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山東博物館舉辦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教育活動

今年的5月18日是世界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此次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的力量”。在全體博物館人的持續奮鬥下,中國博物館日益成為服務國家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滿足公眾需要、增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力量。

山東博物館作為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如何合理利用博物館豐富的文化資源以及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力量,一直是文博人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山東博物館聚焦“博物館的力量”這一主題,以“四時有節”為著力點,透過系列活動展現博物館的傳播力、親和力、研學力、影響力。旨在肩負追尋歷史、傳承文明重任的同時,讓博物館發揮更大的力量。

博物館的傳播力——誦文化

5月14日,山東博物館2022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拉開帷幕,在書苑廣場想書坊書店,山東博物館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四時有節——文物中的二十四節氣”為主題,推出“四時有節——博物館裡的文物”主題誦讀活動。山東博物館黨委副書記盧朝輝出席本次活動,並在“館長薦書”環節向大家推薦了一本穿越歷史長河的無字之書——山東博物館。

活動將節氣、文物和詩詞三者有機結合,透過誦讀與節氣相關的古詩、探尋博物館中與節氣有關的文物藏品,使文物貼近生活,使人們感受文物中的二十四節氣,感受博物館的力量。

本次活動不僅呈現了山東博物館豐富的館藏文物、優質的專家資源,而且全面宣傳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孩子們在誦讀中學習傳統文化,在交流中感受歷史的脈搏,在文物面前“知來處、明去處”。

博物館的親和力——種文化

5月18日上午, 山東博物館黨委副書記盧朝輝、山東博物館副館長高震來到位於五龍潭公園內的山東博物館流動服務站出席授牌儀式。

山東博物館以二十四節氣為根基、以服飾類文物為載體、以跨界融合為助力,面向社會公眾精心設計了相關研學教育課程。本次活動不僅向大家展示了服章之美,更是向社會公眾深入詮釋和推廣服飾所承載的社會文化內涵。以“重參與、重過程、重體驗”的理念,讓觀眾在探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在感悟中傳承。使文物知識走出高大上的博物館,“流”入群眾心中。

圍繞“博物館的力量”之親和力這一主題,山東博物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社科普及志願服務隊也積極參與了本次五龍潭的流動服務工作。

在以後的工作中,山東博物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社科普及志願服務隊也會積極與縣、鄉、鎮等志願服務隊伍溝通交流,在擴大服務隊的志願服務覆蓋廣度的同時,也注重公共文化志願者服務領域的精細化發展,將文化知識普及到群眾身邊,走近群眾、貼近群眾,做到志願服務領域的精準化供給,推動社科普及志願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給,推動社科普及志願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博物館的研學力——創文化

5月18日,時值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為促進山東、浙江兩地博物館間研學交流合作,助推博物館研學實踐工作,推動博物館研學教育水平,充分發揮兩地博物館研學專委會的引領作用,由山東省博物館學會研學專業委員會和浙江省博物館學會研學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22魯浙兩地博物館研學實踐交流分享會”在線上召開。

本次會議是國內首場跨省博物館研學實踐交流分享會,聚焦“博物館研學的力量”這一主題,旨在分享博物館的研學專案在助力博物館持續釋放出無與倫比的親和力、創新力和傳播力等方面的工作和經驗,會議採取線上直播方式進行,共有來自兩省90餘家博物館參加會議。

作為全國成立最早的兩家省級博物館學會研學專業委員會,不僅開啟了省級博物館學會專業委員會學術交流、工作分享的探索之路,而且必將有力地促進魯浙兩地博物館研學工作的合作與發展,發揮魯浙兩地研學專委會的引領作用,強本固源,提高博物館研學旅行內涵,創新驅動,整合博物館、文化遺產地和學校資源,努力推動博物館作為一所“大學校”的責任和使命,探索形成文旅融合的博物館研學之路。

博物館的影響力——興文化

在5月18日這天,山東博物館宣教部主任姜惠梅以節氣為切入點在 “直通博物館”直播間內開展了“四時有節”專題直播活動。“歲月不居,四時有節”。“節”是最智慧的把握,人有節才立,生活有節才長久,歲月有節,我們才能感知四時變化,萬物可喜。山東博物館精選節氣相關文物,為觀眾帶來一場“雲”觀展的視覺盛宴。

博物館是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知識寶庫。本次直播活動,透過線上線下的聯動,讓博物館不再侷限於固定的場所,而是將山東博物館豐富的館藏文物帶到了大家身邊。在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彰顯山東博物館在跨界融媒宣傳渠道中,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

山東博物館在未來會繼續紮實做好博物館工作,持續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成為弘揚優秀齊魯文化的重要平臺,實現“因為一座館,愛上一座城;因為一座館,嚮往一座城”的文化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