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蒙古記憶】明朝與蒙古的馬市之爭,中國與蒙古的關係到底怎麼樣?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民族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明朝的建立,使蒙古統治者被迫北徙,明朝與漠北蒙古隔長城相望,雙方的關係錯綜複雜。

既有政治上的分治,又有一定層次的藩屬關係;既有軍事衝突,又有和平貢市;既有官方的通使往來,又有民間的互市貿易;既有經濟的交往,也有文化的相互影響。

因此在明朝,明蒙之間的“馬市”原本只是一種簡單的經貿往來,卻被明朝廷賦予了安邊的政治內容,成為了一種經濟上羈縻蒙古的手段。

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建立之初,蒙古統治者退居漠北(史稱北元),但實力尚存並對新興的明朝構成嚴重威脅。從明太祖至成祖,對蒙古採取多次軍事打擊和政治誘降,但始終未能根除蒙古勢力,解決北部邊疆隱患。因此,終明之世,明統治者在加強北疆軍政設施,以抵禦來自蒙古的威脅的同時,亦在不時尋求其它措施或手段,以緩解壓力。

北元勢力

並且壓力不僅僅來源於北元,此外,北元與東面的高麗,西面的蒙兀兒斯坦、中亞的帖木兒帝國均保持著一定的來往。

與此同時,明朝還面臨著來自南方福建、廣東、四川等割據勢力的威脅,因此,明王朝想要實現天下一統的話,就必須要南征北戰,而北方的蒙古政權,就是最主要的軍事戰場。朱元璋分析了北元內部的情況,認為北元內部君臣離心,力量渙散,可採取各個擊破,分化瓦解的策略。

在後來的日子裡,明朝對蒙古採取了三個階段的攻勢,對雙方力量的消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01、洪武二年到洪武四年(1369—1371年)為第一個階段:

首先,明軍先是攻克了元上都開平,元順帝因此逃離至應昌府。洪武三年五月,明將李文忠又攻佔了應昌,蒙軍將領敗走和林,至此明朝取得了應昌戰役的勝利,明朝就採取了招降蒙古王、將,設立邊境衛所,以及把一些軍民安置在北平等內地的省區和邊塞的衛所,同時明太祖採取了王子守邊措施,經過這個階段的發展,明朝是基本上穩定了邊塞的形勢。

02、洪武五年(1372年)開始,明朝對北元進行了第二階段的攻勢:

明軍派遣15萬大軍前去爭討蒙古,並且兵分三路,結果東路及中路大軍均失利,而徵西將軍馮勝卻拿下甘肅,大獲全勝,為明朝經略河西提供了便利條件。雖然在這次攻勢中,中、東兩路大軍沒有消滅擴廊帖木兒的主力軍,但後來蒙軍將領的相繼去世,北元因此勢力大減,變得更加動盪。

03、第三階段明太祖討伐北元主要是想徹底摧毀蒙古方面可能復辟的有生力量:

洪武十四年明軍佔領雲南,此後北元便只剩下兵力最雄厚的納哈出,他傭兵幾十萬“還能控制從東蒙古到北滿州一帶,更有西連元主,東至朝鮮的趨勢”,於是,洪武二十年,明軍再次出征,並且成功招降納哈出,其部下也被賜予不同程度的封地和官銜。第二年,明軍又派遣大軍十五萬來收拾剩下的殘餘勢力,直到到脫古思帖木兒被殺,蒙古可汗的權勢大為削弱,內部爭鬥愈演愈烈。至此北元的政權已經變得名存實亡,基本在明廷的掌控下了。

明自建立之始,朱元璋就一直希望消滅北元的殘餘勢力,為此進行了多次北征,幾乎在整個洪武時期,明蒙之間都是處於尖銳的對峙局面,明朝對蒙古更是實行經濟封閉政策,這種強制手段沉重打擊了蒙古族囂張的氣焰。並且在蒙古內部矛盾激化的共同作用下,蒙古族陷入分裂割據的局面,逐漸分割成三個大部,即東蒙古韃靼、西蒙古瓦剌和兀良哈三衛。長期為爭奪全蒙古統治權而爭戰,進而形成長期的封建割據局面。

蒙古割據局面

在洪武年間,明朝對蒙古主要是軍事征伐為主,經濟上對蒙古諸部落封鎖,明朝對蒙古族的長期爭戰,使蒙古地區的經濟生活非常困難,這個時候明成祖對兀良哈地區給予了“商賈貿易一從所便”這樣一個超級大的經濟誘惑,這使得兀良哈地區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永樂元年,明成祖便派遣使者詔諭兀良哈三衛:

