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瞭解冬奧冠軍成長經歷後,終於知道為啥娃做事不堅持……

嘿,你們好呀!

冬奧會雖然結束了有一週左右,但小鹿還是想問在冬奧會冠軍上你們都學到了什麼?

在這些奧運冠軍身上,小鹿看到更多的是他們對待運動的堅持!

青蛙公主谷愛凌,她在訓練中經常受傷,而且每一項都不能落後,學習很重要,訓練也很重要。她在承受身體壓力的同時,心理壓力也很大,卻從未想過放棄。她是這樣說的:“我所做的所有運動,都是因為喜歡。”

圖片源於網路·侵權可刪

媽媽谷燕也說,嘗試多了,才更容易明確心中所愛,看到了足夠的選擇,才能忠於熱愛。這個理念也培養了谷愛凌積極樂觀的態度,想要做好每一件事情,只能不斷挑戰和突破。

出生在東北的蘇翊鳴從小就喜歡玩打雪仗、堆雪人。雖然有13年的滑齡,但他其實是從15歲才開始走職業滑手的道路。

圖片源於網路·侵權可刪

“之前就是以‘玩’的心態在滑雪。”但也正是這種“玩”,讓蘇翊鳴喜歡上來滑雪,並堅持下來。

蘇翊鳴和谷愛凌還是好朋友。

“玩”字型現了他們快樂比賽的心態,也包含著自信參賽的從容和對這份運動的熱愛!

2013年,年僅8歲的蘇翊鳴接受採訪時表示“不想把滑雪做成專業”,“如果當業餘愛好,我每天都想玩,就很開心。”

直到兩年後的2015年7月31日,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那一刻,他改變了主意。“那天剛剛滑完雪,電視裡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喊出‘北京’,所有人都特別激動。”

對蘇翊鳴來說,卻不只是激動,“那一瞬間,一個目標傳到我腦子裡,我有了新的夢想,我要去實現這個夢想。”

從此,訓練成為蘇翊鳴生活的主題,十四歲那年,他入選國家集訓隊,成為一名職業滑雪運動員。

從他們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熱愛是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但當下很多父母都不懂,大家只是一看現在流行啥了,孩子隨口一說想學啥,就直接把孩子送到了興趣班,最後孩子哭的哇哇叫,一個勁喊著說:“我不想學了,都要累死啦!”

畢竟要想學得好就得多吃苦,可是孩子還小,他們不明白這個道理呀!前段時間一個家長反映,孩子自己想學彈鋼琴,就給花了大價錢報了班、買了鋼琴,剛開始孩子也特別積極,上課狀態也很好,但是老師佈置回家練習的作業,就是不肯練習。

在家只要一督促她練琴,要麼是充耳不聞,要麼就找爺爺奶奶告狀,更嚴重的是還裝病……而這種情況也不只發生在這一個孩子身上,其他家長紛紛表示,自己家的孩子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相信很多家長看到這裡,應該也有同感吧。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培養孩子的內驅力,也是為了點燃他們生命裡那把火,把孩子培養得內心充盈、自信、堅定。

擁有內驅力的孩子,會迎難而上、堅持不懈。

內驅力是指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簡而言之,孩子就像裝了小馬達一樣,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有內驅力的孩子,因為想要規劃自己,所以再苦再累,也會咬牙堅持。

他們不需要外部的激勵,而是出於自己內心的需求和渴望,或者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夠在遭受挫折的情況下保持前進。

孩子不聽話不可怕,可怕的是內心的“續航力”沒有得到激發。內驅力得到激發的孩子,才會勇敢無畏、百折不撓。

內驅力爆棚的孩子,都是怎麼養成的?蒙特梭利教會你!

