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明朝一十六帝,真的有跟豬較勁的皇帝嗎?避諱的由來是怎樣的?

明朝的豬還是叫豬,此“豬”非彼“朱”,朱元璋如果非要跟此“豬”較勁,也就不配做大明開國皇帝了。不過,大明王朝一十六帝,還真有跟“豬”較勁的皇帝。

避諱的由來

古時候,等級制度森嚴。為了表示尊重、避免冒犯,人們在說話或者寫文章時遇到君主或尊親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說出來或寫出來,稱為“避諱”。《公羊傳·閔公元年》說:“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中國古代避諱的一條總原則。

關於避諱,我們舉兩個例子。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為帝。有一天,李世民突然發現觀世音菩薩的“世”和自己李世民的“世”重疊了,於己不利,於是馬上下令把觀世音菩薩的“世”字去掉。所以,民間祭拜的觀世音菩薩就變成了觀音菩薩,直到現在也沒改回來。

雍正繼位後,給自己所有的兄弟都改了名字。雍正的名字叫胤禛,所以就把他兄弟們的“胤”字改為了“允”字。跟他關係最好的十三爺允祥,於雍正八年病逝。為了表達給十三弟的懷念和恩寵,雍正專門下旨把允祥的“允”字改回了“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朱”和“豬”撞上了

朱元璋何許人也?開局一個碗,江山全靠打。江山是打下來了,但是遇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事情。

老朱家的姓氏和“馬、牛、羊、豬、狗、雞”六畜中的“豬”撞車了,二者同音。

朱元璋雖然心狠手辣,嗜殺成性,但是畢竟身為一代開國皇帝,這點氣量還是有的。你總不能跟一個畜牲較勁吧?豈不遭全天下的人恥笑?

相傳,有一年朱元璋微服私訪。過年了,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春聯,唯獨有一戶人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好奇,一打聽才知道這家是殺豬的,窮得叮噹響,買不起春聯。於是,朱元璋親自寫下一副春聯送給這家人:“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

可見,朱元璋對“豬”並不忌諱。

民間百姓的避諱

朱元璋不忌諱,不代表民間不避諱。趕集上店,有買有賣。買賣交易,難擴音到“殺豬啦殺豬啦”、“買二斤豬肉”、“吃豬肉啦”。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萬一被哪個不懷好意的官差聽了去,給你安個“大不敬”的罪名,那咱老百姓可就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謹慎起見,民間自發地給大明朝的豬改了名,叫“豕(shǐ)”或“彘(zhì)”。聽著雖然彆扭,但總比被無良官差抓了去強吧。

跟“豬”較勁的朱厚照同學

大明王朝傳到了朱厚照這裡,已經是第十代。朱厚照是個混世魔王,開局一個皇位,剩下全靠玩兒。

老祖宗朱元璋都不敢幹的事情,他敢幹。1519年12月,朱厚照下了一道奇怪的聖旨:“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將豕牲不許餵養,及易賣宰殺,如若故違,本犯並當房家小,發極邊永遠充軍。”

也就是說,以後整個大明朝都不許養豬,不許殺豬,也不許吃豬肉。

至於原因,很簡單。朱厚照姓朱,看到老百姓天天吃豬肉,自己心裡很難受。除此之外,朱厚照還有一個小心思:自己屬豬,愛屋及烏,從小就對豬有著特殊的感情。

聖旨一下,全國老百姓都不敢養豬了,也不敢吃豬肉了。

朱厚照的老師楊廷和看不下去了,所以就給朱厚照上了個摺子,說:“皇上,咱們馬上就要舉行祭祀大典了。根據《御製大明會典》規定:‘內官於奉先殿陳設牲醴祝帛訖。每廟豬一、羊二、帛二’。用來祭祀祖先的第一樣貢品就是豬。但是現在官差們翻遍了整個京城,連一隻豬都沒有找到。祭祀貢品沒有了豬,這可是對祖宗的大不敬啊,您看這事兒咋辦?”

無奈之下,朱厚照默默地取消了這道聖旨,卻被群嘲了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