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漢武帝初年,漢廷傾30萬大軍發動馬邑之圍,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公元前133年,這一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之年,因為這一年——漢武帝終於可以親政了,他可以放開手腳盡情發揮自己的力量,衝破黃老政治對他束縛和枷鎖。打破自高祖以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採取武力方式,意圖一舉解決匈奴問題,

於是,歷史上著名的“馬邑之謀”也就在這個背景之下應時而生了。

漢高祖期間,匈奴人與劉邦發生了著名的“白登之圍”。最後,劉邦採用陳平的賄賂的策略耍以

“和親、納貢、互市”

這些極具“侮辱”和退讓的條件而息事寧人了。但這也沒有辦法,當時大漢的政局,經濟都很差勁,飽經戰爭的國家不足以支撐起一場戰爭,在此情況下,採取和親政策無疑是正確的,

所以從高祖劉邦,呂后,文景二帝,漢朝始終是採取和親、納貢、互市的方式來處理與匈奴的關係,即便是到了景帝晚期,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已經是高度強盛,但還是沒有采取過激的方式去處理匈奴問題

。但等到漢武帝親政,時年22歲漢武帝年輕氣盛,匈奴問題如幽靈般如影相隨,避不開、躲不了、逃不掉。漢武帝面對匈奴面臨是戰還是和的抉擇。最終,他選擇了戰,改變對匈奴政策且堅定地血戰到底,一雪國恥。

但遺憾的是,漢武帝對匈奴的第一仗就以失敗告終,馬

邑之謀是漢武帝征伐匈奴的第一次重大戰役,為此他準備了一年有餘,徵調了30萬大軍,結果卻讓人相當失望,漢軍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且與匈奴關係徹底鬧翻了。當時的漢武帝運氣真不錯,聚集三代帝王七十年的財富,所有的託底資源,穩定的政局。可以說,當時的漢朝完全有條件和能力與匈奴進行武力對決。當漢武帝提出討論如何對待匈奴的時候。形成了主戰派和主和派兩派,

官任大行令(負責外交,屬九卿之一)的王恢是主戰派,而和御史大夫韓安國無疑是主和派。

王恢對漢武帝說:“我們應順單于之慾,誘而致之邊。吾選梟騎壯士,陰伏而處以為之備,審遮險阻以為其戒,吾勢力已定。或營其左,或營其右,或當其前,或絕其後,單于可擒,百全可取。”這段話其實是王恢闡述自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

王恢的戰略歸納起來就是十六個字:以飽待飢,以利誘之,以逸待勞,以伏擊之。

這就是歷史上的馬邑之謀原始版。馬邑在現在的山西省朔州市。馬邑之謀是當地一個叫聶壹的土豪獻給王恢的計謀。王恢又加以改動。形成了馬邑之謀,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六月,

漢武帝部署了對匈奴作戰的計劃,由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令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

具體部署如下:韓安國、李廣和公孫賀三虎將率漢朝的主力部隊呈品字形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裡,主要任務是等匈奴大兵進入山谷後,發動致命一擊;王恢和李息率軍埋伏在馬邑之外,主要任務是“關門”,斬斷匈奴大兵的後路,來個甕中捉鱉。負責請君入甕的,正是獻計人聶壹。

但問題在於,當時是漢朝已經快七十年沒有打仗了,

這個計劃完全是想當然,屬於匆促上陣,忽然大規模動員兵力,且撤退邊民,保密是不可能的

。尉史在這種時候還去巡察,既可以自由進入預定前線,也沒人通知他撤退,漢軍的伏擊圈是漏風的。非專業人士尉史去邊境轉一圈就知道要打仗了,匈奴方面又不是傻子,漢朝的行動,處處都顯露要打仗的跡象,漢軍急於求勝,幻想扔一些羊到路上作誘餌,就能引匈奴入伏擊圈。且邊境已經傳遍了,誰都能感受到山雨欲來的氣氛。有句流行話,人們往往只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匈奴已經開始懷疑,如果尉史跟他說前方沒事,估計也不會信。尉史跟他說有事,那剛好中他們的判斷,他們願意相信的,趕緊撤。單于大驚曰:“吾固疑之。”

馬邑之謀草草收場,漢軍偷雞不成反蝕把米。訊息傳到漢武帝耳朵裡,他一怒之下斬殺了王恢。

馬邑之謀結束了漢匈之間的和親國策,雖最終功虧一簣,但開啟了漢朝對匈奴全面武力反攻的第一戰。

馬邑之謀是漢匈關係的轉折點。但就軍事行動本身而言,三十萬大軍,以馬邑為中心打埋伏戰。想把敵人引到馬邑來甕中捉鱉,這除非是遇到了豬一樣的對手,否則不可能成功的。

馬邑之圍”,

既然圍殲匈奴主力不成,就必須有人要為此負責,皇帝自然是不能有錯,那隻能由王恢負責

心中害怕的王恢,以重金賄賂田蚡,但漢武帝殺王恢的心卻異常堅決,最後王恢只能自盡身亡。

應該說,如果王恢不是為了保命向田蚡示好行賄,也許還能活命。

王恢

行賄實際是其向主和派低了頭。如果漢武帝此次聽從田蚡等人的勸說不殺王恢,那麼以後將會有更多主和派以此事攻擊漢武帝的對匈奴的主戰策略,

也就是說如果漢武帝此時不殺王恢就等於是承認了戰略失誤,這是漢武帝所不能容忍的,況且漢武帝也一直忌憚田蚡和皇太后這幫皇親國戚,所以王恢不可不殺

按《史記·韓長孺列傳》所說:馬邑之圍後,武帝下王恢廷尉論斬在前,田蚡太后說情在後。《史記》對此的記載是:“

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猶頗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上怒恢不出擊單于輜重也

”,意思就王恢在事敗之後,沒有全力出擊攻打匈奴輜重,如果王恢出兵的話,馬邑之圍不會如此草草收場。

漢朝君臣懷著僥倖心理,就想著匈奴會按自己的劇本來,然後按照這個設定去佈置。假如匈奴不配合演出,不肯進伏擊圈那怎麼辦,結果連預案都沒有。

馬邑之謀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漢朝沒有認真地做過準備,抱著僥倖心理,幻想大捷。妄圖一成功。馬邑之圍成了徒耗財力之舉,也成了漢武帝的人生汙點

,這如何讓漢武帝不憤怒。而

馬邑之圍實際上的總指揮是漢武帝,王恢不過是背鍋而已。

公元前129年,馬邑之謀4年後,漢軍開始全面反擊。衛青七伐匈奴,霍去病六徵塞北,透過“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決戰”徹底擊敗匈奴,匈奴的草原霸主地位由盛轉衰,漢朝軍隊取得壓倒性勝利。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