此後,兀良哈地區便派遣使者來朝貢馬,明朝便將朝貢來的馬給予不同等級分類,並支付相應的價格。明朝便與兀良哈地區完成了第一筆朝貢貿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和平往來,明成祖企圖用這種政策來維持東西蒙古的均勢,緩解明朝邊界的威脅,籠絡蒙古族。由此,“馬市”正式登上了舞臺。

中國曆代都有少數民族對中原王朝的朝貢,中原王朝也開展了與少數民族的互市貿易,到了明朝,繼承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的華夷觀,明太祖時期已經建立了朝貢禮儀制度,但與蒙古族依然以對峙為主,少有經濟貿易往來。蒙古由於其自身遊牧民族的地理限制,對內地物品的需求迫切,加上明初的軍事征伐,明朝對馬的需求加大,因此明蒙馬市順勢而生。

“馬市”這一稱謂,並不指單純的馬匹交易,蒙古族多以馬匹、牛羊、皮毛等物換取漢族的糧食、布匹等生活生產用品,明朝政府更偏需求於蒙古的馬匹,因此互稱“馬市”。馬市經歷了貿易初期、曲折期和穩定期三個重要的時期。

01、初期

明初,北元退居漠北,明太祖對蒙古的軍事打擊和政治誘降政策,經濟交往幾乎斷絕,到永樂時期,南北對峙局面基本形成,明成祖對分裂蒙古採取了扶此抑彼、分而治之的政策,積極扶持兀良哈地區,率先在三衛開設馬市。起初的“馬市”是處在雙方互利互惠,各取所需的基礎上進行,因此在與北方蒙古保持良好馬市關係的同時,明朝更多地致力於內治。

02、曲折期

到了明代中期,明統治者對於馬市早已沒有起初的熱情,對馬市也做了許多限制,“瓦剌朝貢使臣入關者,毋得逾三百人”,但整個十五世紀四十年代,瓦剌使團不止一次虛報人數。

由於瓦剌使者頻繁的謊報使團人數,使得明朝浪費了大量的支出費用,於是明朝內部官員開始裁其馬價,而後致使“土木堡之變”的發生。

“土木堡之變”

1454年到1462年,蒙古再次內訌,也先篡位自立,後又被阿剌知院殺死,蒙古再次陷入紛爭的局面。瓦剌勢力退回了漠西北地區,東蒙古在漠南北地區逐漸復興,經過數十年的爭戰,打擊瓦剌,東蒙古征服了右翼地區,在十六世紀初統一了東蒙古。因為達延汗一直爭戰各地,頻繁進出河套地區,使明朝邊境受到了很大的威脅。在達延汗死後,蒙古左右翼又一次分裂,次子俺答控制的右翼蒙古北征兀良哈,並逐漸發展壯大。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對蒙古的政策更加保守,不再主動派遣使者出訪蒙古,僅僅以經濟手段羈縻蒙古,求得自身安穩,轉而進入全面防禦階段,蒙古則變得更加主動,明蒙關係也相應發生變化。

在政治上,明朝不在主動遣使蒙古。明朝雖然接受蒙古派遣的使臣來京朝貢,但堅決不派使臣去蒙古。英宗復辟之後,雖然有遣使蒙古,但之後明朝再也沒有派遣使者前去蒙古,從此,明蒙雙方“你來我往、互派使臣”的情況不復存在。

軍事上,消極防禦與固守的全面防禦政策。明朝加固長城沿線的防禦體系,但明世宗好大喜功,頻繁徵調邊軍入京師,造成邊防空虛。嘉靖時期對蒙古嚴密防守,“慎封疆守要害,設險自固,以逸待勞,斯得策也,又避而不為”。但到了後期,由於明朝內部的明爭暗鬥,使明朝對蒙政策缺乏統一的、明確的思路,造成明朝對蒙政策的“戰守無策”。

經濟上,多方面限制朝貢貿易,乃至拒絕、阻斷與蒙之間的經濟聯絡。也先之後,有小王子等不斷嚮明朝遣使朝貢,為了保持大國的尊嚴,明朝會賜給他們一定的優待,不過對朝貢的人數也進行了一定的限制。到弘治年間,明朝規定:

達延汗因為“賞賜浸薄”,宣佈終止朝貢行為,由此以後,明蒙之間的貢市關係徹底中斷。嘉靖年間,蒙古嚮明朝重新提出貢市往來的請求,但遭到明朝的拒絕,嘉靖十三年,俺答汗挾眾求貢,明朝依然未允,而後俺答多次求貢,明世宗斷然拒絕,於是俺答一邊派兵入邊搶掠,一邊不斷請求貢市。

