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燕王噲效仿堯舜行禪讓,黃雀在後唇亡齒寒皆不見,秦國卻漁翁得利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清楚,華夏曆史是在王朝興亡,更替當中進行的,而在王朝這個概念剛剛被確定的時候,每個王朝在延續和傳承方面實施的幾乎都是世襲制度,尤其是在剛剛具有歷史記載的時候,比如說夏商西周等等,它們實施的是一種更加絕對的嫡長子繼承製,所謂“嫡庶尊卑有別”在古代歷史中所表現的淋漓盡致。

血脈成為世襲制核心要素

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有一些朝代漸漸地認識到了嫡長子繼承製度的缺陷,所以在後世歷史發展中不再糾結於嫡長子這個方面,而是遵循一種立賢不立長的原則;但無論是嫡長子繼承製度也好,還是立賢不立長的說法也好,都是建立在一脈相承的基礎之上的。

也就是說,建立在家天下的基礎上,無論是誰繼承王位和江山,那麼首先他必須要有掌管江山的這個家族的血脈才可以,所以,在世襲制度的延續過程當中,血脈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沒有這個家族的血脈的人,哪怕是再有才華,再有地位,重點也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永遠不可能登臨巔峰。

大禹兒子啟,將禪讓制變為世襲制

而與世襲制度相對立的,則是在原始部落聯盟時所實施的禪讓制,在禪讓制的作用下,歷史社會是在一種公天下的狀態當中的,講究的是哪一個人更加德才兼備,那麼哪一個人就更有機會成為掌管天下的人,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堯舜禹之間的禪讓。

自從夏禹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之後,公天下就變成了家天下,禪讓制度也變成了世襲制度,開始了由一個家族掌控一個王朝的發展形式;在此之後,華夏的歷史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世襲制度直到新中國成立時才得以改變,可以說是古代歷史所必須要遵從的一種基礎。

戰國時代,燕王噲拋棄世襲制,推行禪讓制引起燕國大亂

但凡事都有例外,世襲制度在研究的過程中也不例外,比如說在戰國時期的燕國,就曾經發生過禪讓制的行為,燕國國君燕王噲,企圖將王位禪讓給自己的丞相子之,但這種行為卻導致了燕國的大亂,讓本身就不發達的燕國更加雪上加霜。

那麼,為什麼燕王噲要在天下大亂的戰國時代,推行禪讓制度呢?他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考量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為什麼燕王噲要把夏朝就已經訂立的世襲制度改用禪讓制,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燕王噲個人性格易受到臣子蠱惑,崇尚上古虛名

首先,我們從燕王噲本身的個人性格來進行分析;戰國時代距離我們已經比較久遠了,我們沒有辦法完全的將那個時代的歷史呈現出來,更沒有辦法切實地去分析一個人本身的特點和性格,只能從流傳下來的史書當中去進行猜測。

當我們翻閱史書時,就會發現燕王噲這個人其實比較崇尚上古虛名,也就是說比較愛好臉面,喜歡聽臣子們對他的推崇,希望自己在百年之後能夠名傳千古;但燕王噲本身對於明君這個詞的認知不夠。

燕王噲實行禪讓制,想像堯舜那樣名傳千古

他並沒有想到一個君主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明君,是因為這位君主切實地為自己的臣民謀取了實際的利益,讓平民百姓們在他的統治之下,能夠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而是覺得君主能否被稱之為明君在於君主的心態,表現在真實的歷史上就是禪讓制和世襲制的區別。

燕王噲認為堯舜禹之所以能夠名傳千古,是因為他們之間的禪讓贏得了天下臣民的稱讚,而堯舜二人的聲名之所以能夠大過大禹,是因為他們是真正地實行禪讓制度的,是真正將自己的首領之位禪讓給了德才兼備的人,他們是一種大公無私的境界和行為。

而大禹只是被禪讓的人,他並沒有選擇禪讓自己的首領之位,而是選擇將首領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所以,在後世的傳承過程當中,大禹雖然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但聲名卻沒有堯舜二人高。

正因如此,燕王噲才認為如果自己能夠像堯舜一樣推行禪讓制度,那麼他的名聲一定會高過燕國其他的國君,所以為了這種虛名,為了能夠讓自己得到更好的風評,燕王噲才會推行禪讓制度。

