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小敏家》:作者伊北三個離婚女人的一地雞毛

編輯|卡里娜

年底,各大衛視都祭出了自己的大招,狠衝一波KPI,最近最熱的,不是玄幻大IP,也不是懸疑燒腦劇,而是一部“中年人的愛情”——《小敏家》。

12月11日,《小敏家》在湖南衛視開播後,連續三天收視率破1,播至第8集時直接破2,15日更是破了2。6,可謂一騎絕塵,基本鎖定湖南衛視年冠寶座。同時,網播資料同樣亮眼,截止23日,貓眼熱度累計4次日冠,抖音劇集周榜第1,這也為網路獨播平臺優酷打了一個穩紮穩打的翻身仗。

不同於其它披著各種外衣談戀愛的“中年偶像劇”,作為一部現實題材家庭劇,《小敏家》將中年人的“離婚生活”推向前臺,一個家庭三個離婚女性的人生故事被講述得張弛有度。這奇妙的切入,一下撕開了現實題材的新裂口,在家庭倫理劇這一中國電視劇的傳統領域颳起了一陣嶄新的旋風。

《小敏家》的成功離不開出品方在都市劇領域長期累積的經驗和口碑,周迅、黃磊、秦海璐、塗松巖、劉莉莉等人組成的演員陣容也為收視打下一針強心劑。

同時不可忽視的還在於,它有著一個精彩的文字依託。

《小敏家》改編自作家伊北創作的同名小說。2019年於網路平臺連載,日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單行本。

此次麻辣魚專訪到伊北,與他一起聊了聊“小敏家”的特別之處,以及他對影視改編的一些看法。伊北認為家庭題材最打動讀者和觀眾的是“人之常情”,而《小敏家》講述的正是“在看似獨特的一個家庭中的人之常情”。

01

“小敏家”是一個怎樣的家庭?

小敏家一共有三個女人,母親王素敏、大女兒劉小敏、小女兒劉小捷,母女三人都離婚了。伊北認為,

“一家三個人離婚是一個特殊的設定,在城市化遷徙過程中,新型的人物關係帶來的家庭結構和家庭關係的變化,也從側面反映了時代的某種面貌。”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家庭中的男性角色是如何缺失的。

王素敏離婚,是由於丈夫家暴,她為了兩個女兒的生活環境和未來,選擇了結束婚姻,獨自拉扯她們長大。這在那個年代極具勇氣和膽識。

大女兒劉小敏,在母親的安排下,年紀輕輕嫁給了廠長之子金波,看似良配,但金波常年酗酒發酒瘋(劇版改編),劉小敏與一位蘇老師交流詩歌通訊被指出軌,於是她無法忍受這一切,放棄了孩子的撫養權,隻身來到北京打拼,並最終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北大國際醫院的主任護士(劇版改編)。

劉小捷,人如其名,敢愛敢恨,風風火火,透過遊戲認識了前夫,兩人閃婚,但婚後發現對方是一個“媽寶男”(劇版改編),又迅速閃離。

如果說離婚有“基因”或會“傳染”,那麼她們相互影響的是對糟糕婚姻嚴肅拒絕、絕不留戀的勇敢和決絕,無論是在王素敏那個女性離婚是“罪過”的年代,還是如今看似更為開放實則仍有道德枷鎖的新時代,

母女三人在婚姻問題上選擇追求更為幸福的生活方式的這份獨立意識,或許才是打動觀眾的核心所在。

當然,《小敏家》雖聚焦於“離異家庭”,但它更多的是在講述經歷“離異”後的“重組”,以此呈現家庭這一概念在社會關係拉扯中最本質的核心不是婚姻,而是愛。

劇版的宣傳標語概括了這一主旨:

婚姻無法定義我們的生活,愛可以。

作者伊北認為《小敏家》是一個多面向的故事,觸及的議題很多,當然也包括所謂的“中年愛情”。“雖然劉小敏是故事中絕對的主角,由她為圓心連線上所有人,但我並未想過要刻意採用一個女性視角,只是當時我發現身邊有這樣的人物,從外地來到大城市打拼,有孩子,也有男朋友,但是兩人都沒有打算結婚,因為兩個大家庭牽扯到的人太多,再婚就變得很麻煩。”

在伊北眼中,小敏如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一樣,是一個“出走”的形象。事實上,這一女性形象從五四時代延續至今,小敏正在完成當年的女性未竟的人生命題。

