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尉遲恭取了他的腦袋,為何李世民卻不知情?

唐朝武德九年,這是唐朝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位於權力核心的兩大勢力,秦王集團和太子集團徹底撕破臉,一場血腥政變發生了。以李世民為首的秦王集團,經過精心謀劃,巧妙佈置,在玄武門內外,都佈下天羅地網。

與此同時,皇太子李建成,老三李元吉卻毫不知情。當危險的訊號已經出現,兩個人這才如夢初醒,但一切為時已晚,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手下悍將尉遲恭則取了李元吉的腦袋。

在許多人眼中,這場血腥政變是太子和秦王長時間矛盾的結果,因此,另一方勢力並沒有得到關注。這方勢力就是皇帝李淵。

對於唐朝來說,他是一個皇帝,他所做的就是保證國家的穩定。對於李家來說,他是一個父親,他要做的是保證家庭的和睦。歷史上的李淵,是一個性格溫和,做事謹慎甚至有些膽小的人。這樣的性格,讓李淵更加不願意看到兒子之間的自相殘殺。但權力是無情的,而李淵對於兩個兒子,的確很難分出優劣。

大兒子李建成長期在自己身邊,處理國家內部的政務,為政水平和治國能力讓李淵非常放心。次子李世民更是天縱奇才,不但善於處理政務,而且帶兵打仗的能力也相當歷害,在軍中有著相當深的根基。李建成在文臣那裡有根基,李世民在武將那裡有根基,作為皇帝及父親,要做的必須是均衡各方勢力,讓他們為自己所用。

李淵的想法是好的,但能力有限,並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兩個兒子,也無法完全控制朝局,我想,這之中最大的問題不在李建成,而在李世民。從對戰薛杲舉到對戰王世充竇建德,李世民獲得相當一部分兵權,即使李世民可以交出兵權,但他手下的將領,會不會認皇帝,很難說。

相比內政的權力,李淵完全可以控制,他所要關注的,就是如何削弱李世民的兵權。因此,當劉黑闥再次造反之時,李建成成為主力。歷史上雖然說這是魏徵的建議。但作為最高決策者李淵,他也很想讓自己的大兒子立一些軍功,然後擁有一些兵權。

以父親對兒子的瞭解看,如果真的出現兵變,兵變的主謀必然是他的二兒子李世民,至於長子李建成,李淵還是相對放心的。因為李建成的性格,更像自己,更加溫和穩重。不容易搞出大動作。

真正的危險源於李世民,這讓李淵非常難做,如果李世民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將領,李淵有無數種辦法解決這個隱患,而對於自己親兒子,李淵不想做也不願意作,只能小心翼翼維繫兩個兒子之間的平衡,敲打李建成也敲打李世民。

在玄武門之變發生的當日,李淵做出了一個很奇怪的行為,在湖中泛舟。雖然皇帝泛舟遊湖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這個時候泛舟遊湖,尤其是已經到了上朝時間,這就有些詭異。有了詭異就必然有背後的問題,也值得分析。

首先,我們可以確信,李淵泛舟遊湖的時間絕對不合理,李淵雖然不能算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卻也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在他當皇帝的幾年裡,沒有看到過因為遊山玩水耽誤工作的先例,上朝期間遊山玩水更是沒有。一個並不昏庸的皇帝做出一件不常見的事情,而且在一場動亂之前,一定是有問題,因此,可以斷定李淵遊園,不是自願的行為。

我們進行進一步推理,就會發現,政變從開始到結束,李淵什麼都沒做,甚至當他看到自己兩個兒子的人頭之時,一句硬話都沒敢說。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李淵已經知道玄武門之變要發生,而且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改變這樣的局面,以他對二兒子的瞭解。一旦李世民做出決定,必然是一場無法挽回的血腥變革。他除了接受,沒有什麼其他辦法。

那麼,李淵還有什麼自保的辦法嗎?當然有,李淵自保的辦法就是讓權。讓權之後的李淵,沒有了皇帝的身份,依然有父子之實,因此,作為太上皇的李淵,他的晚年生活依然如常。當李世民俘虜吉利可汗之後,李淵再次出場。一場歡宴讓李世民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讓李淵更加相信自己的選擇是絕對正確的。

李淵是一個好父親,也是一個聰明人,只是當親情和權力糾纏在一起,他沒有李世民這般的果斷。但也因為沒有這樣的果斷,讓他遠離了玄武門政變,一切罪過都由李世民承擔。既然無法改變,那就只能置身事外,也是不得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