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宋太祖的救命恩人兼愛將,冒死告發懷有野心的王爺,反被皇帝賜死

文/格瓦拉同志

宋太祖趙匡胤雖然是武將出身,但為人寬厚,鮮有用嚴厲手段對付大臣的舉動。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對於他的救命恩人兼心腹愛將張瓊,宋太祖卻痛下殺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張瓊到底犯了什麼罪?

張瓊是五代宋初的將領,很早便在趙匡胤的身邊效力,以驍勇忠誠聞名。後周世宗柴榮討伐南唐期間,曾命趙匡胤攻打壽春,彼時,城上的守軍連發車弩,射出的箭矢跟椽子那般大。張瓊見形勢危急,便用身體死死地護住趙匡胤,結果被車弩射中大腿,昏死後良久才復甦。經此一事,趙匡胤對張瓊非常感激。

張瓊驍勇忠誠,曾拼死救過趙匡胤的性命

張瓊,大名館陶人。世為牙中軍。瓊少有勇力,善射,隸太祖帳下。周顯德中,太祖從世宗南征。。。及攻壽春,太祖乘皮船入城壕。城上車弩遽發,矢大如椽,瓊亟以身蔽太祖,矢中瓊股,死而復甦。見《宋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十八》。

趙匡胤稱帝后,大力提拔張瓊,命他管理禁軍,累遷至內外馬步軍都軍頭,領愛州刺史。數年後,宋太祖因為欣賞張瓊的武勇,便讓他接替皇弟趙光義為殿前都虞候,並誇獎他說“殿前衛士如狼虎者不啻萬人,非瓊不能統制”(引文同上),由此可見對他的器重。

張瓊性格剛強、嫉惡如仇,因為討厭奸佞小人史珪、石漢卿作對,便經常輕辱、壓制他們。史珪、石漢卿為報復張瓊,便在宋太祖面前誣告他“擅乘官馬,納李筠隸僕,畜部曲百餘人,恣作威福,禁軍皆懼”(引文同上)。宋太祖獲悉後勃然大怒,於是在朝堂上審訊張瓊,在後者拒絕認罪的情況下,竟指使石漢卿用鐵撾將他打得半死,隨後又將他關進大牢嚴刑拷打。

宋太祖聽信讒言,將張瓊賜死

張瓊熬刑不過,最終被屈打成招。案件審結後,宋太祖下令將張瓊賜死於城西井亭,時在乾德元年(965年)。事後,宋太祖命人查抄張瓊的家產,結果卻發現張家並無餘財,而且奴僕也僅有三人而已。至此,皇帝方知被小人矇蔽,併為此懊悔不已。從張瓊遇害的全過程來看,這似乎是一樁典型的皇帝被矇蔽而殘害忠良的案件,但從宋太祖一貫的作風來分析,卻是疑點重重。

既然如此,說明張瓊之死必然另有隱情,而這個要將他置於死地的原因,很可能便是《宋史》中極隱晦地提到的一句話“誣毀太宗為殿前都虞候時事”(引文同上)。太宗即趙光義。那麼,張瓊究竟說過趙光義哪些壞話,為什麼要說,正史當中並沒有記載。不過,在宋朝名僧文瑩所著的《玉壺清話》中,倒是有詳細的記載。

趙光義懷有異心,圖謀接替兄長的位子

宋太祖稱帝建國後,曾任命弟弟趙光義擔任殿前都虞候的職務,數年後又進拜為開封府尹,封晉王,位列宰相之上。隨著權勢和名望的攀升,趙光義漸生不臣之心,為此暗中網羅豪傑、權貴,意圖在太祖駕崩後自立。雖然這些事情都在隱秘的情況下進行,但百密一疏,終究還是被某些人聽到風聲。

不僅如此,趙光義還放縱屬吏、奴僕多行不法,也引起某些人的反感。然而宋太祖出於手足之情,既不肯相信臣下的告密,又不願約束弟弟的行為,由此導致後者變得愈發有恃無恐。所有這一切,令代替趙光義擔任殿前都虞候的張瓊憂心忡忡,最終決定鋌而走險,告發趙光義。

張瓊向宋太祖告密,反被說成是挑撥離間

於是在某天,張瓊向宋太祖冒死進言,稱趙光義有至尊至貴之相,而且在開封府尹任上多行不法,放縱屬吏、奴僕為非作歹,並暗中結交豪傑,恐有不臣之心,希望皇帝早日加以防範。沒想到,宋太祖聽後非但沒有警覺,反而斥責張瓊離間他與趙光義之間的兄弟之情,實屬大逆不道。隨即,張瓊被下令處死。

開寶初,太宗居晉邸,殿前都虞候奏太祖曰:“晉王天日姿表,恐物情附之,為京尹,多肆意,不戢吏僕,縱法以結豪俊,陛下當圖之。”上怒曰:“朕與晉弟雍睦起國,和好相保,他日欲令管勾天下公事。粗狂小人,敢離我手足耶?”亟令誅之。見《玉壺清話·卷七》。

宋太祖駕崩後,趙光義篡奪帝位

由此可見,張瓊正是因為犯了“疏不間親”的大錯,才徹底惹惱自以為是的宋太祖,最終慘遭殺害,屬於徹頭徹尾的冤案。不過讓宋太祖沒想到的是,他如此信任趙光義,但最終卻落得離奇駕崩的結局,而他的兩位成年皇子也均未能繼位,而所有這一切,都是拜弟弟所賜。

史料來源:《宋史》、《玉壺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