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宋太祖趙匡胤被傳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他是怎麼回答的呢?

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二(960年2月2日),作為後周大將的

趙匡胤

(927-976),被一則到處傳言的訊息,搞得有點惶恐不安。

此前一天的大年初一,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訊息,說契丹聯合北漢再次南下進攻後周,慌亂之下,後周朝廷急忙命令趙匡胤領兵出戰,因為當時,趙匡胤是後周兩大軍隊系統之一

殿前司

的最高統帥:殿前都點檢。

儘管事前已經做了大量準備,然而訊息還是走漏了出去,開封城裡到處傳言,說:

“出軍之日,當立點檢

(趙匡胤)

為天子。”

正值新年,開封城裡的老百姓,卻被這則傳言嚇得到處逃命,整個開封城裡人心惶惶,然而詭異的是,好像已經被封鎖了訊息的後周朝廷卻毫無反應,貌似對開封城裡的大騷動毫不知情。

但是趙匡胤自己卻被嚇了個半死,正在千鈞一髮的當口上,事還沒幹呢,眼下這幫混賬小兵們就開始到處傳言,萬一出點閃失,豈不要了卿卿性命?

陳橋兵變前兩天,趙匡胤突然惶恐起來。

惶恐不安的趙匡胤馬上叫來家裡人一起商量,說:

“外間洶洶若此,將如何?”

趙匡胤的姐姐當時正在廚房裡,她聽到後鐵著個臉,拿著個擀麵杖出來打了一下趙匡胤,說:

“大丈夫臨大事,行不行自己決定!不要來家裡嚇女人!”

對此,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在《涑水紀聞》中寫道,在被打後,趙匡胤若有所思,“默然出”。

臨走前,趙匡胤命令,將家裡人全部隱藏到開封城中的封禪寺,以免失敗罹禍,因為他決定,哥們要幹大事了。

趙匡胤被姐姐拿擀麵杖打的兩天後,960年正月初四早上,趙匡胤在離開封城不遠處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發起了一場被後世稱為

“陳橋兵變”

的政變,隨後迅速回師開封,逼迫7歲的後周恭帝

柴宗訓

“禪讓”帝位,演出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次“禪讓”大劇。

然而對此,按照《宋史》等權威版本,說的是960年正月初四(2月4日)這天早上,喝了酒還沒完全醒的趙匡胤,可是在稀裡糊塗之中,被將士們拿著一件不知道從那裡搞來的“黃袍”,強行逼迫當皇帝的哦。

哦,事情可沒這麼簡單吧?

事情確實不簡單,對此,趙匡胤早已密謀了許久。

頗有英才的柴榮的去世,給了野心勃勃的趙匡胤機會。

要奪權,首先要掌握禁軍。

在後周世宗

柴榮

時期,後周擁有

侍衛親軍司、殿前司

兩大軍隊系統,而當時,趙匡胤只是殿前司的副將:殿前都指揮使;而當時的殿前司主將殿前都點檢,是後周太祖郭威的駙馬張永德——如何才能當上主將取而代之,真正掌握其中一支禁軍呢?

機會很快到來了。

顯德六年(959年)六月,英明威武的後周世宗柴榮病重,就在這時,柴榮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一則傳言,說

“點檢做天子”

,此時,作為禁軍大將的張永德兵強馬壯,而後周太子柴宗訓卻只有7歲,於是,臨死前幾天,柴榮下令廢掉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職務,改而命令趙匡胤接管殿前司這支禁軍。

四天後,顯德六年(959年)六月十九日,39歲的柴榮病逝。

在一個來路不明、不知道誰製造的傳言幫扶下,趙匡胤,作為最大的受益者,順利得到了“殿前都點檢”這個禁軍大將職務。

此時,趙匡胤只有33歲。

這個33歲的帝國禁軍大將,年紀之輕、手段之高、演技之精,堪稱人精、戲骨。

眼看著39歲的後周世宗已經病死,而新即位的後周恭帝柴宗訓,不過是個六七歲的小兒,所以,趙匡胤對於皇位,很是心動。

儘管宋代的史學家對於“陳橋兵變”隱晦莫深,因為或許在他們看來,一手提拔趙匡胤的後周世宗柴榮僅僅病死半年,趙匡胤就迫不及待兵變奪權,欺負柴宗訓和符太后等孤兒寡母,於情於理實在太不光彩,所以,如何變著法兒為趙匡胤粉飾一下,自然是宋代史學家們的重大政治任務。

然而,總有那麼丁點資訊,隱晦傳達著與“權威版本”迥異的神秘資訊。

前面已經說過,後周時期,為了防止禁軍一家獨大掌控國家命脈,所以軍隊被分為侍衛親軍司、殿前司兩大系統,後周世宗柴榮臨死前,趙匡胤透過一則廣泛流傳的傳言,順利當上了殿前都點檢,掌控了殿前司這支軍隊。

劇照:趙匡胤也是個戲精。

然而還有一支軍隊:侍衛親軍司怎麼辦?

