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袁紹為什麼敢頂撞董卓,說“我的劍未嘗不利”?他是不是被低估了

這句話——“吾劍未嘗不利”,非全是《演義》杜撰。裴注《三國志》引《獻帝春秋》中的一段與此類似:(董)卓案劍吆(紹)曰:豎子,天下之事,我欲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不利乎?紹曰:天下健者,豈惟董公?遂橫刀長揖而出。

誰敢不從?

講的是董卓找袁紹來商議,說:當今天子闇弱,陳留王比他強多了。我欲廢天子而改立陳留王,你覺得呢?袁紹答:如今天子年幼,亦未犯錯,“廢長立幼”不合禮法,恐怕大家都不會聽你的。董卓案劍道:吃裡扒外的小子。不要跟我扯大家。

大家就不怕我的劍不夠鋒利嗎?沒想到,面對滿朝公卿都“怖而不敢言”的董卓,袁紹這個青年人當場就頂了回去:這世上有本事的人,就你董公1人嗎?橫握佩刀作揖,揚長而去。這樣來看,正史裡雖然沒有“吾劍未必不利”這句話。

怕啥?剛唄

一、事態之真相

會不會覺得袁紹的表現還是很燃呢?其實,事件真實性存疑。裴松之在注引後做了評價。“若以言以不同,便罵為豎子,及紹之復答屈強,卓又安能容忍而不加。此語,妄之甚矣。”意思是,此時的袁紹和董卓尚屬合作期,還沒有到撕破臉的地步。

若只是因為意見不合就破口大罵,董卓的表現有些過激了吧?而袁紹的應答又如此剛烈,就不怕董卓加害於他嗎?對於一個有野望的人來說,這太不合常理了。與之相比,《三國志》的記載相對平和。同樣是徵求意見,袁紹的表現是“偽許之。”

你等著

“曰:此大事,出當與太傅議。卓曰:劉氏種不足復遺。紹不應,橫刀長揖而去。”面對董卓的提議,袁紹假裝應允。並未表達自己的真實立場,表現得很小心。脫離後,又很快跑回老家去了。私以為,這樣的記載才解釋得通啊。

這裡的太傅即袁隗——袁紹的叔父。當初請董卓進京“平亂”,就是袁氏家族給何進做的策劃,目的是想利用此事讓本家掌權。這個計劃的前半部分很順利。且何進死後,袁家又隱然有晉升幕後之勢。董卓?只不過被認為是可以遙控的前臺。

始作俑者

但隨著事態的發展,董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廢帝而樹威信。欲脫離袁家掌控。此時的董卓,名義上還算“為人作刀”。找袁家的幕前代言人——袁紹商議。袁紹一聽不對,局面僵住了而已。兩個都是袁家的幕前人,同為“門下弟子”。

袁紹也有這個底氣“橫刀作揖”吧?並不是演義裡描述的,董卓一來便大權在握、無人可治。《三國志董卓傳》:初,卓之入(京)也,步騎不過3000。為了營造西涼雄師的假象。部隊白天進城,晚上又撤回城外的近營。

可能嗎?

所圖的,無非是恐人嫌棄兵少。京師有多少部隊呢?3年後,僅皇莆嵩定陳倉就有3萬餘。董卓搞夜出旦入,一開始嚇嚇宦官還行,時間久了,當”洛中無知者“邪?即便是後來兼併了幷州兵,收了呂布,執掌了兵權,你認為一個沒什麼根基的外臣。

幕後沒有廟堂勢力的支援,能在京城跋扈?你當時任漢末八校尉的曹操、袁紹、袁術、張邈等是吃素的?事實上,儘管沒有演義裡的剛硬。但真實的袁紹,也絕非需要用仗劍而起,來證明自己是不是英雄。這些青年人那時都還是大漢妥妥的忠臣。

亂來了

二、袁紹之選擇

就像裴松之對此事的評價:”以觸哮敢之鋒,有志功業者,理豈然哉?“袁紹逃離京城亦不是膽小。反而說明了他也是一個頭腦清醒,做事講謀略的人。色厲內荏不過匹夫之勇,英雄豪傑才懂何時屈伸。現在有很多人吐槽袁紹最根本的原因。

