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東風風行,何必自己與自己較勁兒?

廣西柳州,誕生了兩家汽車廠商。

一個是上汽通用五菱,如今成功出圈兒,紅標銀標並行,大有走向世界之勢頭。

另一家則是東風柳州汽車公司,旗下的商用車品牌乘龍過得順風順水,小日子倒也還不錯;但是,東風柳汽下屬的乘用車品牌東風風行,日子就沒有那麼好過了,雖經歷了多輪“自救運動”,但無奈收效甚微,至今仍在邊緣掙扎。

一座城市,兩家車企。為何東風風行與五菱有著相似的開端,卻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今天,我們就來起底東風風行,看看這家車企這麼多年來的失誤與救贖。

如果沒見證過曾經的“風行速度”,就不知道現在東風風行有多難

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可能有人會發出質疑:“現在銷量不高的車企多的是,為何偏偏要把東風風行拎出來講?”

其實,可能很多朋友忘記了,當年的東風風行是有多麼地風光。

從2009年到2016年,東風風行僅用時7年,品牌年銷量從5萬輛/年一路高歌猛進,最終順利突破了26萬輛/年。在東風風行的鼎盛時期,風光無兩,躋身自主品牌前十,也是沒問題的。

然而,在創下“風行速度”的奇蹟後不久,也就是進入到2016年下半年,東風風行便開始走下坡路了。2017年,當時令中國汽車品牌談之色變的“車市風波”還未到來;而東風風行就已經出現了銷量下滑的趨勢,2017年收官時,東風風行的年銷量同比下滑幅度達到了12%;2018年,隨著“車市風波”的到來,東風風行也經歷了年銷量下滑超過40%的“至暗時刻”。

時至今日,元氣大傷後的東風風行仍然沒有太多崛起的跡象,只有 風行T5 EVO 和菱智兩款車型的銷量稍微高一點,但它們的月均銷量也只有三千多臺。說句不好聽的,東風風行品牌單車銷量的上限,也就是長城、吉利、長安這些品牌的下限。

東風風行的癥結,到底出現在哪裡?

是什麼讓握著一手好牌的東風風行輸掉了一切?是技術的落後嗎?

在筆者看來,並非如此,真正讓東風風行丟掉銷量寶座的,不是一直採用三菱和PS的老舊技術,而是品牌理念的落後。

關於技術和品牌理念的關係,我們可以參考一下隔壁的上汽通用五菱。這個品牌依託上汽通用,發動機、變速箱用的也都是通用的老舊技術。但是,由於五菱懂得市場需求點,並且善於製造熱點話題,憑藉著“網紅神車”、“人民之車”等正面形象,成功出圈。

曾經的五菱,是“麵包車專業戶”;現在的五菱,除了麵包車,還有中端MPV、微型純電動小車等多樣化的產品,並且樣樣都能進入到消費者的心坎兒裡。

而東風風行呢?筆者認為,它曾經懂得如何去打造消費者喜歡的車型;但在如今,卻陷入了自我糾結中。這家品牌所推出的新車,都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消費者會喜歡罷了。

以東風風行目前銷量最高的兩款車型為例:

風行T5 EVO,月銷量只有三千多臺。這臺曾被東風風行寄予厚望的“年輕人專屬SUV”,卻並未真正獲得年輕市場的歡迎,或者說,它並不年輕。根據筆者的調查發現,有六七成的車主,購買這輛車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價效比高,三菱發動機皮實耐造。

而菱智系列作為東風風行的主銷車型,賣了二十來年了,其間縫縫補補,並未進行過大的換代,如今依然可以找到三菱太空艙的影子。在東風風行的眼中,菱智M5是一臺“全場景MPV”,但消費者卻從未把這輛車看做是“MPV”,買回來要麼用來跑客運、要麼用來當成廂式貨車使用……不過,雖然平臺老舊技術老舊,但菱智依然卻以出色的可靠性和經濟性收穫了許多消費者的信任。

