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秦穆公怎樣用五張羊皮從楚國換來相國百里奚?五位國君又是如何錯過這位天下奇才的?

當七十多歲的百里奚被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換回秦國時,沒有人意識到一場改天換地的歷史已經悄然拉開大幕。

百里奚是虞國人,應該是個沒落的貴族後裔。這個出身給他帶來兩個財富——一是學識,二是遊走天下的通行證。

別聽某些人瞎扯說百里奚是貧苦百姓,這個說法靠不住。周朝是等級社會,平民是沒資格讀書的,更不可能隨意周遊列國。百里奚的遊宦生涯,則很明顯地透露出他沒落貴族身份的痕跡。

早年百里奚曾經去齊國求仕,可惜他始終沒遇上伯樂,以至於把自己混成了乞丐。幸虧一個叫蹇叔的人收留了他,才不至於讓他餓死。

40歲那年終於幸福來敲門,一個大人物給了他一個深情的媚眼——公孫無知。

這位公孫無知是齊襄公和齊桓公的堂兄弟,這夥計自幼受到大伯齊僖公的偏愛,結果膽子被撐大了。襄公十二年,公孫無知勾結內官弒殺了齊襄公,並自立為國君。

不清楚公孫無知透過什麼途徑知道了百里奚的大名,於是他向百里奚發出了邀約函。

可以想象,在死亡線上掙扎過,如今已經是中年大叔的百里奚該是多麼的興奮。可蹇叔卻給了百里大叔當頭一棒:“眉眼有毒,求職需謹慎。”百里奚左思右想,還是接受了蹇叔的建議,忍痛給自己追逐了四十年的理想按下了暫停鍵。

結果第二年蹇叔的話就得到驗證了,公孫無知真的無知,輕鬆就被一個大臣幹掉了,他的親信們被砍得人頭滾滾。

百里大叔摸摸腦袋一縮脖子,算了,換個地方碰碰運氣吧。這一次他來到了天子腳下的都城雒邑,在那裡他又趴窩了整整十年。

周惠王二年,50歲的百里奚再次收到錄取通知書,新上任的周天子姬頹衝他嫵媚一笑。百里大爺立刻心旌搖曳,連夜收拾鋪蓋卷,卻再次被蹇叔一把拉住:“官帽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果然,兩年後姬頹和他的五位心腹大夫一起被人幹掉了。

轉眼百里奚到了退休的年齡,天下有幾個人能經得起這麼煎熬?於是什麼理想、抱負全TM滾一邊,百里爺爺決定現實一點:只要有人跟我對視一眼我就抱大腿。

神奇的一幕發生了,虞國國君在茫茫人海中多看了百里爺爺一眼。這一眼百里爺爺讀懂了,它沒有公孫無知的深情,也沒有姬頹的炙熱,那是一種施捨的眼神。但老百里已經沒力氣再等了,於是他不顧蹇叔的阻攔,義無反顧地上了花轎。

大概正是這種執著,讓百里爺爺越活越硬朗,居然在虞國吃了十來年的公糧還捨不得放手。轉眼百里爺爺70歲了,這一年發生了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假道伐虢”事件。

虞國國君貪圖晉獻公的財寶,居然不顧唇亡齒寒的道理,同意晉軍穿過虞國國境去滅虢國。百里爺爺堅決反對:“你想找死我還想多吃幾年公糧呢!”

怎奈百里奚只是個打工仔,做不了虞國的主,於是虞國跟虢國一起亡了,百里爺爺從金領階層一下子變成了“沒領階級”——奴隸。

晉獻公眼瞎,放著一顆夜明珠他卻將它當溜溜送給了秦國。

那一年,晉獻公將女兒嫁給秦穆公,百里爺爺被當作廢料,隨陪嫁團踏上了前往秦國的路途。百里奚走一路生氣一路,越想越不服氣,越想骨頭越硬,誰也沒想到,這位七十多歲的老頭居然半路逃跑了。

這一跑就跑到了南邊的楚國,估計百里奚是這麼想的:北面風水不好,南邊風景正妙。

果然,楚成王大喜過望:“人才吶,聽說先生放牧技術一流,那啥,寡人的牛羊都交給你了。”於是百里爺爺成了老羊倌。

按說楚成王那也是一等一的國君,偏偏跟晉獻公一樣犯了眼疾,把百里爺爺的心搞得哇涼哇涼的。

再說秦穆公那邊,新娘的隊伍一到他卻不忙著掀蓋頭,而是親切地挨個接見奴隸:“咦?怎麼少了一個,那個廢柴老頭百里奚呢?什麼?跑楚國去了?快派人去找老熊談判,要多少錢都成,不行再割幾座城。”

一旁的大臣發話了:“君上啊,你這麼一弄豈不是提醒老熊‘百里奚是奇才’嘛,倒不如就這麼跟他說,這個老奴隸私自逃跑,我們國君願意用五張羊皮換回他,以接受應有的處罰。”

果然,楚成王被迷惑住了:“雖說俺跟老贏老是掐架,但紳士風度還是要講的,行,就按他說的辦。”

於是百里爺爺跑到楚國浪遊一番,又被押送回了秦國。

這一路上百里爺爺想了好多種死法。倒黴的人見過,沒見過俺這麼倒黴的,真是老天不長眼!

