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唐玄宗為何一登基就殺太平公主?墓誌銘出土,揭開難以啟齒的真相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唐代有兩大盛世,李世民打理下的貞觀之治以及李隆基的開元盛世,由於李隆基後期寵信楊貴妃、重用安祿山導致安史之亂,以致於人們都認為貞觀之治才是唐代“盛世”。

開元盛世時期,唐朝國力已到達巔峰,唐貞觀年間全國人口大約在三百六十萬戶;而唐玄宗天寶年間已經超過了一千三四百萬戶,實際人口已經超過了8000萬。

進入鼎盛時期後,唐代又發生了安史之亂,這也導致李隆基的整體口碑下降了不少。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出生時,李旦登基,但此時權利都在武則天手中,李旦甚至都不能臨朝聽政,載初二年(690年)李旦被廢,武則天宣稱順天意,登基為帝。

武則天雖執掌朝野,不過徐敬業起兵,也是讓朝中大臣人心惶惶,朝中格局多變,又以李唐王室、外戚太平公主為首,武則天年弱體衰,已經無法制衡兩大集團明爭暗鬥,加之寵信男寵,李唐王室和太平公主多有不滿。

最終引發了神龍政變,武則天男寵張易之被殺,她也讓位給太子李顯,不過李顯相對性格儒弱,韋后和安樂公主效仿武則天臨朝稱制。

李隆基雖然才18歲,但是英明果斷,一直靜觀其變,被幽禁的那七年,修身養性,為人處世都處處小心,眼看韋后毒殺太子李重俊,想要登基為帝,李隆基就知道機會來了。

而太平公主跟韋后一向不合,她就聯合李隆基一起發動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李旦再次登基為帝。

雖然兩度登基,但李旦確實“生不逢時”前有武則天,後有李隆基。

太平公主跟武則天一樣,都想執掌權勢,她因為政變有功,李旦也經常聽她的意見,甚至想要廢掉李隆基,這讓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逐漸交惡。

李隆基年紀輕輕就能發動政變,誅殺韋黨受封賞的功臣自然以李隆基馬首是瞻,兩人勢力一開始勢均力敵。

不過太平公主也是覺得再不遏制李隆基,自己就危險了,太平公主會這麼擔心,也是因為宮中的一些流言蜚語。

李隆基和天平公主誅殺韋后集團時,牽連到了上官婉兒,根據上官婉兒的墓誌銘來看,她並非韋后的人,在她死後,太平公主為她修建了陵墓,但是這在李隆基看來,太平公主也是韋后一黨,就算不是,修繕陵墓也是大忌。

太平公主憂心忡忡,就把宰相宋璟請到了府上,宋璟是唐朝元老,在朝中很有說話權,太平公主就跟宋璟說了自己想要更易太子的想法,宋璟雖然不屬於李隆基一黨,但也不是太平公主的人,他嚴詞拒絕。

不僅如此“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還參了一本太平公主,奏請將她移出長安,遷往洛陽,宋璟這麼幹,無疑是得罪了太平公主,當上宰相沒多久就被貶為楚州刺史,不過宋璟的臨門一腳,讓李隆基穩坐太子之位。

加上韋安石在李旦面前幫襯著李隆基說話,這讓太平公主徹底失勢。太平公主也自知難以鬥過李隆基,打算破釜沉舟,她就讓一個相士進言,讓李旦禪位,沒想到李旦傳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一登基,就立刻著手鏟除太平公主,她都還沒有反應過來,自己的黨羽都被拔除得乾乾淨淨。

太平公主之所以兵敗如山倒,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人,太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簡。

太平公主全家被殺,唯獨薛崇簡逃過一劫,不僅如此還賜名李姓,他為什麼能得到如此優待呢?

在眾多的說法當中,薛崇簡的《大唐故袁州別駕薛府君墓誌銘並序》,實在讓人匪夷所思,說李隆基跟薛崇簡有“斷袖之癖”,太平公主知道後,經常鞭打他,這讓薛崇簡非常氣憤,就暗中當了李隆基的線人,給他通風報信。

還有一種說法是李隆基和薛崇簡從小一塊長大,交情極好,薛崇簡在太平公主那裡又不得志,乾脆轉投了李隆基麾下。

不管是那種說法,薛崇簡都免於一死,賜名李姓後,從出土的墓誌銘來看,薛崇簡併沒有被李隆基榮養起來,賜名後,就被送出了宮,看來李隆基也是擔心太平公主的殘餘勢力支援薛崇簡。

薛崇簡被“貶”出宮,心情鬱悶,加上妻子武氏病逝,他更是抑鬱成疾,開元十二年(724年)病逝,葬在黃山。

太平公主是李隆基親姑姑,但生在帝王家,親情在權利面前不值一提,李隆基誅殺天平公主時,李旦也求過情,但依舊是“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