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武則天為什麼立無字碑?千百年來無人能解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認同的女皇帝,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的知名度最高的女皇帝。武則天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很多人瞭解武則天的暴政,而忽略了被她發揚光大的科舉改革制度。很多人好奇,武則天死後為什麼要立無字碑?

這個老農平日裡有個習慣,便是每天得到山上採集藥材,然後賣錢用於家裡的支出,1982年,他有一次到山上採藥偶然間發現一個寫有古文的銅片,雖然老農看不懂,但是覺得銅片十分的精緻,於是就找到了專家翻譯上面的文字!

專家鑑定了銅片以後發現,它是除罪金簡。金簡上所寫的文字大概意思是說,武則天后期知道自己的做法欠妥,尤其是自己篡奪了李家的天下,她認為很愧對李治,因此想給自己立下無字碑懺悔,用這樣的方法告慰離世的先帝!

武則天本來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即使“蓋棺”也未必能有“定論”。她在位的時候實施的政策,有功有過,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所以是非定論真的很難下決斷。

儘管武則天在歷史上的爭議很多,但是她對歷史仍然做出了巨大貢獻。

打擊門閥世族

武則天對歷史發展做出的第一個貢獻是,她打擊了保守的門閥世族。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以後,把反對她做皇后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這對於武則天來說,是殺雞儆猴,但這些關隴集團和他們的依附者,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們趕出政治舞臺標誌著關隴集團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促進經濟發展

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議“勸農桑,薄賦役”。在她掌權以後,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她還注意地方吏治,加強對地主官吏的監察。對於土地兼併和逃亡的農民,也採取比較寛容的政策。

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戶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萬戶增加到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的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0。721%。這在中古時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經濟發展的客觀資料。

推動文化發展

第三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唐人沈既濟在談及科舉制度時說到:“太后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后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一是當時進士科和制科考試主要都是考策問,也就是申論。文章的好壞是錄取的主要標準。二是武則天用人不看門第,不問是否為高階官吏的子孫,而是看有否政治才能。

因此特別注意從科舉出身者中選拔高階官吏。科舉出身做到高階官吏的越來越多。這就大大刺激了仕人參加科舉的積極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這就是沈既濟所說的“浸已成風”。開元、天寶年間“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的社會風氣,就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動了文化的全面發展。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崔融、李喬都是這個時期湧現出來的。雕塑、繪畫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很多網友表示,這也是武則天聰明的一面,既然這個碑文寫好寫壞都不合適,那就留待後人去評價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