誰知道老天笑眯眯地摸了一下百里爺爺:小夥子,你的好運來了。於是天上落葉繽紛,大地回春,百里老爺爺以七十多歲的高齡一飛沖天,當上了秦國的大夫。

因為百里奚的價值五張黑羊皮,所以後人又稱他為“五羖大夫”。

百里奚之所以在歷史上留下這麼大的名氣,這段傳奇經歷其實只是調味品,他的價值在於:他是秦國曆史上僅次於商鞅的關鍵性人物。

百里奚到底做了什麼呢?又該如何評價他的成功呢?

如果讀史書就顯得很乏味了,史書說百里奚推行德政,身先士卒,深得百姓的愛戴,由此把秦國推向了強盛。

這種評述就像個臉譜,寡味得很,用在我身上也不算違和。總結一下,百里奚的功績有如下幾點:

其一、軍事上開疆拓土,將割裂的西戎諸國兼併於秦帝國之下

秦國原本是西戎的一個小國,周邊諸戎林立,這種狀況極大地阻礙了秦國的發展。秦國的志向在中原,他們曾經多次嘗試跨過黃河跟晉國打鬥,但終因實力不濟半途而廢。

在這種狀況下,百里奚提出了“東和晉國,西並諸戎”的戰略。在他當政期間,一直保持與晉國的友好關係,曾經三次解救晉國的危難,締造了著名的“秦晉之好”。

在爭取到東邊的穩定局面後,秦國大力向西開拓,將國土擴大到今天的甘肅、寧夏,以及巴蜀地區。這個版圖奠定了秦國從此擁有一個安定的大後方,和強大的經濟支撐實力。

其二、政治上大破大立,將秦國的部落聯盟體制升級為封建制

秦國落後於中原諸國主要落後在政治體制上,當中原諸國早已經邁入以宗法制為主體的封建社會後,秦國受歷史條件的影響,還殘留了部落聯盟的特徵。

這就導致秦國始終不能形成真正的統一政權,部落之間各自為戰,各懷鬼胎,極大地消耗了內部實力。

百里奚當政期間,採用軍事和政治手段雙管齊下,先後消滅了幾十個部落聯盟,並將他們的子民統一納入秦帝國的封建政體之下。

百里奚為何得到百姓的愛戴?很簡單,這些百姓原來都是部落聯盟制下的奴隸,後來都成了擁有土地的自由民。

其三、經濟上學習中原,以農耕文明改造秦國落後的遊牧文明

由於歷史地理條件的限制和遊牧部落的遺風,秦國很長一段時間保留了遊牧文明的生產作業方式,這種生產效率與農耕文明相比差距太大。

我們知道,生產力是人口繁衍的基礎,而人口數量就是古代社會發達程度的標誌。落後的遊牧文明無法支撐人口的大量繁衍,甚至一場天災就能消滅數十萬人口。

百里奚身體力行,大力推行土地改革,推廣農業技術。後世所謂的“德治”其實就是指農耕文明的治理模式,它相對於遊牧文明當然更有“德”,更像“文明人”。

正是這些改革讓秦國一下子躍上了新的臺階,其功績與商鞅變法同輝。

既然如此,齊國、虢國、晉國、楚國還有周天子,他們怎麼就沒意識到百里奚的價值呢?怎麼就眼睜睜與這位奇才擦肩而過了呢?

我可以下這麼一個結論:不是這些國君錯失百里奚,而是在他們的環境裡百里奚就只能是個庸才。

此話怎講呢?很簡單,百里奚的成功可以歸結為一點:將先進的中原文化移植到落後地區。可是齊國、虢國、晉國、楚國和周朝都早就完成了轉型,那裡到處都是像百里奚一樣的人才。打個比方,百里奚在那幾個國家就是同級別的選手競技,而到了秦國他就是博士生跟農民工競技。

這才是百里奚困頓一輩子,最後到秦國才發光的最主要原因!

再補充一句,百里老爺爺像是要彌補早年的蹉跎一樣,竟然當政三十多年,一口氣活到104歲才心平氣和地走了。就憑這一點,不管你服不服,我是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