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為何《三國演義》中的諸多名將,羅貫中安排他們“中箭而死”

小說《三國演義》塑造的諸多名將,令人印象深刻。怎奈“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從結局來看,名將大多是戰死沙場,未得善終。又或許是一個巧合:黃忠、孫堅、甘寧、太史慈、張遼、徐晃、張郃……這些立下過赫赫戰功、且深受讀者所喜愛的一眾猛將,竟然都是中箭而死的。

這般同質化的結局,難免令人疑惑:三國名將在歷史上的最終歸宿,到底是不是這樣?在此前提下,羅貫中安排他們“中箭而死”,又是否符合邏輯?

上圖_ 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155年-191年)

一、中箭而亡的歷史根據

按正史記載,這些名將雖也有中箭而死,如孫堅、張郃等人,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卻並非這般。話雖如此,羅貫中對於三國名將結局的編排,倒是蠻符合歷史和邏輯的。

須知,羅貫中能寫出《三國演義》,不僅得益於其高超的文學技巧,也與他精通三國曆史有關。而小說中的不少情節,其實都能在歷史上找到影子,只不過,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羅貫中常把這些素材“移花接木”到他人頭上。

如“千里走單騎”的是廖化,不是關羽;“草船借箭”的靈感來源是孫權,而非諸葛亮;至於空城(營)計,比較靠譜的是曹操、孫堅、趙雲、文聘、朱恆這幾個版本,反觀諸葛亮的空城計,則是“亮粉”郭衝的杜撰,經不起推敲。

這些例子足以說明:羅貫中的不少情節設計,都有歷史依據。按此邏輯,諸多名將中箭而亡,也應該是有據可循、有史可考的。的確如此,在《三國志》中分別檢索“流失”以及“矢”這兩個詞條,便能得到二三十條結果。

上圖_ 在《三國志》中分別檢索“流失”以及“矢”

地位高如曹操、關羽、龐統、周瑜等人,都有身中流矢的經歷,就別提常年戰鬥在前線、更加危險的的戰將了。諸如孫堅、張郃、淩統、張濟、公孫越、王贇、徐琨、孫泰等,皆身中流矢而亡。

由此可見,正史所見中箭之人雖與小說有不少出入,但的確證明了:羅貫中安排諸多名將中箭而死,是符合歷史邏輯的。那麼,為何三國時代的戰將,一個不留神就會中箭呢?

上圖_ 弩是古代的一種冷兵器,是古代兵車戰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剋制騎兵的箭與連弩

箭的歷史非常悠久。考古研究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箭就已經是遠古先民的日常工具之一了。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箭,矢竹也。”箭一般用木竹製作而成,分為箭頭、箭桿、箭羽三個部分。人們用銳利之物製作箭頭,便能有效提高箭的殺傷力。而配合箭使用的,是弓或弩,後者的強度則決定了箭的飛行距離和殺傷力。

古代作戰,多為短兵相接的貼身肉搏戰。是以箭這種遠距離進攻手段,往往能在戰場上發揮出很大作用。須知,箭的有效殺傷力一般在百米左右;那麼,不管敵軍選擇的部隊是騎兵還是步兵,在他們進入射程內先放一波箭,既能起到掩護友軍的作用,也能提前消耗一下他們。所以,“箭如雨下”並非是一種特別誇張的形容。

上圖_ 草船借箭 畫——陸澤之作

及至漢末三國,騎兵逐漸成為中原戰場的主流。不同於羌胡的騎射之術,中原騎兵的核心戰術自從衛青、霍去病開始,也沿襲了步軍交戰時橫衝直撞的特點。誠然,騎兵採取這種戰術,能有效提高殺傷力;但是,哪怕騎兵的機動性再高、靈活性再好,他們最終還是要與敵軍近身廝殺。

正因如此,當敵軍騎兵向己方高速衝殺而來時,擁有遠端攻擊屬性的箭便成了剋制騎兵的主要手段。而且,敵方騎兵向我軍正面衝殺時,我方射出的箭,是比較難躲避的。如果用初中物理來解釋,那就是騎兵與箭的“相對速度”,是二者互相疊加的結果。可以預見,在這種高速狀態下,箭非但難以躲避,而且它帶來的殺傷力,也有不小加成。

上圖_ 袁紹(?-202年6月28日),字本初

界橋一戰中,公孫瓚和他麾下的白馬義從,在面對袁紹、麴義的重弩兵時,便吃了個鉅虧。

據《後漢書·袁紹列傳》記載:“紹先令麴義領精兵八百,強弩千張,以為前登。瓚輕其兵少,縱騎騰之,義兵伏楯下,一時同發,瓚軍大敗,斬其所置冀州刺史嚴綱,獲甲首千餘級。”

又據《三國志·袁紹傳》注引《英雄記》:“強弩乃亂髮,多所殺傷。瓚騎不知是紹,亦稍引卻;會麴義來迎,乃散去。”

可以看到,雖說地形因素和輕敵是導致公孫瓚大敗的主要因素,但重弩兵對於騎兵的剋制,也同樣在此戰中展現地淋漓盡致。也正因如此,在面對曹魏騎兵的強大時,諸葛亮才會未雨綢繆,成功改進了連弩,使其“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綜上所述,騎兵的大規模應用,讓箭的重要性大大提高;隨之而來的,是重弩兵的建設以及連弩的改進。於是,三國時代的武將,尤其是騎兵將領,在這種環境下必然更容易受到弩兵針對,進而因為中箭受傷或直接身亡。

上圖_ 增像全圖——三國志演義

三、基於史實的合理性改編

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小說;既然是小說,就要考慮到它的可讀性與趣味性;再加上它還是一本大眾讀物,所以,羅貫中在撰寫小說時,就要儘量讓它的情節看上去不那麼複雜、難懂。

尤其是小說中的戰爭描寫,如何讓一場場“重頭戲”更加好懂、好記、且易於傳播呢?羅貫中給出的答案是:保留戰爭過程的幾個重要走向,但卻將影響戰爭走向的主要因素,歸結到武將身上。這麼一來,武將之間的單挑結果,往往能決定戰爭的勝負。

值得注意的是,武將之間的單挑,是騎著馬來戰鬥的。當然,步鬥也有,只是很少罷了。顯而易見,騎著高頭大馬、且衝殺在前方的三國名將,到了小說中,不僅目標更大,也更加危險。這麼一個“活靶子”,很難不會遭受敵軍的針對。所以在中箭而死的三國名將中,如徐晃、甘寧、黃忠、張遼等一代猛將,都是因為表現太過優秀,從而遭到敵人針對,被放冷箭而亡。

上圖_ 黃忠(?-220年)

當然,羅貫中的這種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這些名將的顏面。雖說“將軍難免陣前亡”,但相較於“一對一被打死”這個結局來說,被偷襲、陰死雖然也讓人氣憤,卻也更容易讓他們各自的“粉絲”所接受。

總的來說,在“以單挑成敗而論英雄”的小說中,諸多名將雖然是中箭而死,卻保住了自身顏面,沒有墮了往日威名。想來,未曾“晚節不保”的三國名將,當然會受到更多讀者的喜愛與支援。

作者:瀛洲海客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