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突厥頡利可汗一個小小的反間計,李淵就冤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公元618年(義寧二年), 李淵在長安稱帝,國號唐,建元武德。

唐朝成立之初,當時的形勢可謂是內憂外患。

當時地方割據勢力非常多,比較大的軍事集團有西北的薛舉、薛仁果父子,河東的劉武周、宋金剛,黃河流域的竇建德、王世充,江陵的蕭銑和江淮的杜伏威等。

外患主要來自於北方的東突厥。

經過五年的征戰,李世民、李靖率領的唐朝軍隊,終於征服了除朔方梁師都以外的各路地方勢力,國內形成基本統一局面。

對內作戰雖然狀況慘烈,但都拿下來了。可是在對外的交鋒中,唐朝軍隊就佔不到便宜了。

當時的突厥勢力空前強大,周邊的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等國都是他的附屬國。

不光是那些少數民族部落,就是內地的竇建德、薛舉、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地方割據勢力,也都曾臣服於突厥。

“其族強盛,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屬焉。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

唐朝統一全國之時,沒有力量來對付突厥,所以一直採取守勢。

但你不惹他們,不代表他們不來侵犯你。所以,當時的邊關,經常受到突厥的侵擾,讓人不勝其煩。

一次,劉世讓被任命為廣州總管,他上朝來向李淵辭行時,君臣二人談到邊關的駐守問題。

說來說去,話題說到讓人撓頭的北方東突厥邊患上。

劉世讓給皇上出主意,讓朝廷採取出動出擊侵擾敵人,自己則固守城池的策略:

“突厥數南寇者,恃有馬邑為地耳。如使勇將屯崞城,厚儲金帛以招降者,數出奇兵略城下,踐禾稼,不逾歲,馬邑可圖也。”帝曰:“非公無可任者。”(《新唐書·卷九十四》)

李淵聽後很受啟發,但手頭上並沒有合適的人選,於是臨時起意,讓劉世讓前往馬邑,籌劃此事。

劉世讓就這麼陰差陽錯地被派到了北方。

劉世讓到來後,一改前將領消極固守的策略,主動出擊,沒多久就收復了馬邑。

突厥的頡利可汗一看,這是個死硬分子啊,既然用武力征服不了,那就用計吧。

於是就使用了反間計,他們四處散佈謠言,說劉世讓和東突厥眉來眼去,後來更是說他與頡利可汗共同謀劃,將要發動叛亂。

李淵接到舉報後大吃一驚,並且陷入躊躇之中,為何?

因為劉世讓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當年自己的表弟工部尚書獨孤懷恩起了異心,要反叛朝廷。恰好此時他的軍隊打了勝仗,在和劉武周的作戰中取得大勝,收復了蒲坂城。

李淵一聽大喜,要巡幸到河東,到軍營中親自去慰問將士們。

而獨孤懷恩密謀趁李淵來視察的機會,將其一舉擒獲。

但這個機密被劉世讓給獲悉了,他立即飛馬尋找李淵。

當他找到李淵時,皇上的御攆已經來到黃河邊上,正準備渡河呢。

當時李淵的一隻腳都踏上了船舷,聽說有緊急軍情,停住腳步,劉世讓才得以報奏。

李淵聞奏之後,暗自慶幸地說了一句話:“這真是天命呀!”

“時高祖方濟河,將幸懷恩之營,聞難驚曰:‘劉世讓之至,豈非天命哉!’”(《舊唐書·卷六十九》)

的確就差這麼一點,李淵只要一過河,階下囚基本就當定了。

事後,李淵賜予劉世讓大批莊園和錢財,還給他封了弘農郡公爵位。

這麼一位忠於自己的人,現在居然和突厥勾結了起來,李淵想不通,連聲直嘆:“人心不古,人心不古。”

但通敵那是叛國,是罪不可恕的重罪,就是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恩人,也不能姑息呀。

於是下令處死了劉世讓,拘役了他的家人,並抄沒了他的家產。

李世民繼位後,開始清理以前的冤假錯案,先是給杜伏威平了反,後來又給劉文靜平了反。

此時唐朝已經開始強大了,和突厥的交戰也各有勝負。

有一天,李世民接觸到降唐的突厥人,從他們口中才得知,當年劉世讓的反叛是假的,完全是頡利可汗使的反間計。

於是李世民就給劉世讓平反了,赦免了他的妻子和兒女。

劉世讓的冤屈雖然得到澄清,但這次的平反並不徹底。

按一般常理,像劉世讓這樣,一旦徹底平反昭雪,那麼他的兒子可以繼承他弘農郡公的爵位,可是史書上並沒有相關的記載。

也許李世民為了照顧李淵的面子,給劉世讓平反時才沒有大肆張揚。

這麼看來,帝王的臉面,要明顯勝過功臣們的冤屈呀。

參考資料:《舊唐書》 《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