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400年鼓兒詞:鄉音最能解鄉愁

沁水鼓兒詞以說唱藝術為主,流行於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一帶。圖為沁水鼓兒詞藝人張邦爐在家中即興表演。向上攝

中新網晉城11月1日電 題:400年鼓兒詞:鄉音最能解鄉愁

作者 高瑞峰 牛澤菁 郭豔芳

年紀大一點的沁水人,都能即興哼唱一段鼓兒詞。

沁水鼓兒詞以說唱藝術為主,流行於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一帶,極具地域特色。沁水縣文聯主席崔奇介紹,作為一種傳統曲藝表演形式,當地鼓兒詞約起源於明末清初,流行於清代,盛行於民國初年到20世紀50年代,距今已有400餘年歷史。

“啪”,驚堂木一拍,表演開始,即“開書”。據介紹,沁水鼓兒詞最早由一人自打自唱,伴奏只用小鼓和挎板,清末至民國年間,增加絃樂、打擊樂等伴奏樂器,後表演人員增多,“京胡”“二胡”“板胡”“低胡”“嗩吶”等民族樂器加入其中。

山藥蛋派創始人趙樹理創作的鼓兒詞作品《穀子好》,是74歲沁水鼓兒詞藝人張邦爐的拿手曲目之一。“穀子好,穀子好,吃得香,費得少……”輕快、明朗的音調,結合當地方言,別具韻味。

年過八旬的沁水鼓兒詞藝人張秀花,受藝於本家叔叔的“口述”,多年來,她在村村落落的表演中,創新唱腔及打板方式,其表演的《包公傳》《烈女傳》《迴文屏》等曲目,備受當地民眾喜愛。

沁水鼓兒詞最早由一人自打自唱,伴奏只用小鼓和挎板,後增加絃樂、打擊樂等伴奏樂器。向上 攝

一曲曲鼓兒詞,融入到沁水的山山水水。歷經400餘年發展,鼓兒詞在沁水不同時期,留下深刻烙印,成為研究當地風土人情、社會變遷的載體。表演場上說唱逗樂,圍觀民眾喜笑顏開,充滿思想內涵和教育意義的曲目,演繹著一個個感人故事。

《包公傳》《烈女傳》《十八女行孝》等傳統曲目,《王大娘養雞》《周小卷巧治胡不安》《安家》等新編曲目,鼓兒詞表達著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傳承著傳統文化中的“真、善、美”,鞭撻著“假、醜、惡”。

方言說唱、地方特色、貼近生活,沁水鼓兒詞有著民間藝術獨特的包容,於說唱間抖落農民的智慧與淳樸。然而,正因其道白和說唱使用方言,傳播面受限,加之現代藝術衝擊,與多數曲藝曲種遭遇相同,沁水鼓兒詞面臨著市場萎縮、無人傳承等困境。

在崔奇看來,沁水鼓兒詞的傳承、發展,需要不斷賦予其在現代社會生存發展的合理內涵,發掘其在當代生活中的價值,提升創作表演的品質與能力,為民眾提供喜聞樂見的精彩節目。

曲藝具有十分典型的活態特徵,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化延傳,不同於文物式的原樣維護。崔奇介紹,當地成立鼓兒詞傳習所,從歷史文化、特色文化、民間文化中,挖掘、整理、保護、傳承這一說唱藝術。

“鄉音最能解鄉愁。”作為當地方言的驕傲,老藝人們希望,傳承400餘年的沁水鼓兒詞這株“古樹”,能年復一年開出新花、結出新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