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他給烈士照高“回家路”

最近幾個月來,47歲的樂平男子程雪清火了——3年來,他堅持為烈士義務尋親,目前已為156位長眠於異鄉的烈士點亮了“回家”路,找到了親人。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近日對程雪清進行了專訪,記錄下一個常年從事手機貼膜工作的漢子,是如何利用點滴時間幫助烈士尋親的感人故事。他透過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並帶動家人乃至更多素不相識的志願者,加入到這支工作量大卻沒有任何報酬的隊伍中來……

程雪清(左)和他的搭檔蔣善金老人

程雪清擺攤給手機貼膜

一張證件

讓他踏上為烈士尋親之路

2019年之前,投身於助殘工作的公益人士程雪清怎麼都不會想到,他的公益之路,會突然迎來一個拐點,從此踏上為烈士尋親的道路。2019年,程雪清在為辭世的父親整理遺物時,發現了去世多年的外公留下的一張新四軍復員證影印件。

“外公於1970年去世,曾是一位新四軍戰士。”1975年出生的程雪清說,發現這張影印件後,他試圖尋找復員證原件,希望獲取更多關於外公的故事。

在尋找的過程中,程雪清認識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為烈士尋親的志願者,也聽聞了不少烈士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我應該為這些革命先烈做點什麼。”這樣的念頭開始深植於程雪清心中。

2019年4月,樂平市成立新四軍研究會,程雪清擔任該研究會的常務理事。在整理烈士資料時,程雪清發現,有很多烈士因為當時條件有限,埋骨他鄉的同時還存在資訊不全的情況,導致多年來都沒有親人前往祭拜。

“我覺得我應該去做這個工作,去幫助那些為了國家而長眠於他鄉的烈士找到親人。”

一種信念

支撐著他義無反顧地前行

7月20日上午10時,在幫一名市民貼好手機膜後,程雪清並沒有立刻恢復與記者的對話,而是再次說了聲抱歉。只見他點開電腦上的微信,閃爍的頭像是來自青島的一名公益人士,他向程雪清發來了一條求助資訊,希望幫助尋找來自從杭縣(墓碑上文字)的蕭化文烈士的親人。

程雪清說,這些烈士都是在幾十年前犧牲的,因方言、筆誤、地名以及行政區域變更帶來的基本資訊偏差,在世的知情人越來越少,加上很多人犧牲前都是未婚,如今很難找到其直系親屬,這讓尋找工作變得異常艱難。

相對於尋親工作本身的艱難,程雪清從事的個體戶工作也不容易。在樂平市的街頭,程雪清每天趴在那張約半平方米的桌上,處理眾多尋親資訊的同時,還要“見縫插針”般地擠出時間幫客戶貼膜。

程雪清稱,今年5月26日,來自福建的朱壽眉女士向他求助,稱其父親朱家福是一位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老兵,最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因種種情況,朱家福烈士的名字沒有被中華英烈網收錄。5月28日,程雪清找到了朱家福當年所在部隊的資料,證實朱家福烈士是在長津湖柳潭裡阻擊戰中犧牲,從而讓朱家福烈士的名字被中華英烈網收錄。

“我覺得,這是我們永遠記住這些烈士的一種方式。我堅信,只要我們還記著烈士們,那麼他們就永遠活著。”程雪清說,“我想用力所能及的行動告訴大家,山河已無恙,英雄可回家。”

正是這樣一種信念,支撐著程雪清勇敢前行,也感動了曾經不理解他的妻子。

一個善舉

引發的愛心接力綿延不絕

一邊要堅守攤位從事手機貼膜工作,一邊又是為烈士尋親處理大量的資訊,光靠程雪清個人的力量,不僅會疲於應付,還會讓尋親進度放緩。

令人欣喜的是,有越來越多的同路人因為程雪清的義舉而聚攏在一起。

“越來越多的志願者主動聯絡,成了為烈士尋親的同路人。這些志願者中,有白髮蒼蒼的老退伍軍人,有一腔熱血的青年大學生,有我的親人,也有素不相識甚至是遠在千里的熱心人。”程雪清說。

68歲的老退伍軍人蔣善金是程雪清的金牌搭檔,同樣也是樂平市新四軍研究會成員的他,3年前選擇和程雪清一起為烈士尋親。從此,程雪清負責透過網路聯絡各地,蔣善金則在收到程雪清蒐集來的資訊後,負責到實地核實走訪。

除了蔣善金老人,還有一名來自南昌某大學的女生在幾個月前聯絡上程雪清,請程雪清教她如何為烈士尋親。“就在前幾天,小姑娘告訴我,她按照我教的方法,即將為一位烈士尋找到親人。”說到這裡,程雪清特別高興,“人多力量大,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就意味著我們將讓更多的烈士儘快魂歸故里。”

3年來,程雪清為156位烈士找到了親人,而這個數字將會持續增加,因為他依然步履堅定地走在為烈士尋親的公益路上。

或許在程雪清眼裡,頻繁而又密集地接受媒體採訪,並不是為了讓大家讚揚他,而是希望透過媒體的報道,讓大家知道為烈士尋親的意義。

毫無疑問,在為烈士尋親這條公益路上前行,程雪清有了越來越多的同路人。他的信念之光,更像一顆燃燒的火種,熊熊燃燒的火焰不僅為烈士照亮了“回家路”,還吸引了更多的人聚到火焰周邊,然後裂變成一盞一盞的燈,從而為更多的烈士照亮回家之路,並讓革命英烈的事蹟和精神得以代代相傳……

文/圖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余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