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閃耀蒼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曬曬咱的國之重器20】

照顧300多頭駱駝在大漠戈壁中“閒庭信步”,會是什麼感覺?

曾經,這是牧民巴都瑪拉最艱鉅的任務——每天騎著摩托車在沙漠裡漫無目的地找放養的駱駝,一找就是一天。

而今,一款“神器”讓巴都瑪拉如獲至寶——給駱駝戴上北斗定位項圈,透過手機可以遠端實時掌握駱駝群的位置和移動速度。“過去找駱駝每天要跑幾十裡地甚至更遠,現在有了這個寶貝,找駱駝輕鬆了,不用在沙漠中奔波受苦。”巴都瑪拉開心地說。

巴都瑪拉口中的這個寶貝,正是北斗,全稱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中國人對於“北斗”的信賴由來已久。北斗星,猶如茫茫蒼穹中的一座燈塔,在暗夜中指引方向,於星際間探索未知——也正因此,我國將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命名為“北斗”。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進入預定軌道。至此,中國北斗工程完成了“三步走”,55顆導航衛星在浩渺太空“織”出一盤“大棋局”。

殊不知,為了這盤“大棋局”,數十載裡,千軍萬馬闖過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千辛萬苦。

北斗棋局,始於20世紀後期。

棋路清晰“三步走”:“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中期,建成北斗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北斗一號衛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範本堯回憶。

棋局之高明,範本堯更是如數家珍:“首次成功採用由‘3顆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衛星+24顆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組成的多軌混合星座,大大提高了我國周邊地區的定位精度,以及導航系統自身的健壯性和生存能力;首次成功採用RDSS+RNSS導航雙體制,不僅讓導航系統有了備份,還擁有報文通訊功能;部分衛星首次使用鐳射星間鏈路,在高、中、低軌星座間以及地面站間形成通訊鏈路,不僅提高了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還解決了在國外無法建站的難題;衛星部件100%實現國產化,特別是自主研製出星載高精度原子鐘,打破了核心部件長期依賴進口、受制於人的局面……”

更難能可貴的是,以自力更生為風骨、自主創新為靈魂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始終將服務全球、造福人類作為初心與使命。

廣袤原野,定位“神器”可以助力牧民智慧放牧;田間地頭,高精度技術能幫助農民起壟、播種、噴藥、收穫。還有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時時處處:當你想找“小黃車”時,當老人走失、驢友迷路時;當然,還有民航、海事、全球搜救的關鍵時刻……自建成開通以來,北斗系統執行穩定且效能不斷提高,持續滿足著全球使用者的需求,成為我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案例。

如今,北斗系統的規模應用已進入市場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發展的關鍵階段。“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國家和地區都在使用北斗產品。”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長風說。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浩渺的星河從未離我們如此之近。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這是北斗系統不變的初心,更是時代賦予中國的歷史使命。

(本報記者 張蕾)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