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秦始皇為何把“寡人”改為“朕”把字拆開讀,不難看出其用意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一種青山秋草裡,路人唯拜漢文陵。——《途經秦始皇墓》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其中包含兩千多年的封建時期,在過去的統治者並不是一開始就被稱為皇帝,而是王那時還是以部落為單位,而不是國家,後來隨著時代變換進步,統治者開始自稱“孤”。

只有被分封的諸侯,才會自稱為“寡人”,自打周朝滅亡後,秦朝從此誕生,而統治者的稱號也隨之被改成了“朕”。

秦始皇登基後創造出“朕”的自稱,在那之前歷代皇帝都自稱“寡人”,說起商朝的紂王為何自稱孤?主要原因是紂王是獨生子,意味著天下獨一無二人,因此自稱”孤“。

秦始皇自稱寡人,是因為他以前有個深愛的女人,但是這個女人不幸去世了,在那之前秦始皇還不是皇帝,為紀念自己逝去的愛人,秦始皇認為自己像一個失去丈夫的寡婦,於是便有了這樣的稱呼,秦始皇懷念亡妻幾乎每晚都痛哭流涕。

這三個稱呼區別在於,王一般自稱孤,諸侯大多都稱自己為寡人,而皇帝才自稱朕,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前就是自稱寡人,直到成就一番偉業後才自稱朕,他命天下所有人都不能以朕自稱,只有他自己可以。

朕這一稱號起源於公元前221年,是皇帝的自稱,在沒有這個規定前,老百姓其實可以自稱朕,直到頒佈之後朕就成了皇帝的專屬稱號。

說起秦始皇為何將寡人改成朕,其實這與他的本名有關,眾所周知,秦始皇的本名叫嬴政,其中政字與朕讀音類似,因此秦始皇改掉寡人的稱呼,自稱朕。

而後人對朕這個字的含義卻有另一番解讀,把朕字拆開就明白其中的含義了,首先看朕這個字是有月關組成,月在古代的意思是肉,而光在古代的意思是合攏。

再加上朕與震同音,秦始皇認為自己能夠威震四方,而朕字拆開解讀在拼湊在一起就有了統一天下的意思。

據《說文》記載:“朕,我也,闕。”段玉裁注分析朕字之構形之義是:朕,從舟,灷聲,本義是舟的裂縫;還有預兆,跡象,秦始皇二十六年起定為帝王自稱之詞。

秦始皇做到了大一統,用三皇五帝把自己的名稱改為“皇帝”,並昭告天下,皇帝就是朕,只能皇帝一個人用。

說到以前的“寡人”稱呼,與朕相比缺失了一絲霸氣的感覺,秦始皇的用意其實有我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我太孤獨了,這世上沒人比我地位高,說實話從中能看出些許傲嬌。

秦朝時期,大多數人都認為秦始皇是個暴君,他在治國方面十分嚴苛,把老百姓當工具用,甚至死在他手中人數不勝數。

秦始皇登基後立下無數風光偉績,創造出很多建築奇蹟,其中包括長城,這是秦始皇最引以為傲的創作。

之所以稱秦始皇為暴君,與築長城也有關,畢竟當時人們是用血肉之軀鑄造了長城,不知有多少人犧牲在了這裡,只為滿足秦始皇的偉業。

像這樣的情況,老百姓不得不恨他甚至稱其為暴君,有多少個家庭因鑄造長城而支離破碎。

千萬個家庭為實現秦始皇的千秋大業而毀於一旦,在老百姓眼裡他當然是個暴君,封建時期就是這麼沒有人性,上下等級分化嚴重,很少有皇帝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問題。

他們無法感同身受,身處那個時代,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黑暗許多。

秦始皇一生執迷與建立實現心中的宏圖偉業,因此他親手操辦了許多大工程,修長城建宮室就是其中的專案。

封建時期戰火連年,秦朝當然也不例外,在這個特殊時期,秦始皇應該加強兵力,用於反抗敵人,結果他偏不這麼做,反而浪費兵力和人力成就他的宏圖偉業。

而此時的秦國早已適應了這樣的生活,而秦始皇變本加厲辦不了商鞅變法,老百姓要不就去務農,要不就去參軍,反正是不能閒著。

如果想當官,或者晉升必須得有功勳,為國家做過什麼貢獻,才能步入仕途之路,別想著子承父業這些事,在秦國就是做夢。

後來秦國成了久戰不衰的大國,這也正隨了秦始皇的意願,在秦始皇死後扶蘇繼位,而後秦朝也在慢慢走向衰亡。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