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趙匡胤死後,給後世子孫留下了一大難題,歷經了幾代人都沒解決好

北宋立國後,為了維護中央集權、防止地方割據,趙匡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政治上,於內庭設“中書門下”,增設副宰相“參知政事”;軍事上,增設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中央設樞密院;財政上,設定三司;並且,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官員的權力,實行“一職多官”,奉行“恩逮於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籠絡政策。

但是,時間一長就出現了問題。

我們曾經在中學課文裡學過這麼一句傳世名言:“先天下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誡大家:以天下的安樂為安樂,以天下的憂慮為憂慮,以此,弱化小我在這個世間的重要性,最終,這句名言成了當時有識之士的座右銘。

都知道,這句話是范仲淹說的,可以說,歷史上的范仲淹是一個標準的文人,在北宋中期他主持過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

歷史上,宋仁宗趙禎不算個壞皇帝,趙禎在其執政期間,面對了非常多的內憂外患,這讓他也並不好過。無奈之下,他請出范仲淹主持改革。起初,范仲淹有所猶豫,但是,面對宋仁宗趙禎的熱情邀請,范仲淹心想:“雖然,現在我無法預估在改革之路上會遇到什麼,但是,皇上給了我這麼大的信任,作為臣子的我,當然是責無旁貸。”

之後,范仲淹在《答手詔條陳十事》裡談及:“歷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禍亂必生。”這十六個字的說的就是:歷代朝政都有其不足的地方,也有不利的地方。但是,面對不足、不利,他們從未想過改善,從而,禍亂是一定會出現。范仲淹的這本奏摺,在我國古代的改革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宋仁宗趙禎看完摺子後非常高興。

最終,在經過其仔細揣摩之後,其中,除了關於軍事方面的建議暫有不妥當外,其餘的九條可以立即執行。宋仁宗趙禎命人補充了九條的細則後,公告天下。當時,這一舉措就被稱為“新政”,也就是後來著名的“慶曆新政”。新政的改革重點是針對當朝幹部的制度進行改革,著其實是屬於政策體制層面的改革。

其改革波及人數之多,內容之深是不可想象的,沒人知道挖到最後會面臨什麼樣的後果,所以,這個“新政”是一個非常棘手的事情。

宋朝官員體制臃腫,官吏制度混亂,官員不履行職責,不為百姓做事,這一現象也被後人詬病。在宋朝,除了正路子“科舉選拔”之外,想混到一官半職的渠道可謂五花八門,有“門蔭”、“納粟”等法子。無非就是祖上的官職拿來繼承,或者是賄賂買官,總的來說,就是:只要一個人有錢有勢,那麼,就不難獲得一職官位。並且,宋朝科舉不合理之處還在於“取仕人數過多”。縱觀前後朝,宋朝的人數都是其他朝代不可比擬的。

綜上所述,自然就會造成官員繁冗的結果,而且官員整體素質不高。

當時,歐陽修在湖北鍾祥調研時就發現:當地的一把手王昌運年老體弱,需要人攙扶才能下地辦公,此舉更是造成了三年地方政事的荒廢。後來,接替他工作的官員劉依,竟然,是一位近八十歲高齡的老人,而且,是耳聾眼花,糊塗到連當代宰相是誰都說不出來。之後,針對這一現象,歐陽修上折,並且,反問趙禎:“如此幹部,怎麼能治理好地方呢?”

范仲淹對此類現象非常反感,他立志修正風氣。

首先,應當削弱“門蔭”集團勢力,限制幹部子弟世襲官職。甚至,為了改善這一現象,他擬定了步驟:地區領導人任期為三年,不得私自連任;增加暗訪制度。之後,范仲淹就派王鼎等三人明察暗訪各級各地官員,其目的就是:發現與提拔有才幹的官員,並且,處置貪官庸吏。

改革有多堅定,道路就有多坎坷。不久,范仲淹的新政改革立即遭到了威脅,一大批官僚、地方官、大太監等聯合在一起,試圖暗中剷除范仲淹及其擁護者。

陝西地方官滕子京和西部軍區副司令張亢被指貪汙挪用軍費,原本,這筆費用在使用上很不清晰模稜兩可,監察御史梁堅借題發揮,試圖剷除這兩位“新政”的擁護者。無獨有偶,石介作為“新政”擁護者,也被前朝老臣夏竦設下一計。他唆使府中丫頭模仿石介筆跡,冒充他的筆法寫了一封給富弼的信,信中說到:“石介一眾人要發動政變,罷黜仁宗。”

之後,夏竦故意這封“匿名信”呈給仁宗皇帝,雖然,趙禎嘴上說不信,心裡卻犯起了嘀咕。宋太祖趙匡胤曾下詔書:“及第舉人不允許稱主考官為老師、恩師,自己也不能自稱門生。”宋朝皇帝主張運營官僚人際關係,達到互相牽制的目的,仁宗曾多次下令“戒朋黨”,尤其是在多次接到“舉報信”後,終向大臣發問:“君子也會結黨嗎?”

此時,范仲淹回答:“結黨是普遍現象,但是,結黨做好事,對國家又有什麼壞處呢?只要陛下您用心觀察,不難分辨忠奸黨派。”但是,仁宗卻對這個回答不以為然。之後,在歐陽修書寫的《朋友論》中指出:“皇帝應該有辨別君子和小人的能力,棄用小人,啟用君子。”仁宗看後,心裡激起浪花。在皇帝看來,范仲淹,歐陽修一派已然結成朋黨。

如此做法,直接觸及到了宋仁宗的底線,是不能容忍的。就此,“慶曆新政”的改革之路急轉直下,反新政的一群人也趁勢追擊,仁宗終於決定廢除新政,范仲淹等一派人等被趕出朝堂。同年十一月,仁宗下詔強調“至治之世,不為朋黨”。不久之後,新政主張的大部分改革停擺,歷時僅一年的新政告吹。

直到二十多年後,在王安石變法中,新政的部分建策才得以露出水面。

參考資料:

【《慶曆新政》、《續資治通鑑長編》、《答手詔條陳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