禪讓制弄巧成拙,燕國大亂,讓齊國抓住機會推波助瀾

但是讓燕王噲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推行的禪讓並沒有給燕國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反而讓燕國承受了巨大的風險,不僅是燕國內部的平民百姓對自己的行為大加批判,與燕國接壤的鄰國也是抓住了機會大肆進攻燕國,這讓發展本身就薄弱的燕國更加的貧弱,可以說是真正的弄巧成拙了。

燕王噲也沒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樣能夠名垂青史,反而連諡號都沒有得到;諡號是對於一個國君一生行為的凝聚,象徵著國君在位時期的統治狀態,所以一些雄才大略的明君會得到一些比較好的諡號,而對於一些亡國之君也會有相應的諡號去形容。

燕王噲是唯一沒有諡號的中期君主

當然也有沒有得到諡號的情況,這種一般發生在戰國時期的亡國君主身上,比如說我們熟知的魏國的亡國之君魏王“假”,趙國的趙王嘉,齊國的齊王建等等,因為是亡國之君,所以沒有人再為他們加封諡號,便依舊延續著之前的稱呼。

而在此之中,燕王噲則是例外當中的例外,他是燕國中期的君主,但卻依舊沒有得到諡號,這在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程序當中是隻此一家的,就是因為他的行為讓燕國幾乎蒙受滅頂之災,差一點讓燕國的江山改姓,所以在燕國人民的眼中,燕王噲是一個喪國之君,自然也沒有諡號。

燕國禪讓鬧劇發生受外界環境干擾

其次,我們從外部干擾上來進行分析;實施禪讓制度並不是燕王噲一個人自始至終而決定的,在此之間是有著外部環境的干擾的,當時,燕王噲所要實施禪讓的物件是燕國的丞相子之,對於子之來講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如果禪讓真的成功,那麼子之就會成為燕國的君主,所以,對於子之來講是迫切地希望能夠將這樣的思想落實的。

因此子之也找了幫手,那就是戰國中期比較著名的縱橫家蘇代,而蘇代也是一個心機深重的人,他不僅是想幫子之這個忙,讓子之欠他一個人情,同時他還受齊國的委託,希望在這件事情當中能夠為他背後的齊國謀取一些利益,從而讓自己能夠在齊國擁有更高的地位。

燕國禪讓制,齊國是背後的推手

齊國和燕國本身是鄰國,兩個國家的關係一直都不好,雖然齊國的實力比燕國要更加強大,可一直也沒有在燕國身上佔到很大的便宜,因為燕國到了戰國中期是有一種依附政策的,哪個國家比較強大就依附於哪個國家進行發展,也就相當於這個國家有了靠山,其他的國家不好明面上動手,所以燕國與齊國之間的明爭暗鬥一直都比較複雜。後來,燕國復國後,一直以齊國為目標,死咬齊國不放,燕昭王樂毅時期,主導五國伐齊差點滅亡齊國。

而當燕王噲有了這樣想法的時候,齊國是大喜過望的,這樣的想法很可能給齊國趁虛而入的機會;而蘇代又是蘇秦的弟弟,蘇秦是組織了合縱的人,曾經佩戴過六國相印,在燕國和齊國的地位威望都很高,所以,讓蘇代去肯定燕王噲的這種想法是再合適不過的。

所以,燕王噲在想要推行禪讓制的過程中,也是有了外部的因素進行推波助瀾的,如果單純的是他自己的想法,可能還達不到最後一步;歷史上真正的禪讓制,確實是在燕國實施了,子之也在短時間內掌控了燕國的國家權力。

燕國固守王道傳統,墨守成規

其次,我們要從燕國一直以來所遵循的基礎制度方面進行分析;其實一個國家的君主確實要為這個國家的興衰負主要的責任,畢竟在古代歷史的發展程序中,幾乎是君權至上,君主對於一個國家的各項事情的決策,都佔據著決定的作用。

但哪怕如此,也並不是說君主就要為一個國家的興衰負全部的責任,畢竟沒有哪一個人能夠憑藉著一個人的力量,來支撐起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王朝的發展,而且人生活在社會上所受到的外部干擾有很多,所以,一個人能夠做出什麼樣的決策,更加的依賴於他接受什麼思想和制度的薰陶。

因此,燕王噲能夠做出在戰國時代推行禪讓,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行為,也不是絕對偶然的,這與他一直以來接受的制度的薰陶有著很大的關係;燕國是一個受王道政治影響非常深的國家。