高階年輕化路線走得太偏激,或許會讓品牌更受傷

東風風行的“一廂情願”,其實不僅僅體現在產品定位上,更體現在盲目年輕化的操作上。

不可否認,隨著90後、00後的成長,主流的汽車市場需要用一輪徹底的年輕化改革,打造出更高的品牌調性,由此來吸引這些年輕人的注意力。

但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年輕化、高階化並不是改改設計、改改車標就能實現的。

長城、長安這些車企的年輕化路線,都是透過不斷在技術上推陳出新、不斷試錯實現的。東風風行,一沒有先進的技術儲備,二沒有長時間試錯的家底。

如果單純地依靠新設計和新車標來吸引消費者,顯然是無法成功的。今年搞這樣的設計、明年換那樣的車標,總會讓人有一種“朝秦暮楚”的感覺,並且會造成一種品牌沒有定力的印象。這樣的操作,不僅會讓消費者的印象糟糕,更會影響對品牌的塑造。

對了,東風風行這一次更換勁獅標,並非是全新的車標。筆者自己有一輛15年的景逸X5,這輛車的方向盤、輪轂標誌,也是“勁獅標”。而新的車標,也只是在這一基礎上稍微修改了一下……

縱向來看,從景逸時代,到現在的T5 EVO時代,東風風行的設計始終沒有形成一套自己的體系。沒有獨屬於自己的特色,自然也就沒有了核心競爭力。試問,這樣的路線,如何走得通?

與其盲目改改改,不如主動下沉尋找契機

第一缺少技術,其次缺少品牌文化作為支撐,東風風行在未來,如果想要復興的話,要麼是經歷一場壯士斷腕的改革,在短時間內,動力技術、底盤技術、智慧技術趕超國內頭部車企;要麼是主動降下身段,發揮現有優勢,走親民家用路線,另闢蹊徑,滿足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的用車需求。

說到“壯士斷腕一般地改革”,筆者認為可能性不大。畢竟,東風集團和東風柳汽公司的龐大體量擺在那裡,東風汽車不可能為了東風風行一個非嫡系的子品牌,而推翻全盤的計劃來集中發展。如果非要創新改革大力發展技術,東風集團勢必也會先從東風風神這個品牌出發。

相比之下,自降身段、下沉式發展的路子會比較寬一點。老老實實打造家用車、打造平價車,東風風行還是很有優勢的。

在“風行速度”時期,東風風行先後打造了景逸S50高性價比轎車、加大號SUV景逸X5等產品。而筆者自己也是2015款景逸X5的車主。從自己的體驗來看,作為一臺家用車,東風風行做得還不錯。

首先,它的優勢自然是來自於價效比方面。在2015年,買一臺空間比逍客還大,並且配備ESP、電動天窗、三菱發動機、四輪獨懸的SUV,竟然花費還不到十萬元!這樣的價效比,上哪兒找去?

其次,東風風行的質量還是不錯的。就筆者個人的用車生涯來看,如今我的景逸X5已經開了六年十二萬公里。但是三菱發動機、變速箱、懸架系統的工作狀態良好,除了常規的保養維護外,並沒有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資金在裡面。作為一臺主打經濟性的家用車來說,空間大、可靠性高、配置不低,這就足夠了。

最後,東風風行還有一個做得很好,但是很少被提及的地方,那就是售後服務很不錯。筆者的車雖然早就過了質保期限,但是仍然會收到東風風行的服務電話詢問車輛的使用狀況,並且在需要更換配件時,直接聯絡經銷商,經銷商還會以平價方式來更換這些配件,這樣的服務,確實能帶來很多的好感。

東風風行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優勢重新匯聚起來,再塑造一個“國民神車”的品牌形象。隔壁的五菱,不就是這麼操作的嗎?相信對於東風風行來說,再打造出幾臺高性價比的代步小車、大空間家用SUV,也不是什麼難事。

有了這樣的品牌發展基調之後,再好好塑造一下自己的品牌形象。例如“發財利器”、“陪伴你成長的可靠夥伴”、“陪你白手起家的忠實朋友”這一類的形象,就會有不少消費者願意買單,能感受到這個品牌的溫度、能形成共鳴。

結語

老老實實做事,踏踏實實造車。東風風行這幾年的浮沉,看似是這家車企的思路落後所致,但實則,也折射出了二三線自主品牌的困難。奮發向上,沒有勇氣沒有技術沉澱;主動下沉,更是沒有勇氣。

正所謂不進則退,對於東風風行這樣處於兩難境地的車企來說,是時候在進退兩者之間做出選擇了。如果東風風行能走上正確的道路,真真正正實踐“用心,讓使用者享受出行” 的這一品牌使命,未嘗不能成為下一個五菱或者長城。但若是一直這樣停滯不前,舉棋不定,那TA可能就會是下一個華晨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