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于謙:對得起社稷,對得起代宗,卻唯獨對不起英宗?

歷數中國古代的救世之臣,明朝的于謙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在明英宗御駕親征釀成土木堡之變以後,明朝上下人心惶惶,大有拋棄北方半壁江山,逃到南方提前成為“南明”之際,是于謙站出來力挽狂瀾,穩住了局面,並且打退瓦剌進攻,使得明朝最終是轉危為安。

于謙不只是救世之臣,還是一個純粹的人,是一個純臣,他的為臣之道,只有一個出發點,就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黎民百姓,而非愚忠於皇權。

因此他雖然力挽狂瀾了明朝的江山社稷,卻沒有謀身,沒有考慮到自己的保全之道,沒有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最終被明英宗冤殺,可謂天下冤之。

有人說于謙對得起國家,對得起社稷,對得起大明,對得起代宗,卻唯獨對不起英宗,所以英宗雖是冤殺他,但於私人角度來說,他的確

對不起英宗

,所以才導致自己被殺,那麼是不是這回事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一、土木堡之變後,于謙多次拒絕議和,還有在易儲風波中的表現,的確使得明英宗怨恨於他。

在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于謙力挽狂瀾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打贏了北京保衛戰。二是力勸還是郕王的明代宗繼承大位,以穩定人心。

于謙此舉雖然是“

誠憂國家,非為私計

”,但以明英宗角度來看,這無異於背叛,自己一被俘虜,該死的文官集團不想辦法解救,反而重新擁立一位皇帝,就這樣將自己拋棄了?

當然這不是關鍵,因為明英宗被俘,改立皇帝,並非于謙一人主意。而且這是得到明英宗生母孫太后所同意的,于謙並非改立明代宗為皇帝的關鍵人物,只能說他在其中起到不小作用。

重點是之後,瓦剌的也先想要打好明英宗這張牌,多次想要議和,想要獅子大開口,也有朝臣擔心明英宗的安危,想要議和,于謙卻堅決反對,說道“

社稷為重,君為輕

”。

其實平心而論,于謙身為“主戰派”,拒絕議和也無可厚非,畢竟一旦同意議和,對方肯定要獅子大開口,而且很有可能要錢給錢,要地給地,被對方拿捏住以後,不僅人要不回來,反而成為一個無底洞,所以拒絕議和並沒有錯。

但這對於明英宗來說,可並不是好事,萬一也先急了眼,覺得明英宗無用,一刀砍了他呢?于謙此舉,也相當於是徹底放棄明英宗,是不顧明英宗死活,這種情況,局外人可以理解,但身為當事人,換誰誰都理解不了,都會生出怨恨之心。

至於說真不會有怨恨之心的人,只不過是事情沒到自己身上,所以可以說大話罷了。

再有就是明代宗坐穩皇位以後,開始不滿足現狀,想要以自己的獨子朱見濟取代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的皇太子之位,想要皇位父傳子,不想再將明英宗的皇位還給他兒子,

最終透過賄賂、試探大臣,是廢了朱見深的皇太子之位,改立朱見濟為皇太子。

在這場易儲風波之中,于謙可能是出於穩定朝局想法,不想因為反對而釀出風波,或者是認為這是皇族內部事情,自己不方便表態,並沒有反對易儲,這對於明英宗來說又是一個心生怨恨的事件。

可以說土木堡之變以後,于謙做的

每一件事情都是謀了國,卻忘記謀自身

,為了穩定大局,擁立明代宗,走上了明英宗的對立面,反對議和,不顧明英宗的死活和明代宗要廢明英宗之子,改立自己兒子為儲君時,也沒有反對,使得明英宗對他怨恨很深。

所以在奪門之變以後,明英宗明明知道于謙是有功於社稷的,說道“

于謙實有功

”。說明明英宗是個清醒人,

並非糊塗蛋

,徐有貞卻說道:“

不殺于謙,此舉(奪門之變)為無名

”。因此為了師出無名,明英宗才同意殺了于謙。

當然明英宗這樣做,這其中

肯定有著對於謙頗有怨恨的原因在內

,不然為了師出有名,殺一個大學士王文也勉強說得過去了。

二、于謙並非唯獨對不起明英宗,其實他看似無情的做法恰恰使得明英宗順利歸來,應該說他是明英宗的大恩人。

純臣于謙,看似對明英宗很薄情,甚至是絕情,但其實他的做法,也是明英宗可以順利歸來的關鍵所在。

像土木堡之變以後,不是于謙力挽狂瀾,明朝早變成南明,甚至是亡國了,大家看看三百多年前的北宋“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被俘,即使後來宋高宗趙構南渡再建立南宋,但是徽欽二帝回來了嗎?