召公奭對燕國影響之大,讓道德觀念深入人心

在王道政策的影響下,要以道德來約束人們的行為,以德才兼備的人來作為國家的統治者,尤其是因為燕國的第一任國君召公奭就是這樣的人,在召公奭的影響之下,燕國的王道政策已經紮根,有歷史傳說,曾說召公奭是一個統治了燕國百年以上的人,壽命長的嚇人。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這種說法是正確的,而是說,之所以能夠有這種傳說出現,一定是有原因,這說明召公奭確實是從根本上影響了燕國發展,讓燕國在推行的王道政策之下一直按部就班,道德的觀念其實深入人心。

其實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之下,燕國並不是真正地絕對推行世襲制度,雖然世襲制度是燕國一直秉承的,或者說一直在做的,可是燕國卻沒有從根本上革除禪讓制度的影響,因為禪讓制度的根本就是德才兼備,同時仁義道德的人作為首領,與王道的政策也大致相同。

禪讓制與燕國的王道政策,沒有本質區別

所以,禪讓制度其實與燕國一直推行的王道政策,並沒有根本上的違背,也正因如此,禪讓制度才會在燕國上演,而不是在其他的國家上演。就比如我們上述所說到的那樣,燕王噲想要推行禪讓制度,除了有他自己的想法,也有蘇代和齊國的推波助瀾,但為什麼蘇代和齊國能夠誘惑他,而不能誘惑其他國家呢?那就是因為制度方面的不同。

就像是秦國一樣,秦國推行的是一種法治政策,給整個國家的治理訂立了一套體系和程式,對於這樣的國家禪讓制是不可能趁虛而入的,那麼蘇代就是再怎麼賣力,可能最終只是得不償失。

所以,有的時候真的是有了什麼樣的果,就說明種了什麼樣的因。我們不能夠將整個的事件都歸結在燕王噲的身上,他本身確實要為這件事情負絕大部分的責任,但燕王噲之所以會想到禪讓制度,也是因為他受王道的影響很深遠,因為燕國從根本上來講也是認同禪讓制與世襲制並存的;要不然,也不會只有燕王噲一個人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會只有燕國一個國家爆發這種事件。所以,制度的訂立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討論

多種因素疊加,造成燕王噲行禪讓

燕國之所以會爆發禪讓制和世襲制度的紛爭,之所以會在確立世襲制度上千年後依舊想到禪讓制,是有多方面原因導致的,這其中肯定有燕王噲君主自身的原因,比如他的性格,比如他愛好虛名,比如他容易受到身邊臣子蠱惑的狀態等等。

也有外部環境的干擾因素,比如燕國和齊國之間的利益紛爭,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實際利益,齊國自然樂意看到燕國的混亂,甚至會為燕國的混亂搭把手,推波助瀾,而除了這些主觀的因素之外,制度方面的客觀因素,同樣也是不容忽視的。

畢竟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王朝,賴以生存和發展都靠他的制度,只有制度確立正確了,才能夠有後續一系列的發展基礎,如果連這個都是錯誤的,都是不合時宜的,那麼這個國家哪怕擁有著再好的政策,可能也不能獲得一個良好的結果,哪怕擁有的最強大的軍隊,可能也不能完成統一。

戰國時代,制度問題影響變法發展

而話說回來,整個戰國時代,擁有制度問題的不僅燕國一家,比如楚國就是一個受分治制度影響很深的國家,分治的制度導致了楚國的絕大部分權力,被掌握在貴族手中,這也決定了在戰國時代,楚國是無法進行有效變法的。

還有趙國,因為軍事變法導致國家畸形發展,軍事實力突飛猛進的發展,哪怕與秦國對抗也絲毫不落下風,但在軍事實力強盛的背後卻是頭重腳輕,經濟實力跟不上,行政方面又比較混亂,導致強大的軍隊內部沒有一個良好的指揮,導致在南征北戰時卻沒有一個良好的後援保障體系。

所以,哪怕有著再強大的軍事實力又能如何呢?最終依舊沒有完美的結局;因此,當我們分析一個歷史事件的時候,要看到君主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同時也不能夠忽略制度方面的決定性因素。

後記

燕王噲崇尚古風,效仿堯舜行禪讓,想名留千古,卻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最終以一場鬧劇收場,燕國禍亂差點滅國,齊國的推波助瀾,若干年後遭到燕國報復,幾乎瀕臨滅國邊緣;燕齊兩國都忘記了唇亡齒寒這個道理,戰國七雄兩敗俱傷,讓秦國漁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