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袁術稱帝為何以失敗告終, 這則成語故事說明真相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袁術傳》,時間是在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主人公是袁術。原文如下:

興平二年冬,天子敗於曹陽。術會群下謂曰:“今劉氏微弱,海內鼎沸。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於諸君意如何?”眾莫敢對。主簿閻象進曰:“昔周自後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明公雖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術嘿然不悅。用河內張朇之符命,遂僭號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荒侈滋甚,後宮數百皆服綺縠,餘粱肉,而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冬天,漢獻帝在曹陽被李傕、郭汜等人打敗。袁術召集手下並表示:“如今劉氏已經衰敗,全國的形勢就像一鍋燒開了的誰一樣沸騰。我袁家四代輔佐皇室,深受百姓擁護。現在我打算上承天命下順民意,不知道諸位認為如何?”在場的眾人卻沉默不語。

主簿閻象進言道:“以前周朝從后稷到文王都積累了眾多功德,擁有了三分之二的國土,但依然臣服於殷朝。您的先輩雖然幾代興旺發達,但卻比不上週朝那樣強盛。漢室雖然衰落,也並不像紂王那樣殘暴。”

袁術沒有吭聲,心裡卻很不高興。過了沒多久,他用河內人張炯偽造的符命,自稱為皇帝,並任命九江太守為淮南尹,又設定文武百官,在南北郊外祭祀天地,荒侈滋甚,後宮幾百人都身穿綾羅綢緞,山珍海味應有盡有,而將士們卻飢寒交迫,江淮一帶貧困不已,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狀。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袁術口中的“應天順民”,意為上承天命下順民意。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周易·革》中的“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哉!”

袁術是漢末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家族的門生故吏眾多,袁術與袁紹兩兄弟亦在朝中擔任要職。不過,面對天下大亂的局面,他非但不協助朝廷穩定局勢,反而打起了稱帝如意算盤,並最終自封為皇帝。最為可笑的是,袁術稱帝時,他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從足以角逐中原的強大政治集團淪落為偏居江淮的地方割據勢力,還自以為自己一定能得到其他勢力及老百姓的響應,這可謂是自不量力。當他稱帝不久,不但江淮地區被他糟蹋的貧困不堪,老百姓怨聲載道,其他割據勢力也對他展開圍攻,最終灰飛煙滅,成為漢末政治舞臺上的一個笑柄。

參考書籍:《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