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不同時期,明朝的流民問題與解決方法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關懷古》

自封建社會以來,流民問題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幾乎貫穿了整個封建王朝時期。

這些人為了躲避戰亂,四處奔波,走投無路之時便會嘯聚山林,甚至會成為推翻朝廷的主力軍。

不過,在歷史上流民最多、範圍最廣的時期,還要數大明王朝。根據相關資料的記載,明朝憲宗時期,流民的數量達到了600萬之多,幾乎佔據了國家總人口的四分之。

從這個數字來看,足見當時的流民之多,在整個封建王朝歷史都很罕見。那麼,明朝時期的流民是怎麼形成的呢?

簡單來說,明朝時期的流民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階段是洪武初年,第二階段是在宣德之後,第三階段便是明朝後期。

1、洪武初年的流民

這一時期的流民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便是元朝朝廷的不作為,再加上天災問題,元朝末年的流民逐漸增多,以至於延續到了洪武年間。

其二便是元朝末年的戰爭導致的,明太祖實錄曾有這樣的記載:自兵興以來,民毋寧居,連年饑饉,田地荒蕪。

簡單來說,因為戰爭的問題,老百姓沒有了居住的地方,田地也無人耕種。在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流離失所,逐漸演變成了當時的流民。

自古以來,想要佔據整個中華大地,必須要先逐鹿中原。因此,元末明初,河南、河北、山東等一帶的流民最多,老百姓為了躲避戰亂棄田逃亡。

2、宣德之後的流民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明朝初期,曾經有那麼一段政治清明之象。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另一種階級矛盾又逐漸凸顯出來了。

明朝初年,流民大量出現,是因為饑荒和戰亂,而在宣德年間及其之後,流民的大量出現就是因為各階級矛盾造成的。

首先,太平盛世之下,老百姓衣食充足,社會環境相對穩定,此時的人口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據記載,洪武前期全國人口只有三四千萬,而到了洪武十四年左右,大明王朝的人口即將突破六千萬大關。

其次,自大明王朝建國以來,邊疆問題一直都不太平。宣德年間及其之後,北方草原民族與倭寇的入侵,導致北方的土地大量減少。

與此同時,在外部環境原本就不穩定的情況下,大量的豪強、貴族等人開始吞併土地。如此一來,過剩的人口、急劇減少的土地、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導致了流民的不斷增多。

眾所周知,早在明朝時期,資本主義的萌芽就已經出現了。社會為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出現圈地運動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正如英國的圈地運動一般。

不同的是,英國在圈地運動發生之後,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給失去土地的百姓提供了新的工作崗位,社會矛盾得到了疏導與解決。

反觀大明王朝,他們實施的是“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的政策,大量失去土地的百姓沒有了生活來源,自然而然就會成為了流民。

2、明朝末年的流民

崇禎皇帝時期,明朝出現的流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天災與人禍,尤其以河南、陝西一帶最為嚴重,甚至一發不可收拾。

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崇禎皇帝執政時期,大明王朝剛好處於小冰河時期,所以自然環境非常的惡劣,出現了大規模的乾旱現象。

以陝西為例,自崇禎皇帝登基以來,陝西出現了連續14年的乾旱,持續時間之長、涉及的範圍之大,連朝廷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以至於“流民問題”逐漸演變成了“動亂問題”。

當然,除了自然災害之外,人為因素也比較嚴重。崇禎年間,東林黨人在朝中勢大,他們不斷阻止皇帝對南方的商業經濟徵稅。

在這樣的情況下,崇禎只能不斷增加的農民的農業稅,而且還是“重稅”。由此,富人越來越富有,而農民在不斷的壓迫下越來越貧窮,最終變成也變成了流民。

可以說,明朝末年的流民問題,有天災、饑荒的原因,也有執政者自身能力、眼光的問題,政策導致了流民不斷加劇。

從上述的介紹來看,明朝的流民問題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了不同的情況。那麼,在不同的時期,當時的執政者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1、洪武皇帝“以德治天下”

朱元璋本身就是農民出身,雖然讀書不多,但是他卻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而且國家想要發展生產,就必須要不斷增加人口,“厚民生而重民命也”便是朱元璋的宗旨。

