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同為權臣,曹魏司馬昭晉位稱王,江東孫綝卻被生擒斬首

作者:握中懸璧

壽春之戰後,司馬昭稱公稱王雖也經歷了一番波折,但畢竟在臨終前成為晉王,為司馬家族成功篡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而同為權傾朝野的權臣,江東的孫綝卻迎來與司馬昭迥然不同的結局。

從壽春大敗而歸的孫綝,處境和之前的諸葛恪極其相似。諸葛恪是“眾庶失望,而怨黷興”,而孫綝則是“莫不怨之”。

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深層次原因都是一樣的,東吳就是一個以孫氏皇族為盟主,各大族都有相當實力的聯邦性質的政權。

這樣的政權裡,居於從屬地位的各大族最大的目標肯定不是對外擴張,而是要儲存實力以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如此一來,北伐行動就是江東大族們最為排斥的了。

孫權在位期間,他還能依靠個人的權威將這些反對意見部分壓制下去,但等到少主即位時期,皇室的權威便不足以支撐對外擴張的行動了。

尤其是諸葛恪和孫綝這樣的權臣執政時就更難推行,首先他們並非皇帝,在身份上也並不比別人高,難以叫人信服。孫綝雖然是宗室,但畢竟和當前皇室血脈差得太遠,因此和普通臣子根本沒什麼區別。

另一方面,諸葛恪和孫峻(孫綝可以視為孫峻權力的傳承者)都是透過殺死政敵奪取最高權力的,多少也有些得位不正。

這兩方面的原因綜合起來,就導致他們必須儘快樹立起自己的權威,否則就難以坐穩這個位置。

尤其是孫綝,他所面臨的處境比當初諸葛恪更加困難。除了他的權力來源於兄終弟及,缺乏說服力之外,他的年齡也是個硬傷,因為他只是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

為了樹立威信,孫綝和當初諸葛恪的辦法大同小異,首先就是嚴刑酷法,其次就是發動北伐,希望靠建立軍功來提升威望。

不過問題是這個套路明顯在利益層上和江東大族站到了對立面,如果能一直打勝仗還好,一旦失敗,那就是牆倒眾人推。

現在孫綝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局面,他擅殺朱異,然後又大敗而歸,喪盡了人心,等待他的必然是和諸葛恪一樣的悲慘結局。

這麼看來他的兄長孫峻還算幸運,畢竟還沒到被清算的時候就病逝了,算是得了個善終。

這時東吳皇帝孫亮已經十六歲,而孫綝又不具備司馬氏兄弟那樣的威望和實力,因此難以阻止皇帝親政。

而之前孫綝在守春之戰中犯了太多錯誤,難免會受到皇帝的問責,久而久之,他愈發感到恐懼。

皇帝孫亮也並不是個簡單的角色,當初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和孫峻謀劃,深度參與了剷除諸葛恪的政變。

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諸葛恪呢?孫綝可不敢去賭。

不過孫綝想出來的對策就有些令人無語了,他居然選擇躲出去,這點又是和諸葛恪一樣。

他先是稱病不上朝,同時在朱雀橋南建了一座府邸,讓弟弟孫據守衛蒼龍門,弟弟孫恩、孫幹、孫闓分別帶兵守衛諸營,希望藉此把持朝政並自保。

這就有些異想天開了,離開了朝廷還怎麼把持朝政呢?

看看司馬昭是怎麼做的,他始終不會離開朝廷,如果出征就帶著皇帝一起去。

當然離開朝廷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是你有足夠的實力另起爐灶。比如曹操稱魏公以後就開始自己建國了,把昔日丞相府的班底升格為魏國的臣子。

到了這一步,當然可以把漢朝一腳踢開。

而孫綝也就是個大將軍,永寧侯而已,和曹操當時的地位遠遠比不了,因此他只能學司馬昭,即把皇帝牢牢把持在自己手裡。

現在孫綝離開了朝廷,自己又沒有一套合法的代表國家意志的班底,而從皇帝孫亮那邊出來的才是合法的政令,這樣一來孫綝就從一個權臣變成了一個只有兵權的大將軍。

孫綝希望透過把兵權握在手裡以掌控國家,從原則上說確實也沒錯,但這並不是全部。

若不能掌控朝政,掌控皇帝的話,就會給反對派大量可以對付他的機會和口實。

從這點來看,孫綝還是太年輕,在段位上比司馬氏兄弟差遠了,很快他就將吃到自己釀下的苦果。

不過,在取得了一些進展後,孫亮也開始有點飄了,畢竟他還是個少年,他竟然覺得自己有實力和孫綝掰掰手腕了。

孫亮搬出來的是之前他姐姐孫魯育被殺一事,當初孫魯育被孫峻殺害,孫亮打算以此來做做文章。

但問題是,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是孫亮的另一個姐姐孫魯班,因為她與孫魯育不和,便向自己的姘頭孫峻誣陷其謀反,導致孫魯育捲入孫儀案從而被殺。

