東西是歷朝歷代都會有的。然而奏摺其實是清代才出現的一種文書。清代以文牘治國,經常呈送到皇帝案頭的文書就是奏摺,它記錄了很多官員與皇帝的日常交流,除了軍國大事,還有家長裡短,遍佈“朕就是這樣漢子”之類的金句。

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共四千多天,硃批漢文奏摺35000餘件,滿文奏摺7000餘件,這是現存的,佚失的還有,這麼算,雍正平均每天要批奏摺十件,最少寫一字“覽”,多時洋洋灑灑數千言,僅以今天出版的《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16開,凡40冊,涉及滿漢官員1200餘人,字數逾千萬,相當於120回的《紅樓夢》大約14部。

清朝時期,奏摺制度確立的時間較晚,也只有康熙中後期和雍正時期確實執行,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生動活潑的硃批,大都來源於這兩個皇帝。簡單來說,可以稱作“公題私奏”,這句話是用以區分題本和奏本的——注意不是奏摺。題奏制度繼承自明朝,即公務向內閣遞交題本,用官印;私務遞交奏本,不用官印。

自張廷玉把奏摺制度化以後,稍微重要一點的事務,地方官員都先撰擬奏摺,經過皇帝硃批,認可了,才寫題本作正式報告,作為奏事的依據。但奏摺中的硃批內容,不得寫入題本,這樣題本就成了官樣文章,價值大大降低。奏摺代替了原來題本的作用,使它成為主要官方文書。雍正以後普遍採用,乾隆年間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廢止,歷時兩百餘年,是清代雍正以後最重要的官場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