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日本的軟體到底有多強?為什麼德國的軟體能力比日本的強大得多多!

要知道日本這個國家,在亞洲四小龍之前,就是亞洲唯一的工業化國家,哪怕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化,是到六七十年代才真正完成,對亞洲來說,二十世紀前半葉的日本,確實已經是一個工業化國家,對付周邊傳統純農業國家,已經相當輕鬆。但是從嚴格意義上說,日本只能算初步完成工業化,剛剛好跟周邊國家拉開代差,跟真正工業強國比,二戰的日本工業化社會軟硬體都還有各種短板。

這裡說的動員能力則是屬於日本社會的軟體能力,日本跟德國不同,眾所周知,從明治維新的田中奏摺起,日本就對中國有明確而強烈的領土意圖,並且全國迅速工業化的同時,也同步的軍國化,就是說與德國二戰納粹政權相比,日本對中國的戰爭準備,早了半個世紀不止!

其中對國民狂熱的戰爭鼓吹,貫穿了幾代人的教育,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強度比德國納粹教育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到1937年跟中國全面開戰時,日本僅只出動六十萬兵力,到年底發生南京大屠殺,後世各種解讀裡,都很偏重日本高齡兵在裡面起到的壞作用,什麼是高齡兵?並不是說這些兵年齡真的很高,而是是說兵齡很高,很多已過服役期,都已經復員迴歸社會,又被重新徵召回部隊,所以紀律上問題很多。

日本就是藉助這些多年訓練的老兵,在中國戰場打打那些,當時大多是直接從農村拉夫出來的,很少談得上什麼訓練的兵,在戰場上始終維持著超過一比五的交換比,等戰爭末期,連中國方面的農民兵都開始俘獲日本娃子兵了,明眼人就知道,日本要完了!這裡面的道道就在於日本幾十年的戰爭準備,其實就是初期那撥老鬼子,就是三七年擴軍前的十七個常設師團!其餘三七年開始逐年擴招出來的,到四二年有五十八個師團,國際爭鋒,日本的極限就是這五十八個師團了,從訓練到裝備,就是日本有軍事意義的極限。

後面到四四年,擴大到九十九個師團,多出來的僅能維持中國戰場,到四五年擴大到一百六十八個師團,新招的就連中國戰場都維持不住了,畢竟在中國戰場,中國的農民軍隊,在長期戰鬥中,也成長起一批可以勉強抗衡日本老兵的部隊,而日本後期投入的部隊,卻開始與中國農民兵一樣缺乏訓練!

這說明日本社會動員組織能力,週期過長,比當時的中國和亞洲國家要好,跟老牌強國比,差距還很大。日本有名的三八大蓋,從世紀初定型生產,到戰爭結束,差不多四十年,產量是三百萬出出頭,而德國從希特勒上臺,從一戰廢墟上開始的軍備生產,到戰爭結束時,光元首電鋸就生產了超過一百萬,怎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