這件事不是什麼秘密,孫亮自然也一清二楚,所以說他要追責的第一個人就是孫魯班。

當然他並沒想真的處理孫魯班,否則也就不會相信後面她那套說辭並與她合作了。

太平中,孫亮知朱主為全主所害,問朱主死意。(三國志吳書妃嬪傳第五)

孫魯班自然也不會承認,她表示自己完全不知情,這事都是朱據的兩個兒子朱熊和朱損告訴她的。

朱據是孫魯育的丈夫,雖說朱熊和朱損並非孫魯育所生,但那也畢竟是自己的繼母,也是曾經的一家人,他們應該沒道理會和害死孫魯育的元兇攪在一起。

那為什麼孫魯班會說出這兩個人呢?我推測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可能是她恨屋及烏,以洩私怨,想借機除掉二人。第二就是這兩個人確實能在孫峻面前說得上話,這樣解釋比較能說得通,因為朱損是孫峻的妹夫。

孫亮不是傻子,孫魯班這番鬼話肯定瞞不了他,但他最終選擇了認可,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孫魯班的說辭正好符合孫亮的利益,他本來就是要開始打壓孫綝,雖然孫綝那幾個掌握兵權的兄弟確實動不了,但打擊他外圍的黨羽還是可以的。

朱熊和朱損雖然算是孫峻的老班底,但對於孫綝來說卻不能算是真正的親信,拿他們開刀再合適不過了。

孫亮下令殺此二人,給出的理由是他們當初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規勸孫峻不要殺害孫魯育。

這個理由實在是牽強,而孫綝得到訊息後也是非常震驚,他沒想到皇帝會突然出手。但朱熊和朱損也算是自己人,肯定不能不管,否則以後無法服眾。

這時掌控朝堂的重要性便展現得淋漓盡致,曹魏那邊雖然所有詔令都代表著司馬氏的意志,不過形式上卻是皇帝下達的,誰也說不出問題,這就是程序正義。

孫綝自己放棄了對朝廷的掌控,皇帝的詔令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頒佈的,是合法的,他沒有理由不遵從。

強行抗命的話雖說他也不是沒這個實力,但那樣就相當於和皇帝撕破臉了,與公然謀反無異,孫綝也不是沒這個心思,但他應該還沒做好這個準備。

孫綝給自己挖了個大坑,只好硬著頭皮去找孫亮求情,但被拒絕了,孫綝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人被幹掉而毫無辦法。

透過這次試探取得初步勝利後,孫亮繼續膨脹,他產生了一種孫綝不過如此的錯覺,於是開始謀劃後續行動,打算一舉幹掉孫綝。

不過

孫亮還是太天真了,孫綝雖然犯糊塗失去了大義名分,但他手裡計程車兵可不是擺設,在被逼到狗急跳牆的時候,孫綝還是擁有壓倒性的優勢的。

其實孫亮不該這麼急,他透過二朱事件在樹立起自己威信的同時也打壓了孫綝的威信,畢竟沒人會信服連手下都保護不了的領導。

另一方面孫綝本來就已經成了江東大族的公敵,時間是站在孫亮這邊的。他應該做的是儘快積累自己的實力同時等著孫綝犯錯,而不是急於求成。

孫亮的操之過急葬送了他自己,另外他制定的計劃本身也有很大問題。

孫亮找到的盟友是孫魯班、全尚和劉承。

劉承履歷不詳我們不做探討,而孫魯班也算是徹底把孫綝得罪了,只能跟孫亮一條道走到黑,這兩個人問題不大,但是全尚就不一樣了。

雖說全尚是孫亮的岳父,而且當初這姻親還是孫魯班給牽的線,按說是值得信任的,不過全尚卻還有另一層身份。

此人是孫峻的姐夫,也就是孫綝的堂姐夫。或許全尚本人沒有問題,但他周邊的人就不好說了,要知道政變最要緊的就是保密度,把全尚拉進來簡直就是在玩火。

不過孫亮對此也有防範,他選擇的聯絡人是全尚的兒子全紀,孫亮讓他把自己的密詔帶給全尚,同時也叮囑全紀千萬別讓他母親知道。

一件事知道的人越多就越難以掩蓋,全尚警惕心不強,終究還是把這事跟妻子說了,結果這女人一轉眼就去跟堂弟孫綝報信了。

不過孫亮也別怪全尚,他自己一樣是個大嘴巴,這麼隱秘的事,他竟然讓自己的妃子也知道了,而且

這個妃子還是孫綝的從外甥女,結果她也去跟自己的舅舅報信了。

從兩個不同渠道得到的訊息,肯定是假不了。孫綝這時候也是沒辦法了,皇帝既然已經把事情做絕,他也只能自救了。

孫綝還算果斷,他連夜拿下了全尚,又讓弟弟孫恩斬殺劉承,之後親自帶兵逼宮。

這時候孫綝有兵權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孫亮完全無法和他對抗,終於被強行廢黜。孫綝選擇孫權的另一個兒子孫休即位。

孫綝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地位更進一步,晉升為丞相、荊州牧。他的弟弟們也紛紛高升,孫綝一門權傾東吳。

年輕的孫綝繼續膨脹,有一次喝多了,結果酒後失言,竟然跟左將軍張布說:“之前廢少主的時候就有人勸我稱帝,我沒答應。所以說要不是我的話,今上都當不了這個皇帝,沒想到他卻不知感恩,看來我得另作打算了。”

真是狂得沒邊了,誰都知道你有野心,但也不能說得這麼直白吧。何況張布是孫休的親信,是在他即位之前就跟隨在身邊的老臣了,你孫綝難道還能把他當成自己人這麼吐露真心嗎?