當時,作為柴榮的皇后,後周恭帝柴宗訓的母親,符太后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她有個親姐妹,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的妻子。

在符太后看來,趙匡胤是後黨、外戚成員,掌控禁軍,她心裡比較踏實;在趙匡胤一黨的攛掇運作下,不久,作為侍衛親軍司的最高統帥、始終效忠後周的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

李重進

,卻被外派到揚州,做了淮南節度使。

在曲線運作,調走自己的最大軍事對手後,趙匡胤又在侍衛親軍司中,將“自己人”高懷德,運作當上了侍衛親軍司馬軍都指揮使;另外一個“自己人”張令鐸,則被任命為侍衛親軍司步軍都指揮使——如此一來,儘管名義上的侍衛親軍司最高統帥,仍然是外派揚州的淮南節度使、兼任侍衛親軍司馬步軍都指揮使的李重進,但實際上的指揮權,卻已經落到了趙匡胤的“自己人”手中。

不知不覺,在後周世宗柴榮死後半年,被符太后視為外戚和親信的趙匡胤,已然隱秘掌控了後周帝國的兩支軍隊。

在這個神奇的帝國,你要掌權,人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說起來,趙匡胤的祖父

趙敬

,曾經當過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的營州(今遼寧朝陽市)、薊州(今河北薊縣)、涿州等三州刺史;趙匡胤的父親

趙弘殷

,則長期在後周的侍衛親軍司擔任高階將領,為兒子趙匡胤留下了深厚的人脈,一直到陳橋兵變四年前的956年,58歲的趙弘殷才在軍中病逝,死後還被後周世宗柴榮追贈為武清軍節度使、太尉。

趙弘殷

在宋代被

認為宣祖皇帝。

所以,後周帝國的兩支軍隊中,到處都是趙弘殷和趙匡胤父子的人脈,而作為兒子的趙匡胤,在後周的軍隊中,還加入了一個連他在內,號稱

“義社十兄弟”

的組織。

“義社十兄弟”,指的是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等十人,在年輕時候還是低階軍官時的一個結拜組織,日後,這些人有的成長為後周帝國的高階軍官。

到陳橋兵變前,趙匡胤的“義社兄弟”

石守信

,已經是殿前司的第三號人物:殿前都指揮使;另外一位“義社兄弟”

王審琦

,則是殿前司的第四號人物殿前都虞候;而趙匡胤的其他“義社兄弟”們,則分散在後周帝國的各個軍隊系統中,擔任著大大小小的職務。

如此一來,整個後周帝國,說起來,軍隊系統中,上上下下、大大小小,都有趙匡胤的人。

說起來,大哥要是當了皇帝,兄弟們也該跟著沾沾光不是?

儘管籌謀已久,但臨發動兵變前,趙匡胤還是有點忐忑,這不,回到本文開頭,底下那些該死的小兵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把個

“出軍之日,當立點檢

(趙匡胤)

為天子”

的話傳得整個開封城人盡皆知,除了矇在鼓裡的符太后和小娃娃後周恭帝,開封城裡的老百姓,已經掀起了一場大逃亡,搞得趙匡胤心裡惶恐不安,這才有了本文開頭,被他的姐姐用擀麵杖小打“訓斥”的事。

說起來,趙匡胤一家,對這場兵變早已瞭然於胸。陳橋兵變成功後,趙匡胤的母親、榮升為杜太后的杜氏很是得意,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

“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

有這樣的好媽媽鼓勵,小名為“香孩兒”的趙匡胤,當然要放手幹一場、搏一把了。

於是,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一(960年2月1日),一個詭異的訊息從後周前線傳來,說契丹聯合北漢南下進攻,軍情緊急(後來事實表明,應該是假訊息),請求允許讓大將、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立馬帶兵出征,慌成一團的後周朝廷於是乎立馬傳令整軍出兵。

說起來,符太后和後周朝廷的重官們,忘記了十年前發生的一件事:

那是後漢隱帝乾祐三年(950年),當時,樞密使

郭威

也是以契丹入侵的名義,趁機掌控軍隊發動兵變,建立了後周;眼下,時間才過了十年,隨著後周太祖郭威、後周世宗柴榮的相繼去世,顯然,孤兒寡母的後周小朝廷,已然忘記了這個後周如何得以建立的“大事”了。

趙匡胤謀劃多時,發動陳橋兵變。

以軍情緊急掌控大權後,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二(960年2月2日),趙匡胤先是打發他的副手、殿前副都點檢

慕容延釗

作為前鋒,先整軍出發離開開封城,當時,與殿前司的第三號人物石守信、第四號人物王審琦不同,殿前司二號人物慕容延釗雖然跟趙匡胤關係不錯,但他並不知曉趙匡胤的兵變計劃,所以趙匡胤先將他打發離遠一點,以將慕容延釗調離開封城,以免妨礙“大事”。

這個新年的第三天,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三(960年2月3日),趙匡胤也整軍出發了,當晚,他就帶兵抵達了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

當天傍晚,有一個自稱懂得天文的軍士

苗訓

先是大叫起來,說你們看你們看:“日下復有一日”哦,原來,那會剛好日暈,但經苗訓這麼一說,似乎天機有變,大太陽要吞掉小太陽了!