後來俺答透過“庚戍之變”,促成了嘉靖三十年馬市的開設,但明朝對蒙古依然保持著敵視的態度。蒙古人不斷擴大朝貢的規模,以獲取更多的物質利益,明朝於是倍感危機,以蒙古族“貪婪無厭,稍不足欲,則構釁生隙”為由關閉馬市,這種明朝應付式的對蒙政策,導致明蒙關係不斷惡化。此後,“馬市”的再次開放變得遙遙無期。

03、穩定期

明穆宗

從嘉靖三十一年到隆慶五年,明朝一直拒絕了蒙古各國的進貢請求,主要是因為明朝內部矛盾複雜,面臨著“南倭北虜”的困擾,明世宗專斷獨行,朝中大臣又分成兩派,致使很長一段時間明朝與蒙古衝突。世宗皇帝去世後,明穆宗即位,選拔了張居正、王崇古等一批改革進取的能臣,王崇古認識到:

他指出明朝對蒙古的政策缺乏連續性。十二月,王崇古又在奏疏中指出馬市在是先帝的一條禁令,想要廢除不容易。於是在隆慶五年二月,王崇古在其上疏中詳細分析了當前形勢,請求開市。王崇古還指出,應該對鄂爾多斯部和土默特部的貢市一視同仁:

於是在“俺答封貢”後,馬市重開開始,明蒙之間迎來了一個新的貿易繁榮時期,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場馬市的重新開始只是明王朝從自身利益出發,透過馬市來緩解邊境的壓力,以此來牽制蒙古,確保自身的安定發展。

俺答封貢

俺答封貢實現後,明朝與右翼蒙古進入了長期封貢互市局面,明朝經過一系列的考慮,制定了相應的制度和措施,包括對俺答汗等的封號職銜、蒙古朝貢的貢期、與蒙古互市的相關事宜、明朝對於蒙古的貢賞撫賞等等,都做了明確的規定。由此雙方進入了貿易的穩定期。

有明一代,明蒙馬市作為雙方經濟上的補充,對明朝來說,政府主導著馬市開放,作為明朝一項重要的邊疆政策,馬市被賦予了特殊的政治含義。

首先是馬市的的選址,既方便管理,又有利於明朝防守;從現有的資料上來看,馬市常常依附在長城沿線的軍事城堡和重要城市,比如,遼東馬市,便設立在戰略位置非常明顯的開原、廣寧這兩個地區。首先,開原地處遼河以東,在長城防線之內;而廣寧卻在遼河以西,同樣是臨近長城的重要城市。

遼東馬市

在馬市的管理上,有一項重要的措施,就是“撫賞夷使”,這是明朝對蒙古一項重要的羈縻政策。在蒙古和女真使團在馬市貿易中,經常會有額外的賞賜,我們稱之為“撫賞”,它是朝貢貿易長期發展的結果,同時打開了邊境馬市“撫賞”的大門。“撫賞”主要由衣物、棉布、絲綢及食物構成,體現了明朝對蒙古遊牧民族的恩賜,是安定邊境,羈縻蒙古人的重要手段。 明朝為了籠絡蒙古族,雖然明白厚利會激起蒙古人更大的貪慾,但為了安定邊地,不惜以鉅額撫賞羈縻蒙古,認為“互市藉此羈縻而已,非謂與虜一一算貲息,計盈餘也”。

在馬市的防守上,有一個突出特點,明蒙雙方都派遣管理人員,明廷更有軍隊直接控制,馬市結束之後,明朝對有效管理馬市事物的蒙古使臣和守衛兵加以撫賞,以保證互市的基本秩序。

明朝建立之初,明朝與蒙古族的關係比較緊張,北元勢力依然存在,並妄圖恢復中原的主導地位,明太祖對蒙古的政策以軍事打擊為主,政治誘降為輔,經濟交往幾乎斷絕。頻繁的軍事戰爭,不僅不能完全消滅蒙古的軍事力量,反而使明朝自身經濟受損,成祖即位後,開始在軍事、政治基礎上尋求經濟的制衡,為明蒙馬市的開設奠定了政治基礎。

起初的明蒙馬市只是明朝和蒙古之間的一種簡單經濟交往,但後來在明朝“南倭北虜”的形勢下,明蒙馬市具有了一種特殊的關防馬市的政治含義。首先,明朝牢牢控制著馬價,然後透過對馬價的變更,來更好地羈縻和控制蒙古各部;而後在馬市貿易中,明朝嚴格控制著交易商品種類,嚴禁兵器、鐵器等,有些物品也只能以賞賜的形式出現,明朝期以這種方式籠絡蒙古部族。

因此我們看出,明朝對蒙古的政策是軟硬兼施,透過經濟貿易這個“軟”政策,和透過駐紮軍隊控制馬市貿易這個“硬”辦法,實現了大明王朝企圖透過“明蒙馬市”來安定邊疆的政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