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讀書 | 以德式嚴謹看中國傳統審美趣味

《中西藝術交流3000年》

[德]奧斯卡·明斯特伯格 著

蔣洲驊 譯

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

《中西藝術交流3000年》(原《中國藝術史》第一卷)是19世紀德國東亞藝術史學家奧斯卡·明斯特伯格(Oskar Münsterberg)的力作。本書從歷史的縱向發展,即從新石器時代至清末,詮釋了中國藝術風格演化的邏輯和特質;作者又以佛教傳入中國為分界線,透過中外古代石刻、青銅器、陶器、繪畫、雕塑等作品,呈現了中西方三千年來在藝術上的對話與交流。

《中國藝術3000年》

[德]奧斯卡·明斯特伯格 著   蔣洲驊  譯

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

《中國藝術3000年》(原《中國藝術史》第二卷)分為建築藝術和工藝美術兩大部分,涵蓋了中國古代建築、青銅器、陶瓷、寶石製品、印刷品、織物、漆器與木器、琉璃、琺琅、犀角、玳瑁、琥珀、象牙等器物近1200件,透過藝術作品本身所展現的審美趣味,釐清中國藝術的發展脈絡。

>>內文選讀

獅子

雖然公元后中國人才知道有獅子這個動物,但它的形象卻更早地出現在銅鑑上(見下圖)。我們又一次看到,外來的藝術造型被不加思考地借用為模式化的裝飾紋樣,而後不斷向下傳承。銅鑑上的獅子紋樣不僅保留了下來,它捲曲的鬃毛和寬闊敦實的體型還被弱化了,在此後的藝術作品中,這個形象仍然發揮著強大的影響力。到佛教傳入中國後,獅子的造型仍然沿用著此前的正規化。日本有一些12世紀的彩色皮質胸甲得以保留下來,從上面的圖案就可以明顯看出這層聯絡。從表現捲曲鬃毛的技巧上就可以看出,它來自一個年代更早的原型。這些鬃毛是透過鑲入捲曲的線來完成的,類似於邁錫尼人在刀鞘上用金銀線製作出獅子造型的技法——這是最為簡單的造型技巧。後來,或許由於金銀太過貴重,因此換成了青銅浮雕的造型方式,這種紋樣也流傳了下來。

漢代的陶器上有另一種獅子造型。一般是追逐野豬、鹿或山羊的狩獵圖,整體是更有觀賞性、更為寫實的風格,但單獨看每一個造型似乎又機械地抄襲了外來的形象。這個工匠也許想要表現獅子的造型,但顯然對這個動物並不熟悉,於是成品就顯得僵硬且不自然。勞費爾總是想要證明這個問題中塞西亞人和匈奴人所施的影響,但我卻在這個狩獵的場景中發現了一處不同。塞西亞人的狩獵圖中,人在馬上一般是從馬頭旁邊向前射箭,而漢代陶器和薩珊王朝的狩獵圖中,射手一般是回身向後射箭的。我們很難判斷這是因為他們所用的弓箭型別不同,還是因為藝術表現方式的不同。當然可能兩個民族都是向旁邊射箭的,但由於畫面中表現的是側面,因此不得不設計其他姿勢,在此兩者選擇了不同的設計方式。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可以將狩獵中飛奔的獅子形象看作中亞的混合風格,可能是來自邁錫尼藝術。漢代之前的中國各種藝術中都沒有出現獅子形象,周朝的青銅器上同樣沒有。

當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時,獅子的形象也就產生了完全不同的另一層意義。它從器物表面的裝飾紋樣——武氏祠中的羅馬式獅子是一個例外——變成了獨立且有內涵的美術作品。從此狩獵中飛奔的獅子形象不再出現,它們或坐或站,有一種冥想中的寧靜感。總體來看印度的藝術風格得到了保留,但同時也有一些帶有西亞藝術影子的充滿想象力的作品。雖然活的獅子不斷被送往中國,但直到近現代,中國藝術對獅子也從未有現實主義的表現。難怪和尚宋雲在518年來到犍陀羅國,在港口看到兩隻年輕的獅子時,完全沒有將它們與在中國廣為流傳的畫像聯絡到一起。

獅子在中國完全是象徵性的神獸,它在由外部引進之後就形成了固定風格的造型。最初作為猛獸出現的形象在佛教傳入之後就被徹底遺忘了。(上文摘自《中西藝術交流3000年》)

▲《中國藝術3000年》精彩內頁展示

>>作者簡介

奧斯卡·明斯特伯格(Oskar Münsterberg,1865-1920),德國東亞藝術史學家、收藏家。曾多次到訪東亞,對當地的人文產生濃厚興趣並出版了一系列與藝術史相關的著作。1895年發表論文《中國的改革——東亞歷史政治與國民經濟研究》,為他對中國藝術史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煌煌鉅著《中國藝術史》第一卷、第二卷分別於1910年、1912年首次出版。該套書系統闡釋了中國輝煌博大的藝術史,是研究中國傳統藝術的珍貴史料,可謂“中國藝術大百科”。另著有《日本藝術史》。

作者:

奧斯卡·明斯特伯格

編輯:金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