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清朝一個很特殊的官職“道臺”,幾乎沒有人能說清他是幹嘛的

清朝一個很特殊的官職“道臺”,幾乎沒有人能說清他是幹嘛的

清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也是中國古代專制主義的巔峰時期。封建社會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到了清朝時,政治、經濟、軍事、人口等方面,在同個歷史時期上都達到了世界領先的地位,這與其較為完善的封建管理制度有著很大的關係,其中就包括清朝的官階。

清朝距離現代較近,留下的可查詢資料也較為豐富,因此我們對清朝的很多人與事都非常熟悉,這也是清宮劇比較受推崇的原因之一。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清朝官員的各種官階,對裡面的官階都能有個大概的瞭解,但是清朝一個很特殊的官職,叫“道臺”,幾乎沒有人能說清他是幹嘛的。

清朝道臺,撲朔迷離

在清宮劇中我們經常看到清朝官員之間的往來,對清朝官員的瞭解,從最初的一品、二品到官階的具體稱謂都逐漸所熟悉,其中總督、巡撫、知府等是我們較為常見的朝廷大員,都知道其位高權重,但是對“道臺”這個並不陌生的官階卻無法瞭解它的許可權大小。

在清宮劇中,看到主角來到某個地方時,除了當地的知府、縣官等官員之外,還有一個叫道臺的角色頻繁出現,像是招待一樣帶著主角四處觀光、瞭解民生等,具體看劇情而定。看得越多越會感到糊塗,有的道臺權力非常小,就連縣官都會輕視,而有的道臺的權力就非常大,可以威脅到總督的頂戴花翎。

還有一個細節不容忽視的是,有的道臺可以輔佐知府、縣官等斷案,有的則負責當地的稅收,有的則管理水利工程、驛站、鹽鐵買賣等等,看著不同的道臺手中擁有著不同的負責範疇,複雜的專職許可權讓人對道臺這個官階越發的感到撲朔迷離。那麼道臺究竟是幹嘛的呢?這就要從清朝的官階制度說起。

清朝官階,制度完善

清朝是滿族建立的王朝,與元朝不同的是,清朝推崇漢文化,這也是清朝為何國祚能近三百年之久,而元朝國祚卻是百年不到的主要原因。清朝借鑑並採用了很多明朝時期所使用和推行的封建管理制度,其中就包括官階制度。

清朝的官階共分“九品十八級”,一品大員屬於天花板級別的官階,每任皇帝期間也就那麼一兩個,都是皇帝極其信任並重用的官員,通常與皇帝都有著沾親帶故的親屬關係,這個在此就不過多贅述。從地方行政長官來講,一般情況下各省總督最大,一般官居二品,然後是從二品的巡撫大人,接下來就是從四品知府、七品知縣等等。

在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巡撫與知府之間,知府與知縣之間存在著一個官階上的“斷檔”,這就意味著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巡撫不可能直接插手知府、知縣等地方管理,但又需要了解地方管理的詳細情況,這時候“道臺”就出現了,這個官階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直白了說,道臺就是巡撫或者是總督的助理,使清朝的管理制度更加的完善。

道臺許可權,涉獵之廣

每個省都會設有道臺一職,但是在具體細節上還會有所區分。比如專門負責糧食儲備方面業務的道臺屬於“糧道”;負責興修水利工程的則被稱為“河道”;專門運營管理驛站的道臺則叫做“驛傳道”;其他還有海關道、茶馬道等等,從稱謂上就能判斷出道臺所負責的專職業務。

同樣是道臺還有著分守道和分巡道的區別,二者之間分守道的權力較大,直接掌管著地方的錢穀,只不過都存在較大的“臨時性”,需要時隨時會被派遣到全國各地,後來由於清朝經濟的發展,這種臨時性的官職存在一定的弊端,於是就把臨時性轉為了固定性,同時會根據地方的情況加上兵備街,一旦與兵權掛勾,這就意味著道臺有著較大的權力。

清代的地方機構分“省、府、縣”三級,道臺就是省與府之間溝通的橋樑,通常情況下道臺的官職為正四品,但是由於道臺負責管理的專職不同,他們的官階並不是固定的,最高也可以達到二、三級的官階,由此可以看出,道臺的許可權涉獵非常廣泛。

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道臺看似不起眼的官階,但在地方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就能理解為何道臺能夠威脅到總督的頂戴花翎了,因為道臺可以直接參與省級的管理,地位甚至堪比巡撫,可以說是較大的官職了。

另外,道臺負責的專職管理業務也直接影響著他的權力地位,比如糧草、鹽茶等這些方面,通常都是國家掌握著絕對的管理許可權,主要負責這些關鍵性業務方面的道臺,手中的權力自然較大。

但是,如果負責管理的專職業務是個很不起眼的範圍,那肯定不會引起地方官員的重視,甚至知縣都不把道臺放在眼裡,這就是為何在影視劇中知縣怠慢道臺的原因了。

所以說,道臺是一個說大不大,說小又不小的官階,其手中的權力與他負責的管理範圍有著緊密的聯絡。拿上海道臺來說,這樣重要的繁華之地,掌握著海關、軍隊、錢糧等多方面的業務,手中的許可權自然較大,甚至可以官居二、三品。

另外,在清時時期還有一個特別的捐官制度,道臺經常會成為那些地主富商較為喜歡的官階,而且這也是他們所能達到捐官的天花板職業,因此,按照自己的經濟實力,就會分別向不同的“專業”發展,這也是道臺官職可大可小的另一個原因了。

小結

道臺可以說是一個負責業務範圍廣、機動性與臨時性較強的官階,可以說這個官階並沒有固定的“職業”範疇,會根據地方需要隨時進行調整,官階大的時候舉足輕重可以觸及到兵權、小的時候可有可無甚至連七品縣官都不如,所以很少有人說得清他是幹嘛的。

道臺是清朝管理制度的一種完善,彌補了地方管理制度上的“斷檔”,但同時也存在著較大的弊端,過強的機動性與臨時性在出現問題時無法落實實責,再加上捐官制度從中渾水摸魚,坐在宮中的皇帝無法真正瞭解地方管理的情況,日積月累地方管理混亂、腐敗,把清朝逐漸推向了滅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