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他是宋朝猛將,一生戰功赫赫,死後被追封為武穆侯,死因成謎!

張瓊是一員猛將,據《宋史》記載,他出身於武將世家,自幼便臂力過人,有百步穿楊的射藝。

時逢亂世,正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的朝代。像張瓊這樣一身好武藝的,自然選擇投軍,這樣未來才有好機會。

(張瓊劇照)

適逢後周禁軍教頭趙匡胤招募兵勇,張瓊聞其名,便投在他帳下。

由於張瓊善射,又勇武,趙匡胤便讓他做了追隨左右的警衛員。

當時趙匡胤因柴榮對他有知遇之恩,因此在攻打南唐時,每次出戰必衝鋒在前,頗為驍勇。

趙匡胤的兵士們受他鼓舞也士氣極高,所以當時名氣在外,為敵人所懾。

不過,也有頑強抵抗的敵人。比如攻打壽春時,由於牆高水深,再加上敵人防範極為嚴密,因此趙匡胤的軍隊一直不能前進。

趙匡胤於是和兵卒們一道跳入護城河,準備強攻。

城上敵人見趙匡胤等人想強攻,立刻以弓弩待陣,頓時萬箭齊發,“矢粗如椽”,鋪天蓋地而下。一時兵卒死傷無數,趙匡胤絲毫不為所懼,徑直往對岸游去。

突然,一箭向他直刺而來,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突然有個人猛地撲在他身上,替他擋住了那一箭。

趙匡胤定睛一看,正是張瓊,只見那“矢粗如椽”的長箭正射中張瓊的腿骨。

(趙匡胤劇照)

趙匡胤顧不上渡河,先把張瓊拖回了岸邊,為他處理傷口。但古代打仗沒有軍醫,醫藥配備亦極為簡陋,張瓊倒不駭怕,讓身邊士卒生生替他拔了長箭,儘管血流如注,他亦神情自若。

由於有救命之恩,再加上張瓊端得是條好漢,因此趙匡胤對他極為器重,從此後視他為心腹干將。

“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兵不血刃便取代了後周政權,建立了大宋政權,坐上了皇帝之位。論功行賞時,張瓊被提拔為內外馬步軍都軍頭。

不過,由於皇位得來不易,趙匡胤對和他曾經共生死的開國將領們多有疑慮,總擔心他們也會成為當初的自己。但趙匡胤畢竟還算仁慈,不願意幹“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所以他就找了個機會,玩了一把“杯酒釋兵權”的好戲,從而把兵權都收到了自己手中。

同時,他也赦免了弟弟趙光義的殿前都虞侯的職務。由於這個職位統領著殿前軍上萬餘人,非信得過的人不能委任。因此,他想到一直對他忠心不二的張瓊,一紙調令,他讓張瓊接替了殿前都虞侯這個重要職務。

為了防範大臣大將,趙匡胤還安插了不少眼線在一些重要崗位上。

(杯酒釋兵權,圖取其意)

這些眼線由於直接服務於趙匡胤,平時頗有些狗仗人勢。但凡得罪他們的,他們便卯足了勁抓對方的小辮子。沒有小辮子,就編排莫虛有的罪名,在趙匡胤面前大肆誣陷。

朝中大臣對此頗有微辭,但趙匡胤卻認為一團和氣絕對是要出事的,所以很縱容這些眼線去幫他盯著文臣武將們的一舉一動。

當然,趙匡胤為了監督張瓊,亦在他的軍營中也安插了史珪和石漢卿兩個低階軍官做眼線。

史珪和石漢卿由於得了使命,在軍中頗有些趾高氣揚,飛揚跋扈。凡是敢於反抗他二人的,都遭到誣陷。大家深知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的道理,所以對他們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任他們欺凌。

張瓊是個很正直的人,最見不得這種靠打小報告得到晉升的小人,所以數次當眾斥責史珪和石漢卿,並口口聲聲稱他們為“巫媼”。

在古代,男子被人輕賤地稱為女人,已是羞辱,何況還被罵成老巫婆!所以史珪和石漢卿兩人極恨張瓊,四處蒐集張瓊的“罪行”。

很快史珪和石漢卿便向趙匡胤告了張瓊一狀,其罪狀如下:

一是“擅選官馬乘之”。意思是說張瓊把軍隊裡的馬當作私人坐騎,差不多就是“公車私用”的現象。二是“納李筠從於麾下”。意思是說把叛臣李筠的從人收為帳下。三是“養部曲百餘人”。意思是說他養死士百餘人。四是“巫毀皇弟光義為殿前都虞侯時事”。意思是說他經常在軍營中詆譭前任趙光義。

趙匡胤把張瓊召來盤問,誰知張瓊不擅言辭,只是一味不承認。激動之餘,言語上難免有所衝撞趙匡胤。

趙匡胤如今已是萬人之上的皇帝,怎能由得張瓊如此放肆,於是一怒之下,便命人杖責張瓊。

(石漢卿劇照)

石漢卿正巴不得趙匡胤下令,於是忙不迭拿起一柄鐵杖往張瓊頭上猛擊數下。

張瓊立即被打得暈倒在地。

趙匡胤正在氣頭上,於是命石漢卿等人將張瓊拖出去,打入大牢,待其醒後,再行審訊。

石漢卿得了命令,便把張瓊押往大牢。

張瓊在牢中悠悠醒轉過來,深知自己凶多吉少,感念家中八十老母,心裡悲憤難抑,於是解下腰帶託人代交給老母,便自盡而死。

張瓊死後,有正直的人為他說話,趙匡胤也意識到自己一時衝動,便命人查訪,才知道張瓊兩袖清風,家中除了3個僕人侍候他的老母親,根本沒有百來死士。

知道真相後,趙匡胤便問石漢卿,你說張瓊養部曲百人,那些人呢?

石漢卿卻半點也不惶恐,泰然答道,陛下,這張瓊不是凡人啊,他所養者,必以一當百。

趙匡胤並未懲罰石漢卿和史珪,只是拿了一大筆撫卹金給張瓊的家人。又看他兒子還小,便把他兄弟張進安排了一個龍捷副指揮使的公職。

張瓊一家感激不盡,齊齊跪下,涕淚橫流,高呼:謝主隆恩。

(參考史料:《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