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今日說文 | 古代學生有寒暑假?

古代學生有寒暑假或週末假嗎?

學生們的生活中,最令人羨慕的就是寒暑假了。那古代的學生是否有這樣的假期呢?其實,

學生放假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只是名稱不一、內容不同罷了。

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官方創辦的學校就出現了,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太學”。就讀的學生稱作“太學生”,當時就已經確立了學生的放假制度。

古代學生的假期

主要是“田假”和“援衣假”

,有點像現在的寒暑假。不過後來,學校的放假就越來越少了。

隋唐時期,太學逐漸發展為“國子監”,成為那個時代國家投資建立的最高學府,在國子監裡就讀的學生稱為“監生”。

據史料記載,在國子監裡就讀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監生們拋家舍業、不遠萬里聚到京城就讀,非常辛苦,於是朝廷就為這些古代的大學生們設立了休假制度。

據記載監生的休假分為3類:

第一類是“常假”,相當於現在的週末。

以十天為一旬,學生放假一天。當時國子學設在京都,學生們大都住校就讀,所以放這種假時,外地的學生一般不回家。

第二類假是每年5月間

,這時暑夏伊始,正是植物茂盛、田裡麥子成熟之際,故該假叫做

“田假”

第三類假稱為“援衣假”

,這是由於天氣轉涼,需要新增衣衫而放的假,

時間相當於現今陽曆的十月份。

“田假”和“援衣假”都要放一個月左右的長假

,在放這兩個假時,學校對家住京都200裡以外的異鄉學生,給予扣除用在探親趕路時所佔去時間的照顧。

校方對國子學學生放假有著嚴格的紀律。例如,有一條明確規定:“凡逾期返校者則開除學籍。”

那麼,學生如果遇到了緊急事,如家中老人去世,而又未趕上假期,該怎麼辦?

也好辦,學生可以直接向皇帝請假,皇帝金口玉牙,準幾天假便休幾天假。

唐末宋初,隨著國子學的發展變遷,這套學生放假制度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在明朝時,國子學學生的放假,只安排在每年的朔望月一次,除此而外就不再放其它什麼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