於是乎,將士們開始“相與聚謀”,說這不對啊,要變天了哦!

然後,正月初四(2月4日)凌晨,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家臣趙普等一幫子人馬湧進了趙匡胤的軍帳,把一件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了趙匡胤身上,然後跪下,大聲喊起了萬歲。

假裝喝得有點暈乎乎、還沒完全“酒醒”的趙匡胤,於是跟手下們約法三章,說你們不要隨便殺人哦,不要隨便搶劫哦,這樣子我才能當你們皇帝。

早就說好的事,將士們自然大聲說:一定一定。

在宋代的史學家渲染中,陳橋兵變似乎一呼百應,屬於一個完全沒有前期準備工作的突發事件,然而,史學家們總是春秋筆法,時不時就留下一點破綻,例如那個司馬光,就有意無意記下了趙匡胤挨姐姐訓打“點撥”的事。

正月初四日,在陳橋驛黃袍加身當天,趙匡胤帶著大軍殺回了開封城。

然而在開封城陳橋門值班的兩位警備隊長陸、喬二人(史書沒有記下詳細名字,僅留姓氏),在開封城幾日來的異動中,已感覺到了不對,他們拒絕為趙匡胤開啟城門,並與趙匡胤的部隊形成對峙;趙匡胤也沒有強行攻打,而是指揮部隊繞路到封邱門進入開封城,在那裡,趙匡胤的親信打開了城門。

貌似平和的陳橋兵變背後,是必不可少的血腥和殺戮。

當時,作為後周兩大軍隊系統之一的侍衛親軍司的第二把手、馬步軍副都指揮使

韓通

正在皇宮內,在聽說趙匡胤兵變入城的訊息後,忠於後周朝廷的韓通,在倉促之中,立馬帶著少數親兵出城迎戰,沒想到卻被趙匡胤的內應、作為“義社兄弟”的石守信派兵伏擊,韓通隨後衝出重圍,並馬上派人前往搜捕趙匡胤的家屬,沒想到的是,趙匡胤的前鋒

王彥昇

已殺入開封城中,隨後,韓通及其三個兒子全部被殺。

而在聽說皇宮已經淪陷後,守衛陳橋門的陸、喬兩位警備隊長,不甘心投降趙匡胤,雙雙選擇了上吊自殺,為後周殉國。

至此,開封城中微弱的敢於抵抗的軍事力量,已全部消失。

陳橋兵變當天,趙匡胤隨即殺進開封皇宮,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兵變,宰相

範質

在憤怒之中,緊緊抓住次相

王溥

的手,指甲幾乎將王溥掐出血來,範質不顧生命危險,大聲質問趙匡胤;見此情景,趙匡胤的部下

羅彥瓌

拔出劍,厲聲威脅範質等人說:

“三軍無主,眾將議立檢點

(趙匡胤)

為天子,再有異言者斬!”

此時,被嚇得面如土色的二號宰相王溥,隨即跪拜起了趙匡胤,而範質則“頗誚讓太祖,且不肯拜。”

趙匡胤倒也不殺範質,只是強行逼迫後周恭帝馬上退位“禪讓”,開封皇宮內殺氣騰騰,倉促之中,趙匡胤突然想起來“受禪”還“未有禪文”,這下怎麼搞?

沒想到的是,早已有人提前洞察先機,翰林學士

陶榖

馬上跑了出來,說我早就寫好啦(原話:“已成矣!”),然後從懷中掏出逼迫後周恭帝“禪讓”的“禪文”,恭恭敬敬進獻給了趙匡胤進行審閱,然後轉身交給了範質等人。

陳橋兵變第二天,960年2月5日,趙匡胤正式將後周國號更改為宋,並改年號為建隆,至此,大宋帝國正式建立。

7歲的後周恭帝柴宗訓,被趙匡胤暴力逼宮。

趙匡胤奪權後,後周世宗柴榮遺留下的四個兒子,後周恭帝

柴宗

(953-973)在被迫“禪位”後,被降格為鄭王,13年後柴宗訓去世,年僅21歲,無子;

陳橋兵變後兩年,柴榮的另外一個兒子、年僅10歲的

柴熙謹

也去世;

而柴榮的最後兩個兒子:

柴熙讓、柴熙誨

,按照北宋史學家、編撰《新五代史》的歐陽修的說法是:

“不知其所終。”

至此,柴榮家族的血脈,也從史書中被“消失”了。

而對於後世所謂宋朝皇家厚待柴氏後人,封其後人為世襲

崇義公、宣義郎

的記載,從血脈來說,他們其實,並非柴榮的嫡系子孫;因為真實的柴榮子孫,早已在歷史上或夭折、或無子、或“消失”了。

只是冥冥之中,趙匡胤想不到的是,陳橋兵變後16年,公元976年,他自己也會在一場詭異的大雪之後離奇暴亡;而他僅存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也先後一個自殺、一個離奇暴死。

歷史,是有輪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