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歷史上唯一沒汙點的皇帝,千年來無一惡評,史學家們對他稱讚不已

自公元前221年秦皇嬴政稱“皇帝”開始,至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之中退位結束。

中國封建王朝總共出現過帝王494人,其中有73人死後被追尊為皇帝。

而就所有皇帝的德行功績來說,儘管不少皇帝都曾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實際上能夠做到沒有任何汙點的皇帝卻僅僅只有一人。

千年以來沒有任何惡評,史學家們無不對其稱讚不已,那麼這位皇帝究竟是誰呢?

在偉人的《沁園春·雪》中有這樣一段話: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我們不妨就從這幾位地方進行比較,看看這位皇帝,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著名皇帝的功與過

始皇帝統一六國、威鎮寰宇,讓中華文明的發展傳承有了“國家”這個無比重要的載體。

因此,即便除去統一貨幣、度量衡以及文字等功績來說,始皇帝為中華文明所做出的貢獻也絕對值得人們敬重。

可到了晚年,黃老之術的追求、驪山陵墓的修建,無不是對國家資源財產的浪費。

秦末為何會爆發農民起義,這些政策便是重要原因之一。

漢武帝抗擊匈奴,停止了和親的外交政策,真正做到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同樣是一份偉大的功績。

然而連年征戰、勞民傷財,這也對大漢的基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以至於關於他的一些汙點,依舊讓人無法忽視。

最後便是唐宗李世民和宋祖趙匡胤兩人,前者滅突厥、高昌、薛延陀、回紇等十幾個國家,並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絕對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可宣武門之變以及《資治通鑑》中有關想要改寫歷史的記載,同樣也是李世民需要揹負的汙點。

而後者建立宋朝以後,結束亂世、革除弊政、發展經濟,也讓宋朝短時間內走上了十分繁榮的局面。

從這個角度來說,宋太祖也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只不過陳橋兵變四字只要存在,趙匡胤想要去除汙點,必然十分困難。

再加上過度重文抑武,這也是北宋後期以及南宋一直“捱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模範皇帝柴榮

那麼在以上幾位都不是“模範”皇帝的情況下,究竟誰才是史學家眼中,沒有任何缺陷的好皇帝呢?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這個皇帝就是趙匡胤孤立的後周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柴榮。

而之所以稱他為模範皇帝,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柴榮的出生,與朱元璋頗為相似。

雖然不至於像朱元璋一樣,從一個身無分文的小和尚開始奮鬥,但也算看盡了人間百態、嚐盡了各種酸甜苦辣。

在他的眼中,人民生活水深火熱,繼續一個嶄新的國家來拯救這一切。

而成功繼位以後的他,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在推行改革的時候絕不盲目,一切以老百姓的利益為出發點,改善民生、增強國力。

在短時間內,後周不斷髮展壯大,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強國。

可以說,如果沒有柴榮的功業,即便趙匡胤陳橋兵變成功,也不得不繼續征戰天下。

只是到了那個時候,趙匡胤又是否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奪取天下,這就不為人知了。

其次,身處於亂世之中,柴榮異常中正平和,他的帝王氣度,似乎與生俱來。

在中國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看到過無數依靠武裝起義成功坐上皇位的人。

可無論是最早說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自封闖王的李自成還是太平天國的幾名天王,都免不了取得小小成功以後便得意忘形。

而柴榮並非如此,他沒有殘酷暴虐、沒有對任何人的怨恨,有的只是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性格。

在最短的時間裡面,柴榮將最大的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上,並利用這些權力,讓國家日益壯大。

試問中國四百餘位帝王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這一點?

司馬光曾經給出高度評價:

以信令御群臣,以正義責諸國。

真正意義上做到了“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為柴榮僅僅只在位五年零六個月,趙匡胤根本就沒有機會發動陳橋兵變,而中國的歷史也一定會有其他走向。

當然,有唐玄宗這樣的前車之鑑在前,後續歷史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那就誰也說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