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幫助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李斯,為何會被具五刑夷三族,還遺臭好多年

呂不韋在當秦相時,曾廣聚天下英才,當時有一個不太起眼的楚國人,也向他遞交了一份求職信,雖然這個人當時聲名不響,但呂不韋看他是荀子的弟子,還是把他給留了下來。

後來呂不韋倒臺,他卻憑著在呂不韋麾下混出的名聲,投靠了新的東家嬴政,這個他,就是在後世名聲嚴重兩級分化的李斯。

李斯在秦始皇手底下打工時,他的功勞是無與倫比的,可以把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原因分成十份,李斯的功勞起碼可以佔到一半以上。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李斯只是個微末小官,而等到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他這個“異國”求職者已經取代了當年老東家呂不韋,成為了秦國的宰相,單從他的升職上,我們就能看出他的業績應該是遠超一般人的。

那麼李斯在秦始皇一統六國的國家重點專案運作中都做了什麼呢?

在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前,他透過各種手段給嬴政打氣,告訴他現在可以打,堅定了嬴政一統六國的信心;在正式進攻六國之前,李斯提出了預先瓦解六國內部體系的建議,並親自督促這件事,結果業績喜人。

這件事很重要,要不然即使秦國能“奮六世之餘烈”,也未必能一口氣掃平六個老派的中原國家。

第二,一統六國,不是你把人家打趴下就行了,你還要消化所得,然後穩穩地站住腳,像蒙古鐵騎那樣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算真正的一統,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朝建立之前,中原的國家雖然都在周朝的名下,但是人家都是各自為政,也算不上“一統”。

但是嬴政一統六國之後,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所以他在一統六國之後,才敢成為“始皇帝”,而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李斯的努力。

當年嬴政一統六國之後,在感嘆國土面積巨大之餘,也產生了一個擔憂,那就是如何去治理這麼一個龐大的國家。當時主流的建議,是希望秦始皇效仿前朝,把兒子們分封到各地,用諸侯國的形式來間接掌控國家。

關鍵時刻,李斯提出了更好的建議,他希望秦朝能實行郡縣制,這個一直影響到今天的制度,在當時為秦始皇管理龐大的華夏大地,提供了一個最優方案。

李斯除了提出郡縣制這個宏觀的規劃之外,還提出了一些實施細則:

西方曾有一個傳說,大意是說人類曾想聯合起來造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一看人類想撇開自己,然後自己玩,於是就讓人類不再說同一種語言,這樣人類交流就出了問題,因此人類就無法協力早通天塔去天堂,只能依靠上帝。

這個傳說雖然只是傳說,但它卻揭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語言不同會影響凝聚力是,甚至會讓彼此產生隔閡。秦國一統六國之時,其實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口音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各國的文字也都不一樣。

關鍵時刻,又是李斯挺身而出,他在一番融會貫通之後,推出了秦朝版的“世界通用文字”——小篆,從此華夏大地的交流,就開始變得通暢。

李斯當年除了統一文字之外,還推出了統一的度量衡,統一的貨幣,以及統一的車輪間距。統一的文字可以讓交流順暢,統一的度量衡方便貿易和生產,統一的貨幣方便國家穩定經濟,那麼統一車輪間距的意義在哪裡呢,畢竟當時有沒有需要鐵軌的火車。

現在大家可能對路的認識,多是城市裡已經硬化的道路,有農村生活經驗,或者有點年齡的老同志可能會知道,在硬化路普及之前,鄉村的道路多是泥土做的,那種道路遇到雨水會變得泥濘不堪,經常有車經過時,道路會被壓出深深的車轍。

這種現在不太常見的路況,在秦朝時卻是主流。你可以想一下,如果各國的車輪間距不一樣,那麼壓出來的車轍間距是不是也不一樣,那種長期形成的車轍是有一定深度的,如果你的車輪間距不一樣,那麼你就無法在不合轍的道路上行駛。

因此這一條看似無關痛癢的“統一”,其實對於一個大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後世不也經常說,要想富先修路嗎。

從上述兩條的內容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秦始皇一統六國的前後,李斯所做的貢獻是巨大的,就是稱它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都不為過,因為如果沒有李斯的這些“小細節”,那麼嬴政即使能憑藉武力一統六國,他也未必能守的住。

第二,李斯是個很有能力的實幹家,也算是一個改革家。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古代的改革家往往都很難有好下場,因為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而李斯改的可不光是秦國,而是一統六國之後的秦朝,可想而知他當年的壓力有多大,當然,我們也能看出他的“事業心”有多強。

不過李斯強烈的“事業心”也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能讓李斯不懼壓力大肆改革,另一方面也會讓他沉迷於掌控權力。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突然暴斃,按照道理來說,秦始皇的位置應該傳給長子扶蘇,但是宦官趙高卻想擁立自己的徒弟胡亥,當時身為丞相的李斯也在秦始皇身邊,趙高為了達償所願,就去說服李斯站自己這一邊。

本來李斯是不同意的,但是趙高給了他一個不能拒絕的理由:如果扶蘇當皇帝,那麼丞相一定會換成他信賴的蒙家人,李斯就會靠邊站,如果胡亥上位,那麼李斯還能繼續當皇帝,想怎麼推行自己的計劃,就怎麼來,結果李斯的“事業心”讓他選擇了後者。

不過讓李斯沒想到的是,趙高之所以擁立胡亥,並不是他疼自己的弟子,而是他自己有專權的野心,所以胡亥繼位之後,路越走越偏,李斯本想改變,但是他哪鬥得過人家的近身老師,結果先被下獄,李斯在獄中還曾寫信勸諫胡亥,但是,他的做法徹底惹惱了趙高,於是他被處以“五刑”的極刑,並被夷三族……上一個被整得這麼慘的,是秦朝的改革先驅商鞅。

李斯死後,輿論從各個方面又把他給狠捶了一遍,漢朝取而代之以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形象,自然也不會為李斯“反案”,甚至還要透過他來讓秦朝的“暴虐”更形象,所以李斯的名聲傳到後世,就開始變得譭譽參半,甚至臭的比例更高,這從後世寫他的詩幾乎沒有正面評價,就能管窺一斑。

縱觀李斯的一生,做過很多對當世和後世都很有利的好事,當然他也做過一些不太光彩的事,但總的來看,應該還是功大於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