因此,朱元璋執政時期,他非常重視土地的發展,還有人口的增長。為了達到這兩個目的,洪武大帝可是費盡了心思,不斷開墾新的土地,調控各地區人口的平衡。

元末明初時期,明朝的流民非常多,可是僅僅十幾年後,明朝的流民幾乎全部被“消滅了”,整個社會呈現出一派清明的景象。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朝的人口出現了爆炸的增長,隨後人口勞動力又反哺農業,大明王朝出現了一段時期的“盛世”。

2、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給流民問題推波助瀾

洪武皇帝、永樂大帝等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民主,對於國家的政治制度的執行一般都是“雷霆手段”,眼裡揉不得沙子,所以明朝初期土地兼併很少。

不過,在宣德年間及其後期,因為皇帝對國家的掌控力逐漸減弱,再加上宦官集團和內閣制度的出現,皇帝的影響力進一步被削弱。

在此情況下,貴族、豪強加快了對土地的兼併,比明朝之前的任何一個朝代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大明皇室甚至也參與到了其中,以諸王、勳戚和官僚構成的利益集團,手段更是直接、暴力。

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明朝皇室土地兼併呈現這樣一番景象:“佔奪民業,而為民利者,莫如皇莊及諸王、勳戚、中官莊田為甚。”

在資本主義萌芽的背景之下,南方的流民可以進城,以尋找新的工作崗位。北方的流民則不然,他們大部分都選擇進入山區,以求得新的生存之地。

比如,明朝中期的流民,最典型的一個特徵便是從平原流移到中部山區。對於這個問題,明朝朝廷選擇派兵鎮壓,以防止山區的流民叛變。

只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長時間的壓迫自然會造成更大的民怨,所以這一時期的明朝社會矛盾也很嚴重,直至弘治皇帝登基之後才有所緩解。

3、崇禎皇帝的無能為力

弘治皇帝雖然稱得上是一位明君,但是他在位的時間太短,難以根治大明王朝的弊病。直至崇禎時期,明朝的流民問題又再度爆發了。

如上述所言,崇禎時期,雖然天災不斷,導致了流民的出現,但是人禍才是流民問題不斷擴大的根本原因。

崇禎皇帝即位之後,大力寵信東林黨的人員,想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這些東林黨人卻並不這麼想,他們表面上與崇禎一起治國,背地裡卻幹著腐敗的勾當。

當時,南方的商業經濟已經非常發達了,但因為這些商業經濟與東林黨人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所以他們不斷阻止崇禎徵稅,更甚至將朝廷財政稅收轉嫁到農民身上。

簡單來說,此時的崇禎皇帝已經對朝局失去了控制,尤其是東林黨人控制的南方地區。為了穩定大明朝的局面,崇禎只能不斷向百姓徵稅,導致了流民問題更加嚴重。

當流民進一步演變成為“暴亂”時,崇禎已經失去了對老百姓的控制,只能派兵不斷鎮壓。只是,戰爭需要消耗物資,而物資又會加重百姓的負擔,隨後百姓又會變成流民,形成了一個死迴圈。

公元1644年,由流民組成的起義軍(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城,大明王朝覆滅。臨死前,崇禎皇帝說“諸臣誤我”,如果說崇禎皇帝能夠早一點重視流民問題,也不會出現這樣的結局。

回首大明王朝的流民問題,與之前的諸多朝代相比,雖然同樣是“流民問題”,但又有著很多的不同之處。

比如在秦漢、隋唐時期,流民的產生大多都是因為戰爭的問題,百姓的逃亡並不是因為土地,而是為了尋求一方能夠生存、生產的地方。

而在明朝時期,尤其是中後期,國家人口大幅度增長,土地基本都已經開發完畢。此時,為了進一步發展,階級矛盾便凸顯了出來,由此引發了“圈地運動”。

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之初,若大明王朝的皇帝有著朱棣那樣的眼光,中華大地很有可能會再度迎來一波“萬國來朝”的盛況。

可惜的是,明朝中後期的皇帝,雖然守成有餘,但開拓卻不足,甚至有的人連守成的能力都沒有,深陷宦官、內閣集團的鉗制,對朝廷失去了掌控權。

在“家天下”的時代,如果一國之君無法掌控天下格局,那麼百姓將會在壓迫中爆發,推翻舊的王朝,迎接新的時代。

崇禎皇帝便是如此,在百姓山呼海嘯的起義中,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參考文獻:

《明代流民問題的法律治理》

《明代流民問題淺析》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