兒童可以實現自我教育

瑪利亞·蒙特梭利認為:6歲以下的孩子可以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學習到各種知識,而且相當輕鬆,即擁有“吸收性心智”,學齡前兒童處於吸收性心智的巔峰時期。如果家長不能好好理解這一時期兒童的行為和心理,就會嚴重干擾他們的成長。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偶然間,就被孩子強大的想象力驚喜到。

也會常常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孩子已經具備很多在我們看來還挺難的知識和能力,這就是吸收性心智的作用。

同時,孩子除了有“有吸收力的心理”外,還有發展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出現時,

孩子

會長時間地熱衷於進行某種練習,並最終能自如地對付和學習其特殊敏感性所及的事物。蒙特梭利關於孩子的獨特認識——有“有吸收力的心理”和發展的敏感期這一思想,提出了

孩子

進行自我教育的可行性,為其兒童自我教育思想奠定了心理學基礎。

在跨世紀蒙氏幼兒園,教師會為孩子創設“有準備的環境”,使

孩子

能夠充分自由的活動,進行自我訓練和自我發展。

比如:

在示範工作時,老師用啟發引導的方式讓幼兒透過自己的觀察、體驗、思考而自己獲得知識和經驗。▼

在自由選擇工作時,每個幼兒透過自己的思考,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並獨立操作

教育不是為上學做準備,而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重視每個技能的學習

在幼兒遇到困難時,老師同樣會鼓勵幼兒用其他的方法再試一試,或者適當給幼兒提示及協助,讓幼兒透過自己的努力找到最終的答案,獲得成就感和喜悅感。

成人要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孩子的意願為主,讓他產生興趣,這樣在今後做事中他才會獨立奮鬥,顯示出驚人的智慧,形成獨立和自信的良好品質。

充分尊重孩子的探索欲

在幼兒時期,孩子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他們不斷想要嘗試觸控和操縱物體,什麼都想去碰,想去摸,比如不一樣的形狀、聲音、氣味……父母可以陪同,但不要阻止孩子去做一些嘗試和探索,充分尊重孩子的探索欲,你會收穫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喲。

跨世紀

蒙氏

幼兒園是這樣做的:

(1)科學文化領域,從自然科學(動物、植物)到人文科學(地理、歷史)再到物理科學(天文、地質),老師在教給孩子觀察自然生命現象的過程中,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並透過自發性的學習,讓孩子體驗自然的真實以及自身的責任,並且激發孩子的耐心、細心、愛心、信心。

(2)愛迪生科學發現室,在愛迪生科學發現室我們根據十二大主題進行授課,從簡單的水、空氣到人體的感知,再到生活中的物品,最後引發孩子創作和思考的機器人……透過一系列的實驗讓幼兒更加深刻的感受科學的奧秘。

(3)定期會組織親近大自然、親近科技文化的主題活動。比如走進大自然、走進科技館、訪問消防局、參觀郵局……在此過程中,孩子瞭解自然、增加了對文化的理解。

幫助孩子建立內在動機

每個孩子內心都有三個基本的心理需求:

1、自主需求:我想透過自己來做到;

2、勝任需求:我相信我能做到;

3、歸屬需求:我有信任的人支援關心,並能彼此分享。

因此,在孩子受到打擊或者挫折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給予孩子正面鼓勵,讓孩子擁有自信。同時,也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嘗試。比如:孩子畫畫沒有得到老師表揚很沮喪,我們可以對孩子說:“你是不是對這個結果不滿意?我也知道你付出了很多努力,不過,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跟我聊聊,我會傳授給你一些技巧!”

當滿足孩子三個心理需求之後,孩子更願意自主探索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充分感受到成就感與愉悅感。

蒙特梭利教育注重對孩子專注力和邏輯思維的訓練,這兩種能力是理性思考的基礎。

往往一個任務就能讓孩子專注地玩上半小時。比如:創意拼擺工作,既要保證高樓穩定,選擇合適的積木塊,又要調整圖案和擺放位置,搭建出不同造型。

這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講可真不容易,探索和變化吸引孩子沉浸其中,其自尊心、探索欲和專注力都得到了提升。

如果孩子經常打破固有思維模式,這是極具重大意義。在跨世紀

蒙氏

幼兒園,教師會對孩子給予觀察、支援和指導,而不給標準答案,她們鼓勵孩子依靠自己的想法來完成出自己理解和想象出的作品。

END

在這個快餐時代,不僅我們成人的節奏很快,孩子亦是如此。當下很多孩子對待事情都只是“三分鐘熱度”,就連對待學習也是如此態度。這也讓更多家長焦慮。

其實父母完全不必頭疼,關注蒙特梭利教育,培養影響孩子一生學習的內驅力,一定是我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