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古代升官圖到底是什麼樣的升官圖真的是從科舉考試開始就開始的嗎?

大家好,我們的不一樣的我不一樣的歡樂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科舉制是中國封建社會選拔官吏的制度,自它產生之後,不知有多少人深受其害。在科舉制的影響下,一種讓人平日都不忘升官的遊戲——升官圖便應運而生了。

升官圖最早出現在科舉制剛剛確立的唐代,當時稱作“採選”或“採選格”。到了宋代叫“選官圖”,清代稱“升官圖”、“百官圖“等等。宋朝人高承在《事物紀頃》一書中記載:唐賀州刺史張合感到當時任命官員的程式十分混亂,便採用擲骰子的遊戲方法,發明了“採選”遊戲。玩法是在畫有百官進退的圖上,用骰子擲採,依採大小,進選官職。很快這種遊戲便風靡社會,特別是受到想升官發財之人的喜愛。

唐文宗時,房千里在他編寫的《骰子選格》一書的序中說,開成三年(838年)春天,他乘舟經過洞庭湖,忽然遇到暴風雨,難以前行,便系船於湖旁。他上岸避雨,遇到幾位號稱進士的人,在悠然自得地玩擲骰子戲。玩法是將唐朝68個官職按品級排列在一張正方形盤面上(形似棋盤),中部排列的是最高階官職,官卑職小的在外圍邊沿。一人先將骰子擲於盤上,然後按其定格位置,在棋盤上前進或後退,先到最高位的人為優勝。

到了宋代,升官圖之類的遊戲,在讀書人中間仍然很盛行,許多人抱著虛幻的做官夢,終日玩樂不停。這引起許多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批評,蘇東坡稱這是“流俗狂惑”的玩意兒,能夠置人於死地。最為可笑的是和尚也想升官發財。明朝和尚智旭模仿《骰子選格》寫了本《選佛譜》,也是用骰子投擲升遷的玩意兒。

清代是升官圖最為盛行的時期,從皇宮到民間,許多人都在玩升官圖。後來,升官圖又成為新年春節的時令玩具之一。當然,一般平民百姓,買一個升宮圖純粹是想在新年圖個吉利。故宮博物院儲存著一個皇帝、皇后玩過的升官圖,圖盤是硬紙製成的,盤面用墨筆書寫清代大小官銜.圖盤可摺疊,摺疊後形似一本書, 攜帶方便,也易儲存。皇宮裡玩升官圖,除用骰子外,還用一種形似陀螺的小器物。在陀螺的四個面上分別刻有“德、才、功、贓”四字, 並飾紅,綠、金、黑四色。玩時用拇指和食指捻轉立柱,待其停落,看倒的一面是何字,然後遵圖盤格內文字說辭對號入座,便知所獲官職是升是降。

一般的升官圖的玩法是用四顆骰子擲,分德、才、功、贓四等。骰子擲出兩個四點,算德,兩個六點,算才,兩個二、三、五點,算功,兩個一點,算贓。德、才、功三等,都可以升,贓就要降級。此外,還有些特殊的玩法,如出局、軍臺、蘋留、交部、休致等。民國年間,南京甘貢三先生收藏有一套清朝乾隆年的升官圖,可以說是升官圖中最複雜的。除前面講的一些玩法外,還有特恩、封典、世爵;有京官,外任,有漢宮,有滿官,更有捐官、贖罪,以及遇到了所屬上司,還要送見面禮等等。把清朝的官場狀況及陋習表現得毫無遺漏,真可以說是一張清朝官場的縮影。

除升官圖外,清代還有仿照升官圖的玩法而發明的攬勝圖、擲骰圖、群仙慶壽圖等。如攬勝圖的玩法是用一個骰子,一為詞客,二為羽士,三為劍俠,四為美人,五為漁父,六為緇衣。依次擲骰,按骰子的點數前行,達到規定位置最快者獲勝。1982年上海舉行紅樓夢學術討論會。會議期間曾展出一件清末坊間刻印的擲點遊戲棋“遊大觀園圖”。其玩法如同攬勝圖。

升官圖曾使那些想做官的人忽而歡喜,忽而恐懼,忽而好像真做了大官,忽而又懊喪不堪,但反映了中國封建科舉制對人性的摧殘,從這一點上說,升官圖這種遊戲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但是,升官圖這種遊戲的形式還是很有趣的,現今兒童所玩的各樣擲骰行棋的遊戲棋,就是從這類彩選格中衍化出來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