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沭陽李恆鎮:鋪開“三生”融合發展的美麗新畫卷

中國江蘇網12月11日宿遷訊 連片的高標準農田,矗立的標準化廠房,錯落的的農房,如畫的柴沂河畔,俯瞰如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這裡是沭陽縣李恆鎮,在鄉村振興時代背景下,李恆鎮堅持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深入探索鄉村可持續發展之路,因地制宜開展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治理,鋪開了一幅生產旺、生活美、生態優的美麗畫卷。

構建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李恆鎮堅持發展工業地產的主導地位不動搖,把提高鄉村空間資源利用效能作為新一輪治理重點,充分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指標,穩妥有序發展工業地產。年內共新建標準化廠房12萬平方米並全部投入使用,處置盤活閒置和低效生產空間3。2萬平方米,改造老舊廠房1。8萬平方米,不僅高效地保障了潤業科技、東亞包裝等一大批重點專案落地,同時集聚了要素,助推產業能級提升,帶動強鎮興村富民。

2021年引進的東亞包裝有限公司是李恆鎮生產空間治理成效的一個縮影,該專案整合低效廠房15200平方米,總投資逾2億元,年產值約1。6億元,可實現稅收500萬元,帶動周邊剩餘勞動力70餘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位於劉山村的沭陽澄恆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是李恆鎮今年的重大農業專案之一,主要從事農業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高效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該專案流轉土地117畝,目前已建成廠房 3100平方米,辦公用房300平方米,道路硬化1200平方米。公司採用歐美新型生產工藝技術,購進國外先進翻拋裝備5臺。投產後,年產值約1500萬元,年創稅約180萬元。“透過生產空間治理,2022年我們劉山村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全年集體經濟收入有望突破100萬元。”劉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湯化東信心十足地說。

構建便利宜居的生活空間。李恆鎮以鄉村建設行動為契機,堅持空間治理與空間功能完善同步考量、同步推進,在深化治理中不斷提升鄉村公共配套水平,滿足農民群眾宜居生活的現實需求。空間治理以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抓手,常抓不懈,實現村莊由“短期清髒”向“長期清潔”、由“乾淨整潔”向“美麗宜居”轉變。空間功能同步拓寬,利用收回的村莊內部空間,佈局建設小廣場、小綠地、小公園等投入小、工作難度小、社會影響大、群眾認可度高的民生實事專案,提升農民生活品質。

今年以來,全鎮實施新建了東山公園、沭李線生態綠廊、柴米河生態廊道、徐廟水系公園、西河“口袋公園”等一系列生活空間擴容專案,提升改善了湯澗小區、徐廟小區整體內涵、外觀形象,提質改造了21條大街小路,新建整修了52餘處水利工程,新建改建了3座衛生廁所,規劃建設了汙水管網12公里……全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430萬元,創歷史新高。

柴米河生態廊道位於柴米河與柴沂乾渠灘塗上,是李恆鎮生產空間向生活空間轉化的代表作。該專案總投入280萬元,全長1。3公里,佔地面積逾7萬平方米,栽植海棠、晚櫻、紫葉李、紫荊等花木近萬株。園內鋪設印花遊園步道1。3公里,柴沂乾渠河面配備石橋、新材料步行棧橋各一座。沿河路南側,遊園石橋與步行棧橋之間修建休閒連廊、觀景涼亭作休息區。來年花開之時,由步行棧橋入園內,徜徉遊園印花步道之上,觀海棠盛景,賞柴米風光,美不勝收。該生態廊道與徐廟水系公園南北呼應,對於改善徐廟小區及周邊群眾生活質態,進一步改善全鎮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構建美美與共的生態空間。李恆鎮圍繞美麗鄉村建設要求,結合“河暢、水清、岸綠、村美”八字方針,縱深推進水、路、田園空間整治,全面提升鄉村生態環境面貌。全鎮24個村(社群)同步啟動村居支渠、主幹道路兩側的生態空間治理,有機結合河長制及沂南河汙染防治工作,將各支渠的河道疏浚連通,打通節點末梢,加大畜禽養殖廢棄物治理力度,強化水體生態修復,做到河渠溝暢通、路田園美化。今年11月以來,全鎮24個村(社群)動用人力1000餘人次、機械100臺套,耗時1個月,累計清理支渠60公里、主幹道路80公里。

為合理配置鄉村的空間資源,各村(社群)採用以點帶線,以線成面,整體覆蓋的模式,在鄉村道路兩側、16支送水渠道兩側共140公里長的公共空間成片種植油菜、向日葵,與傳統農作物相配合,營造各種型別、各種規模的綠色生態體,積極打造多種形態的田園風貌,展現多彩的特色鄉村風光。有效解決公共空間整治後被二次侵佔、生態環境髒亂差及村集體經濟增收等難題,實現了鄉村空間的多元化利用。

未來,李恆鎮將進一步拓展治理深度、拓寬治理廣度、加大治理力度,豐富鄉村公共空間的生產支撐、生態屏障、生活載體內涵,推動資源要素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李煦 鄒玲玲 吳海明)

【來源:中國江蘇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