魯迅先生曾說,“娜拉走後,不是墮落就是回來”,但在百年後的今天,劉小敏卻走出了一條自己的人生路,“小敏從家鄉來到北京,帶著舊有的情感、割不斷的經濟關係,在中國都市化程序中,完成她的人生成長。小敏這一形象也觸動了當下很多人內心的漂泊感。”

事業站穩腳跟的小敏,目前最大的慰藉和困擾都來自她與陳卓這段中年“地下情”。最大的顧忌就是兩個人各自的孩子——金家駿和陳佳佳,除此以外,還有相互都認識的前夫和前妻,以及王素敏生活圈子裡上一輩人的看法。

在小說中,小敏和陳卓一開始相互是有所防備的,伊北寫明瞭他們彼此心知肚明的界限,“兩個非血緣關係的陌生人不可能天然產生信任感,不是說血緣關係就一定有信任感,但非血緣關係確實更加脆弱,但在人情關係更加淡漠的大城市中,隨著故事的發展,他們在命運的推動之下,經歷生活的艱難和喜樂悲歡,最後終於成為了靈魂伴侶和生死之交。有一個詞叫恩愛,他們之間不光有愛,還是相互有恩的。寫完以後我也特別為他們感動,人和人之間還是有善意的,還是有相互依託的空間的。”

小敏和陳卓之間確實是細水長流式的愛情,在經歷人生的起伏之後,更加成熟的他們不會再在感情中相互消耗,成為對方的負累,或許這也是中年愛情區別於年輕人愛情的核心所在。

故事中,金家駿和陳佳佳也產生了愛情,伊北對這對CP有自己的理解:“年輕人沒有太大的包袱,歷史相對簡單,愛情的產生更快速、更堅定、更容易山盟海誓;但另一方面,正因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更加脆弱。”

紙包不住火,小敏和陳卓總要面對孩子們,而相戀的孩子們在得知家長之間複雜的關係時,又該如何抉擇,這是《小敏家》最引人入勝的戲劇衝突之一。

面對同家庭題材常常被冠以的“雞零狗碎”、“狗血”等標籤,伊北認為由於每個人都在生活中,所以面對生活戲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有充分發言權,所以這類題材容易引發熱度的同時也極易遭到非議,“戲劇高於生活,我們要從中發現另一重真相,這是很難的。它的難點就在於必須要從生活中打撈出所有的素材,但又不能完全是‘自然的生活’。因為自然的生活是混沌的,很多東西是不可復現、轉瞬即逝的,需要用自己的理解把所有的素材吸納起來,形成一個有力量的東西。

我們做戲的最終目的是傳達情感,傳遞感受,讓心與心連線在一起。

02

影視改編需相互尊重,相互體諒

2019年1月,《小敏家》正式開始連載。小說尚未連載完,影視改編權就已然名花有主。小說完結不到三年,同名劇集便在湖南衛視和優酷播出,整個節奏非常快。

創作過程是緊張的,這部全稿足有56萬字的小說,雖然連載前已經有了一些成稿,但後期邊寫邊連載的模式還是給伊北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對伊北來說,體力是對創作最大的考驗,他打了一個比方:“就像走路,已經想好了要從北京出發,目的地是哈爾濱,終點已經定好了,但這段路還是得你一步一步去走。這個是很艱苦的。沒有一點捷徑可走。”

創作既是設定好的也是即興的。設定好的是基本的構思。但創作過程中,人物會生長出自己的邏輯,“想好主題和大結構,清楚你的人物,遵循生活的邏輯,故事就會像植物一樣,到了合適的季節,它就會開始生長,而成功的人物會像磁鐵一樣,將生活的細節全部吸附到自己身上。”而文字的落實又是即興的,非常考驗創作狀態。

《小敏家》中的每個人物都有其歷史因襲,有其來處,他們都是當下生活中活生生的人。這也是《小敏家》中

有絕對主角,但沒有完全的配角

,每個人物都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所在。

比如由秦海璐飾演的李萍,精明、潑辣、八卦的人設討論度極高,以及劉小敏前夫金波,“爛泥扶不上牆”的老賴人設也是觀眾“人人喊打”的精彩角色,在電視劇的改編上,這一點也被很好地“繼承”了下來。