張布很快就將此事報告給孫休,

孫休吸取了孫亮失敗的教訓,決定先示弱以麻痺孫綝。

他屢屢賞賜孫綝,又給孫恩升官。有人密報孫綝謀反,孫休就把這個人交給孫綝處置。

孫綝雖然狂,但他也不是傻子,他還是從中嗅到了一些“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味道,於是他又打算用老辦法,也就是躲出去。

他請命求出鎮武昌,孫休答應了他的要求,並讓他帶著自己掌管的一萬精兵,武器也是要什麼給什麼,孫綝的警惕性又降低了。

而這時孫休也開始和張布、丁奉商討除掉孫綝的計劃,最終定在臘月的祭祀慶典上行動。

祭典的前一天,建業城中已有傳言說明天將有重大變故,孫綝非常害怕,打算稱病不去。但孫休連續派了十幾撥人來請,孫綝推辭不過,同時可能也覺得孫休不足為慮,於是讓手下過一會在府裡點火,自己就可以用這個藉口回來了。

孫綝還是太自信了,他犯了和當初諸葛恪一樣的錯誤,於是他就再也回不來了。

孫綝在宴會中被生擒並斬首,東吳史上最大的權臣就此落幕。不過話說回來,他也真的是咎由自取,換成司馬昭的話,這一系列低階錯誤根本不可能出現。

東吳在孫權死後的連續內亂中不斷削弱,而出師北伐又屢遭敗績,與中原的實力差距已經無法彌補了。

與此同時,在淮南被平定後,曹魏已無內患,中原強大的人口和生產力優勢將全面顯示出來,此消彼長之下,天下重歸一統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淮南三叛系列就此告一段落。

這段歷史在各種文學影視作品中只佔了很小的比例,因此大家普遍對其瞭解不夠深入。

在很多人的眼裡,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便大權獨攬,改朝換代也只是時間問題。

這個看法其實只有一半正確,大權獨攬不假,但距離篡位稱帝還差得遠。

司馬家的上位過程是既血腥殘酷,又困難重重的,經過司馬氏父子三代人的奮鬥,才終於摸到了那個門檻。

其中司馬懿開創基業,司馬師承上啟下,司馬昭順利收官,三者缺一不可。

而在他們的奮鬥過程中所伴隨的,就是平定淮南三叛,因此這也是介紹司馬家發展歷程的一個最好的載體。

除了主角司馬氏父子三人外,他們的對手王凌、毌丘儉、文欽、諸葛誕、諸葛恪等人,雖然最終都失敗了,但也依舊是當時的風雲人物,都有著自己的精彩故事。

我想呈現給讀者的是最詳實的歷史,因此這些素材我都不想一筆帶過,於是這個系列就逐漸變成了十餘萬字的中篇。

除了對史實的描寫以外,為了內容更加豐富,我還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推斷以及相關理論依據,至於是否有道理,讀者朋友們可以自行判斷。

在進行歷史類創作的同時,我還希望向讀者闡明自己的歷史觀,即客觀公正。

我在讀史時最反對的就是無腦吹和無腦黑,因為絕大多數歷史人物都具有兩面性,既有值得詬病的,同時也有其閃光點。

比如在評價司馬懿時,我就認為該肯定的要肯定,該批評的要批評。

他南征北討,屯田建設等等,對於國家來說都是有大功的;但他背信棄義,侷限性太強,不夠作為等等缺陷,這些也不能忽略。不過總體來說司馬懿是功大於過。

對於司馬師和司馬昭也是一樣,這二人雖然大逆不道,但司馬師的才幹和擔當值得肯定。而司馬昭也有其仁慈的一面。

另一方面,我還比較反對在歷史中加入宿命論和因果報應論。

晉末動亂主要是司馬家不肖子孫的自我毀滅的行為,而絕非什麼祖宗作孽報應在兒孫。

如果往上追溯的話,也可以說是司馬昭立儲所造成的遺留問題,但和司馬懿卻並無關係,畢竟按照他生前的設想,司馬家的第三代領袖其實不應該是司馬昭。

而所謂的洛水食言造成的西晉人心喪亂以致亡國,這種說法也是非常牽強。劉邦難道是個一諾千金的人嗎?但這並沒有影響大漢四百年的輝煌。

我的這些觀點由於與主流並不太一致,因此也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甚至謾罵,不過我卻不打算改變。

我的作品雖不敢說是董狐之筆,但還是希望可以給歷史足夠的尊重,這也是我寫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