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水滸傳中的好漢們平日都喜歡用槍棒,為什麼朴刀是一個重要的武器?

從清代中期開始,武俠小說就動不動點穴、易容,個個都能輕功提縱,拿個秘訣不用苦練便能成高手,固然腦洞大開看著有勁,卻少了很多幹貨,也脫離了真正的武學。相比之下,《水滸傳》的打鬥描寫卻非常真實,不僅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對研究當時的冷兵技擊也有很深的參考意義。

《水滸》裡的好漢們,平日裡練習、比試都喜歡用槍棒,行走江湖也會帶一個防身。但是要是真去攔路搶劫、殺人放火,棒子畢竟殺傷力有限,所以在棒子之外,好漢們還有一個必備的武器,那就是朴刀。

朴刀,絕對是水滸傳裡用的最多的武器,簡直是國民兵器,誰都會耍一耍。比如說林沖原是槍棒教頭,但是上梁山納投名狀跑去搶劫的時候,用的卻是朴刀;史進主要玩槍棒、弓箭,但是殺李吉,剪徑赤松林,用的也是朴刀。此外,劉唐、楊志、雷橫、武松、宋江等等,只要咱們記得起名字的水滸好漢,幾乎都有過使用朴刀的記錄。

一提到槍棒,我們心中都大致有個形象,一個細細長長的棒子,這倒是和史實大差不差。但是一提到朴刀,我們心中都會湧現出這樣的形象:

沒錯,這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朴刀,刀身寬厚,長柄。一提到朴刀,我們就想象出這樣的形象,《水滸》電視劇裡,朴刀的道具也長成這樣。

然而《水滸傳》裡的朴刀並不長這樣。翻閱《漢語大詞典》等等詞典,都會告訴你,朴刀,古代武器,是一種刀身窄長、刀柄較短、雙手使用的長刀。

這個說法,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一些人估計要說這些“磚家”不懂,胡亂編纂詞典了。還有人查閱了宋代的《武經總要》,卻發現書中沒有朴刀的記載,故而又有朴刀本是農具,並非武器的說法。

這種研究方法,無異於按圖索驥,《水滸》成書於元明之際,作者必然會以當時的武器作為原型,就好像三國時代並沒有青龍刀、方天戟一樣。再者,朴刀如果是農具,為何書中很多差役官軍,用的也是朴刀?

窄,細,長,短柄,編纂詞典的專家們,完全沒錯。所以有時候面對一些刻板印象,我們本身也要判斷,不能見風就是雨,太跟風。按照《武備要略》的說法,朴刀的用法和招式與單刀相同,而且撩、劈效能遠勝單刀。這裡的單刀說的也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單手武術刀,而是一種雙手大刀:

用法相同,那麼長度等等引數應當也是類似的。按照《武備要略》記載,單刀有兩種,一種為普通單刀,刃長三尺五寸,刀柄長一尺四寸,總長四尺九寸,約合今天的157釐米;一種為弓弩手攜帶的單刀,稍短,刃長二尺六村,刀柄長一尺,總長三尺六寸,約合今天的115釐米。我們今天常說的苗刀,便是由明代單刀演化而來。明代單刀,有不少出土或者傳世的實物可以讓我們一睹英姿。

實際上,結合《水滸傳》的原文,朴刀也的確是細長的形象,比如書中常有:“將朴刀倚了”、“去槍架上拿了一條朴刀”的描寫,可見朴刀很長,需要倚靠在牆邊或者桌邊,甚至放在槍架上。

而且書中提到朴刀,大多時候是用朴刀進行刺擊,而不是劈砍。

比如在瓦罐寺,魯智深打崔道成的時候,書中明確說崔道成“手中斜刺朴刀來”,他的隊友丘小乙也是“拿了條朴刀大踏步搠將來”,都是刺擊動作。後來史進助戰,也是拿朴刀一刀“搠”死了丘小乙。武松大鬧飛雲浦,也是拿朴刀“搠”死了蔣門神的兩個徒弟。之後李逵殺虎,楊雄大鬧翠屏山,盧俊義活捉史文恭等等,都是用朴刀搠刺。

除此之外,還有押送生辰綱時候,楊志將朴刀插在地上,李逵給母親找水的時候,也是將朴刀插在一邊。

刺擊為主,可以插在地上,這些都可以作為朴刀的刃並不寬厚的佐證。而且從明代古籍記載的朴刀刀尖看,朴刀的刺擊殺傷效果絕對非常驚人,可以形成一個長三角形的超大創口,以古代的醫療條件來看,這種刺擊極易產生致命傷。

當然,朴刀作為刀,自然是可以劈砍的,而且威力極大,書中史進殺李吉,便是一刀將其劈成了兩截,這也和《武備要略》記載的朴刀“撩劈之勢大於單刀”所契合。

另外書中的兩個細節,可以證明朴刀的杆子並不是很長。

一個是武松在鴛鴦樓殺女僕的時候,原本是拿朴刀的,但是這時候卻把刀倚靠在一邊,從腰裡掏出短刀,揪住女僕的髮髻,將其殺害。可見朴刀的刃太長,在狹小空間殺人的話,極不順手,即使面對毫無能力的女僕也得換個兵器。如果僅僅是柄長,殺不能反擊的女

另一個,在“宋公明遇九天神女”,趙得抓捕宋江的時候,趙得“一隻手將朴刀杆挑起神帳”。如果朴刀的杆子很長,也是難以做到單手挑帳的。

而且書中多次用“捻”,來形容好漢們拿朴刀的手部動作。這裡的捻,是捏著的意思,這個動作也可以看出,朴刀是一種輕便的雙手刀,而非大刀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