伊北對此次劇版《小敏家》改編的評價不錯,雖然他與總編劇黃磊並未有過太多交流,僅在片場見過一面。黃磊向他表達了對小說的喜愛和感謝,另一方面也提到了對原著“改得不多”,但調整了一些年輕角色的人物關係。

“黃磊老師跟我說改得不多,他的這個‘不多’,根據周迅在採訪中透露,可能是指在已經有故事脈絡的基礎上,臺詞方面他們會在現場找感覺大家共同即興創作,我認為這種方式對於黃老師這種有很多年劇場經驗的創作者是可行的。”或許正是在這樣的創作氛圍中,我們才得以看到劇中真實的生活式對話。

近些年,隨著IP改編的日益增多,原著作者和改編者之間的矛盾不斷暴露,

伊北認為還是應該相互尊重。對此他提到了“署名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作為這一問題的法理依據,這兩者都是著作權中的“人身權”的內容。

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在作品上署名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作者和作品之間的聯絡,起到區分此作品和彼作品的作用。而“保護作品完整權”,則應從客觀效果上分析改編後的影視作品是否損害了原作者的聲譽。

《小敏家》的改編在人物架構、人物關係,以及大的衝突節點上都基本尊重了原著,在此基礎上再做生髮,形成了獨有的美學體系。伊北認為這次改編可以說是成功的。

事實上,《小敏家》可能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包括《熟年》《六姊妹》《美人餘》《五環外的女人》《小日子》《成雙成對》《娃兒》《小芳出嫁》等一批根據伊北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會陸續由各大影視製作方、平臺操刀改編。

對於業界的青睞,伊北一方面覺得十分感恩,“別人願意買你的東西是看得起你”,他也感謝包括代理方豆瓣閱讀在內的合作方,他們都在合作期間給予了恰當的照顧。

另一方面在改編進行的整個過程中,伊北的態度也很謹慎,“在改編層面,我很少對影視方提自己的意見,除非他們問我,我可能才會適當地給一點,因為不想為別人的工作帶來麻煩。你授權出去了,就要有心理準備,雖然這個東西跟你有聯絡,但歸根到底是人家在做活兒。打個比方,孩子生出來了,送走了,你就不要老去過問了,問多了,對你自己和對對方的心理健康都沒有好處。”

當然,伊北的這份幸運多半還是源自於對於創作的堅持,厚積薄發,截至目前他已經有了十五年的寫作資歷。

伊北也提到,將來也不排除會親自擔任編劇改編自己的小說。他認為小說和影視是兩種藝術,改編是既有聯絡又有不同,因為畢竟使用的是兩種“語言”。

小說可以自己做主,劇本則是一種協商。從這一層面出發,“相互尊重,相互體諒”便成了原作者和改編者良性合作的基礎。

“中國影視有改編文學作品的傳統,從早期的電影,包括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左翼電影,像《春蠶》,五六十年代的《祝福》《林家鋪子》《早春二月》都是經由文學作品改編,相互尊重一直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應該保持。多聽聽原作者的意見多半是有好處的。原作者也要儘可能瞭解改編者的困難。”

對於改編的實際操作,

伊北借用了李漁《閒情偶寄》中“立主腦,減頭緒”的理論,

“‘立主腦’就是大家要在立意上達成共識,這個故事是要講什麼的;‘減頭緒’,則是小說中的很多人物很多枝枝蔓蔓,電視劇實現起來可能有困難,觀眾接受起來也未必順暢,這就需要進行一些刪改,這就是很正常的技術問題。所以,一切的一切,歸根到底還是大家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這樣才能把戲做好。”

對於未來的創作,伊北說有好幾個故事想寫,包括兩個當代現實生活題材小說,一個歷史題材小說,和一個年代懷舊青春題材小說,故事已經構思好了,但具體實現,還要看明年的狀態和時間分配情況。“每寫一部作品其實都是一次冒險,但寫作者就是要勇敢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未知”。

至於影視改編,伊北認為這個只能隨緣,因為決定權不在他手裡,改得好,鼓掌叫好,改得不好,他也不會苛責。他所能做的,只是在還葆有這份熱情的時候,一個字一個字把想要寫的東西寫好。

作家創作一部作品需要緣分。同樣,影視創作者對IP進行改編同樣是一種緣分,將一段緣分變成一段佳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小敏家》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