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張廷玉為何沒當上首席軍機大臣,作為三朝老臣,為何惡鬥鄂爾泰

張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朝傑出的政治家,大學士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他中進士,後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入值南書房,進入了權力的中樞。

康熙六十年(1721年)六月,張廷玉調任吏部左侍郎,整飭吏治,才幹嶄露頭角。雍正帝即位後,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軍機大臣等職,完善了軍機處制度。乾隆帝即位後,君臣漸生嫌疑,晚景淒涼,致仕歸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於家中,年八十四,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在清朝初期,還有保留了後金的大量軍事政治制度,比如議政王大臣會議等等,對皇權的牽制很大。因此,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都想法設法繞過傳統制度,增強皇權。康熙設立了南書房,初步建立了密摺制度。雍正設立了軍機處,完善了密摺制度。到了乾隆的時候,軍機處和密摺、奏本、題本等制度更加完善和細密。這其中軍機處的設定是皇權鞏固的最強抓手。

雍正四年(1726年)為了籌劃用兵西北,確保軍事機密並削弱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雍正下密旨由怡親王允祥、大學士張廷玉、蔣廷錫、總督嶽鍾琪於內廷秘密籌備,設立軍事房,後改為軍機處。

西北的準噶爾人用兵,除了有蒙古騎射的長處之外,還特別擅長使用間諜,噶爾丹曾在蒙古草原上的諸多喇嘛廟內安插間諜。所以籌劃對準噶爾的戰爭,一定得保密。一個值得欣慰的是,新機構設定兩年多了,各個行省都還不知道朝廷出師西北,雍正的目的達到了。

張廷玉對軍機處的設定用盡了心力。雍正規定軍機大臣必須由滿漢官員共同擔任,以收到互相牽制的效果,但是首席軍機大臣必須由滿人擔任,以保證滿人對軍機大臣的控制權力。所以張廷玉無論多麼精明強幹,只能位列鄂爾泰之後。張廷玉與鄂爾泰共事十餘年,“往往竟日不交一語”。鄂爾泰有所過失,他必微語譏諷,使鄂爾泰無地自容。

乾隆更是堅持滿人優先的原則,此後成為定製,嘉慶、道光等各朝墨守成規。這也導致了尷尬的事情。乾隆十年(1745年)四月,鄂爾泰病故,訥親取代了他。乾隆帝初政時重用訥親,無非是他培養御用大臣的一次嘗試。訥親是與鄂爾泰、張廷玉同時承受顧命,輔佐新帝的大臣。但在雍正的一班老臣中,他最年輕,並且被乾隆視作最可造就的一位。

雖然張廷玉面奏內閣班次應以訥親居為首位,但其心中亦有難言之隱。為了平衡各種因素,乾隆確定“嗣後內閣行走列名,訥親在前;吏部行走列名,張廷玉在前”。乾隆帝的種種做法,實際上更是加劇了滿漢臣僚之間的矛盾,使他們很難協調,以致明爭暗鬥、互不尊服。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