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歷代名將-李牧

二千年前,司馬遷的筆下給我們這樣記載了李牧,“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足跡,依稀在雁門關下,看到李牧率眾“半卷紅旗臨易水,提攜玉龍為君死。”的悲壯慘烈畫卷。李牧一生戰功顯赫,從未打過一次敗仗,被人稱常勝將軍,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只可惜,一代名將,沒有戰死疆場,卻死於讒言之下。

李牧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以抵禦強秦為主,曾兩次大破秦軍。

戰國時代,中原諸侯紛亂爭霸,百姓飽受匈奴人的肆虐。趙國北邊和匈奴接界,匈奴騎手常入趙北方邊境進行騷擾。公元前 309 年,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取得顯著效果,使軍事力量大大增強,但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時期,匈奴各部落的軍事力量又得以恢復並強大起來,不斷騷擾趙國北部邊境。李牧被趙惠文王派往雁門郡(今山西寧武以北一帶),獨當戍邊之責。

在無數個大漠黃昏下,李牧獨自站在邊關外,打量著不遠處的對手,知己知彼運籌帷幄。他和軍民約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擊號令,一律速將人馬物質全部退入堡壘固守,不得輕易出擊。這樣堅持數年,軍隊無任何傷亡損失,形成了一支裝備精良而素質極高的邊防軍。

匈奴卻以為李牧膽怯,軍卒中亦有人覺得自己的將領膽怯,為此常有議論。趙王聞聽傳言,便責備李收。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趙王,召他回朝,另派別將取代他。

新將領守邊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帶兵出戰。便是出戰多數失利,損失傷亡很重,邊民不能進行正常的耕種和畜牧。趙王只好再請李牧出守,李牧謝絕,堅稱有病,閉門不出。趙王再三勉強,李牧才說:“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趙王應允,於是李牧再度到了邊地,回到久違的戰場。邊陲依舊牛羊滿野青草香,夕陽西下孤煙黃,可是他不會忘記,他肩上所擔的是守護這片土地,和趙國百姓的責任。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數年一無所得。但匈奴終究還是認為李牧膽怯,而邊地軍卒得到豐厚的供養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請求一戰。於是李牧精選戰車 1300 乘,精騎 1.3 萬匹,勇士 5 萬人,射手10 萬人,加緊演習戰術。同時放縱邊民畜牧,使民眾佈滿原野,誘使匈奴人侵。

李牧就像一位優秀的獵人,成竹在胸,鎖定獵物。匈奴小股人馬侵入時,趙軍假裝敗走,並拋下數千民眾給敵人。匈奴單于貪得民眾財物,便率大軍入侵,李牧常設奇陣,用兩側包抄,痛擊敵人,大破匈奴 10 餘萬騎。接連又滅掉蟾襤,攻破東胡,降服林胡,單于落荒而逃,以後 10 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城。

約在孝成王二十年(前 246 年),李牧調回朝中,以相國身份出使秦國,定立盟約,使秦國歸還了趙國之質子。兩年後,悼襄王繼位。廉頗與樂乘均出走他國,李牧成為朝中重臣。此時,秦國迅速地兼併了魏國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國屈服之後,把主要兵力指向趙國。

趙派李牧為大將軍,大破秦軍於宜安(今河北高城縣西南),秦軍大敗。樊於期僅率少數親兵衝出重圍,潛逃燕國。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萬家購求樊於期之首。可見此次大勝對秦打擊沉重,而趙得到喘息之機。因功大,李牧被封為武安君。

李牧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大敗匈奴,穩固了趙國北方疆土,成為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將。遺憾的是一代名將,沒有戰死疆場,卻讓秦國人的反間計死於讒言之中。

史記載:【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廢司馬尚。後三月,王翦因急擊趙,大破殺趙蔥,虜趙王遷及其將顏聚,遂滅趙。

依然是大漠邊關,在斑駁的歷史長卷中,已經定格了一個剪影——趙國武安君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