其實就在於其出身——四世三公:類比於現在的二代。本來是一盤好棋,手握著大把的資源,卻輸給了弱於自己的曹操。這其實是一種片面而又膚淺的認識。曹操前期吃的敗仗也不少。關中、兗州、宛城,哪一次不被人打得落花流水,差點喪命。

都掛了

即使是到了後期,潼關、赤壁、漢中也都狼狽至極。也沒聽誰說曹操不是英雄。劉邦前期都是敗,垓下一役,一戰而力挽狂瀾。劉備出身貧寒,沒有根據地。前期”四易其主“,最後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偉業。這本該是草根逆襲,白手起家的典範。

現在倒成了“偽善”的代名詞。諷刺袁紹者,只不過是拿自己不願努力,而又可憐的人生遭遇來做對映罷了。大膽些推測,以這次出逃洛陽的行為來說,明面上是退縮。實際上是一種決裂——與袁隗為代表的袁氏家族決裂。

我就搞搞地攤

袁紹透過個人對董卓的深入瞭解,對時局的分析判斷。認為:董氏掌權後,漢室是真的衰退了。天下執牛耳者,再想透過以往那種朝堂暗鬥、引導輿論的方式鬥爭,已經行不通了。手上沒有軍隊(實力),袁家想透過扶持董卓、戴白手套式的圖謀必然會失敗。

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時代即將來臨。他果斷回鄉舉義兵,立起了“清君側”的大旗。證明了他比父輩更年輕,更能迅速地適應新的形勢。一個出身優渥,卻不念廟堂之虛名,能預瞻形勢,果斷決裂。還不夠優秀嗎?他的叔叔袁隗官居太傅錄尚書。

皆英傑也

這是一個什麼職位?在大將軍已死、十常侍已亡,皇帝年幼無知的權力真空下,能把大漢兵權白白交給董卓的職位。也只有袁隗,才能讓董卓代替劉弘,擔任司空——成為三公之一。那麼?為啥袁隗不扶持自己的親侄兒——袁紹,反而支援董卓呢?

三、二代之憋屈

或許原因真的很簡單。打一個簡單的比方——現在的二代。其實日子並不好過。真實的情況卻是:絕大多數二代每天都過得很壓抑。他們也不願意回家接班。為啥?空手就繼承龐大的家業不好嗎?因為無論他們多努力,都會被人詬病。

喝,接著喝

公司業績下滑,他們是眾人眼裡扶不起的阿斗。如果公司業績上漲,也會被人嘲諷。說:如果不是家裡的平臺。他會有這成績?換誰有這些資源,傻子也能掙錢。即使個人創業成功,也會被人認為是拿著家裡的錢、靠著家裡的人脈才會成功。

有的二代,40歲都沒法接班。老一輩對其能力永遠不信任。不管做出什麼決定,都會被認為無比幼稚。有時候會當著下屬的面,否決他的方案。甚至當眾訓斥他。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做出來的東西也很不錯,卻依舊被邊緣化,沒有實權。這就叫偏見。

傲慢?

汝南袁氏崛起於袁安:號名士、直臣、大儒。歷經東漢兩次“黨錮”,巍然不倒。源於既能取信於宦官、亦能保護好名士。左右逢源、兩處投機。歷經數代到了東漢末年,積累了不少政治資源。終成了“四世三公、門生天下”的局面。

這樣的家族,到了袁紹這一輩,什麼么蛾子也都出來了。《本傳》:袁紹好遊俠,與張、何、吳、許等皆為奔走之友。他的堂弟袁術、自小就“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倘若天下太平,約摸著也就跟現在的二代一樣。在經歷多次打擊,熱情被埋沒。

上班打遊戲,下班泡酒吧。否則習性難改,必然會給家庭帶來災禍。然而,所謂時勢造英雄。在漢末大亂的時刻,像袁家兄弟這樣的人,卻更容易脫穎而出。因為從小就有良好教育,具備高出視野的人。往往更能適應時勢,推動社會或者集團的變革。

誰的腦子更清晰?

無論古今中外,這就是現實。當然了,非要相信那些被有意編好的“三國故事”:說什麼袁紹是個傻兒子。官渡之敗源自於好謀無斷與外寬內忌等討人歡喜的雞湯。那就瞭解一下,官渡的曹氏困局,或者公孫瓚的悲慘結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