並沒有,雖然其中有各種原因,但有一個關鍵原因在於南宋實力不強,沒有硬實力支撐,金國並不懼怕,自然迎不回來。

明英宗之所以可以被俘虜一年以後歸國,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明朝雖然元氣大傷,但依舊實力強大,有著硬實力支撐

,試問,沒有于謙的話,明朝還能有這麼強的實力嗎?還能儲存全盛之天下,而不失半壁江山嗎?

肯定是不能。

而且於謙透過拒絕議和,牢牢把握主動,使得也先無法要挾明朝,才權衡利弊之下,將明英宗這個不能發財的“空質”放回去。

不然如果議和的話,也先見有機可乘,定會一直獅子大開口,到時候明英宗能不能歸來都是個大問題,即使歸來,也要付出大代價交換,對於已經傷筋動骨的明朝來說,這種大代價真不一定承受得起。

還有在

瓦剌方面同意放明英宗以後,明代宗卻不願意了

,畢竟自己這個代理皇帝才當了沒幾天,現在正牌皇帝回來,自己多尷尬,到手的權力可能被收回不說,搞不好還要被明英宗治罪。

這時候于謙說道:“

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

有了于謙這話,明代宗才同意明英宗回國,不然的話,還不知是如何收場。有可能是明代宗堅持拒絕明英宗回國,也有可能是明代宗惱羞成怒之下派人半路刺殺明英宗。

等到明代宗病重,奪門之變前夕,因為明代宗獨子朱見濟早夭,所以對於儲君問題,有的大臣考慮到明代宗與明英宗的恩怨,是投機取巧的捨近求遠,要立遠支的襄王一脈。

而於謙與其他大臣則是聯名請求復立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為皇太子,這說明於謙還是明白事理的,並沒有私心,只不過還沒來得及上奏,奪門之變便發生。

更關鍵的是,奪門之變前夕,于謙其實已經看出一些端倪,但並沒有防備,而是任由事態發展。等到

奪門之變發生,他身為兵部尚書,又有很高威望,再打著支援明代宗旗號,振臂一呼的話,肯定應者雲集,但他依舊沒有反抗,之所以這樣,還是為了國家

,不想再發生兵災,而生靈塗炭罷了。

綜合來說,其實于謙並沒有唯獨對不起明英宗,只不過他這個人太不善於保全之道,雖然無心,但在很多事情上已經是挑釁了明英宗的帝王權威,並且等於是放棄了明英宗,明英宗對他心有怨恨也是在所難免。

因此奪門之變以後,明英宗看似是為了師出有名而殺了于謙,其實裡面多少也有對於謙怨恨報復的成分在內。

當然更多的還是無奈和考慮實際之因素,因為明代宗已經在位八年,對於朝政控制之深,肯定比明英宗這個太上皇強太多太多,他當時猝不及防之下,

被大將石亨、大臣徐有貞、太監曹吉祥擁立復位,剛開始摸不清形勢,不清楚有多少大臣會站在自己這方,所能依仗的無非是這三人,他們表態要殺于謙,明英宗自然也不好反對

,只得同意。

而且於謙可以說是明代宗的第一寵臣,是景泰朝的第一重臣,不除掉他,只要他在一日,自己定會寢食難安,光以這個實際因素來考慮,于謙也得死。

只是可惜了于謙這個大明王朝的救世之臣,對不起江山社稷,對得起黎民百姓,對得起明代宗,更對得起明英宗這個差點使得大明走向萬劫不復深淵的失敗皇帝,

反過來說明英宗還要感激於謙替他守住祖宗留下的基業

,卻因為一心為公,而損了明英宗的帝王權威和個人利益,最終因為各種骯髒的利益交換,而被冤殺,落得一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也是由此開始,天下官員的心寒了,力挽狂瀾的大功臣都是如此下場,以後王朝危難之際,誰還敢再站出來力挽狂瀾?

這也為明朝末期的悲慘結局埋下伏筆,當然文官集團拋棄崇禎帝,先投李自成,再奔向清朝懷抱,也不能都說是明英宗時代冤殺于謙的惡劣影響,只能說王朝末期的文官集團,已經不再是輔助皇帝治理天下的存在,而是成為一個個大蛀蟲,加速了王朝的滅亡。

國家養士二百多年,到頭來,士沒報國,反而敲骨吸髓完以後,要改投新主,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時代的悲哀。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中國大歷史,更多獨特視角,原創文章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